词条 | 半炉鸡 |
释义 | 半炉鸡是用嫩母鸡为主料制作,山西地区流行的名菜。传说庚子事变后,慈禧太后至太原,时已深夜,腹中饥饿难忍。但太原府厨房内仅有半只熏鸡、半只熟白菜和一些冬笋、干黄瓜,厨师将这些东西凑在一起成菜,取名“半炉鸡”。慈禧饥食,称此味道甚佳。后来厨师们将其精细料理,山西风味菜肴中遂有此菜流传,成为佐酒或面条浇头的上乘佳品。民谚“太原府的半炉鸡,太后吃得称佳品”,一说太原府半炉鸡之味美,二说“饱时蜜不甜,饿时糠如蜜”的道理。 典故相传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惊慌不已,他们连夜出逃。几天以后,他们一行人马逃至山西太原,当他们来到太原府时,已是午夜时分。太原府中的厨师们已躺下休息,他们一听说太后驾到,赶忙起床。厨房里的食物所剩无几,只有半只熏鸡和半只白鸡,以及一些冬笋、干黄瓜之类。厨师们为了应急,忙将这些剩菜清洗干净混合在一起放在锅中煮,做成一大锅烩菜,因这种烩菜的主要原料是半只母鸡,所以人们便将此菜取名为“半炉鸡”。俗话说“饥不择食”,这话一点不错。慈禧一行因又饥又渴,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口大口地吃个没完。不一会,一大锅杂烩全都吃得净光。慈禧脸上露出了丝丝微笑,连连称赞:好吃!好吃!后来人们根据慈禧出逃的情景精心设计,有意制作“半炉鸡”。此菜后经不断改进,做法不断翻新,并流传各地,受到广泛欢迎。 制作方法及特点材料: 炉鸡半只300克 葱丝15克 熟白鸡300克 姜丝10克 黄瓜75克 酱油40克 青蒜20克 料酒25克 植物油30 克 花椒水25克 鸡汤250克 味精1.5克 冬笋50克 盐0.5克 烹制方法: 1.炉鸡、熟白鸡分别取净肉,各100克,手撕成条,黄瓜去籽,与冬笋分别切小条,青蒜切段。 2.炒锅上旺火放油,先炸葱姜出香后下入酱油、料酒、花椒水、盐、鸡汤随即下入鸡条,大火烧开,改小火清烩10分钟,汤汁浓缩后放入冬笋,再煨2分钟,最后下入黄瓜条、味精,推均匀装入汤盘中撒上青蒜段即成。〔工艺关键〕此菜采用清烩法烹制,主料选用熟料,其肉不改刀而用手撕条,撕前要去净鸡皮和小骨头,要求撕均匀,大小一致。烩制时推动要轻,防止破碎。调口要轻,淡而不薄,突出烩菜的特点。 菜品特点: “半炉鸡”色泽红润,红白绿相间,有青蒜香味,鸡肉咸香,并有火烤鸡的特殊味道,是用来佐酒或作面条烧头的一乘佳品。 所属菜系 沿淮菜 食谱相克1 半炉鸡忌与野鸡、甲鱼、鲤鱼、鲫鱼、兔肉、虾子以及葱蒜等一 同食用; 2 与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3 不宜与李子同食会导致腹泻; 4 与芥末同食会上火。 口感及营养口味:清香味 色金黄悦目,肉质鲜美,烟熏味中带有瓜片茶叶之清香,风味别具。 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 好的食疗作用。祖国医学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营养成分: ·热量(2082.84千卡) ·蛋白质(153.22克) ·脂肪(122.77克) ·碳水化合物(94.82克) ·膳食纤维(6.49克) ·维生素A(498.49微克) ·胡萝卜素(147.20微克) ·硫胺素(0.52毫克) ·核黄素(0.79毫克) ·尼克酸(43.60毫克) ·维生素C(3.55毫克) ·维生素E(22.81毫克) 鸡的药用价值美食功效: 补益五脏,治脾胃虚弱。鸡蛋蛋白外涂解热毒红肿,生服解胡蔓草毒。蛋黄治心悸怔忡,蛋黄油生肌长肉。鸡蛋壳壮骨制胃酸。喜蛋(孵化成鸡胚的蛋)补虚损、治眩晕。鸡肝 明目治夜盲。鸡苦胆治百日咳。鸡肫皮助消化。雄鸡冠调经。鸡血治出血和喘咳。半炉鸡 误吞盐卤: 急取生鸡蛋白搅拌,大量灌服 心脏病脉搏间歇: 蛋黄油,每日约一毫升(或将油装入胶囊中吞服)一日分2次服。 胃酸过多,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 鸡蛋壳焙燥研极细末(越细越好),每次3克,饭前以温水送服,一日2~3次。 胃痉挛: 新鲜大鸡蛋12个,打碎搅和,加冰糖500克,黄酒500毫升,一并熬成焦黄色,每次食前服一大匙,一日3次。 浸润型肺结核: 鸡蛋壳5—6个研细,再加入鸡蛋黄5~6个,搅和后置搪瓷(或陶器)锅内,于炭火上炒拌至焦黑色,即有褐色之油渗出,将油盛在盖碗内备用。每次饭前1小时服3~5滴,或盛入胶囊内,每次服2个胶囊,一日3次。 气管炎咳嗽、哮喘,百日咳: 鸡苦胆2—4个(小儿1个),取胆汁烘干,白糖拌和,一日分2次服,连服5天为一疗程。据报导曾治疗32例,效果良好。 头晕眼黑,腰脚无力: 喜蛋(孵化胚胎)煮熟以少许食盐蘸食。每次饭前1个,一日2—3个 四大名熏第一名熏是官衙名吃熏鸡,以灵丘熏鸡为代表。 《名食掌故》、《特色菜肴》等书记载,清朝雍正年间(1730年),灵丘县衙官厨李进才、李有才兄弟,研究制作出熏鸡。后来二人在城里开了一间饭馆,专制熏鸡出售。父承子业,代代相传,到了清朝末年,李运继承这一传统技艺,又摸索出一套独特制作方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因烹制加工时加入多种中药,这种熏鸡具有益脾健胃、补虚理气、养精安神的效用,且吃时趁热,不走油,不跑味,很受百姓的欢迎。 太原府的半炉鸡即由此熏鸡改变而成。 传说庚子事变后,慈禧太后至太原,时已深夜,腹中饥饿难忍。但太原府厨房内仅有半只熏鸡、半只熟白菜和一些冬笋、干黄瓜,厨师将这些东西凑在一起成菜,取名“半炉鸡”。慈禧饥食,称此味道甚佳。后来厨师们将其精细料理,山西风味菜肴中遂有此菜流传,成为佐酒或面条浇头的上乘佳品。民谚“太原府的半炉鸡,太后吃得称佳品”,一说太原府半炉鸡之味美,二说“饱时蜜不甜,饿时糠如蜜”的道理。 晋北有熏鸡,晋南则有市肆名吃吴家熏肉。 相传创始人吴老榔,原籍河北周口,以卖山西熏鸡为业。清光绪年间,河北巡抚路经周口时,知县以吴家熏鸡招待,后献给清宫,成王室御品,名噪一时。民国初年,第三代传人吴宗孟逃难山西,落脚于襄汾县邓庄镇,挂起“吴家熏肉”招牌重操旧业,熏鸡发展为猪、牛、鸡、兔等熏肉,因选料鲜、活之讲究,制作煮、酿、熏之精良,成为当地名品,百年来经久不衰,熏猪蹄还曾荣获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临汾除吴家熏肉外,还有山西熏醋,是山西醋中的奇品。相传300多年前平阳府“祥泰盛”酱菜园,一缸醋醅被紧邻的一只取暖用的火炉,烤成亮晶晶的深紫色,香气袭人,淋出来的醋有扑鼻的熏香味,酸甜柔和,汁浓色亮,别具一格。掌柜如获至宝,从此改为生产高粱熏醋出售,名扬三晋。解放后,“祥泰盛”更名为临汾第一酿造厂,生产的熏醋曾获国家优质产品银奖。现在醋之熏香犹存,厂却破产难寻,至今太原东湖、宁化府的醋类里,还保留着这一熏醋的制销,让人们体味着尧地醋味传承的远古遗风。 晋中太谷熏鸽,是晋商庄菜的代表之一 太谷民谚“上有天堂府,下有用通五”,是说“用通五”的吃喝,可与天上神仙的生活相媲美。“熏鸽”即是“用通五”这个太谷曹家在县城商业机构招待国内外商客的庄菜,到清末流传于市肆经营,尤以太谷城内西大街南门楼的“隆盛昌”和太谷南门外“三盛园”最负盛名。1933年,孔祥熙在太原办了一个“全晋号”饮食店,太谷名厨喜元子与孔祥熙从江南聘来的厨师,对“熏鸽”进行了改良,借鉴西餐做法,推出了脆皮乳鸽,并以熏鸽制法推出了名吃熏鱼,传播于全国各地。上个世纪90年代,太原江南酒楼传承了这一脆皮乳鸽与熏鱼,使其再度成为了太原的金牌名吃,至今畅销不衰。 从晋北、晋南到晋中,山西美食中的四大名熏,结局不同,命运各异,但都在太原美食林里留下了闪耀不息的光辉,让人神驰食风,浮思古韵。 工艺关键此菜采用清烩法烹制,主料选用熟料,其肉不改刀而用手撕条,撕前要去净鸡皮和小骨头,要求撕均匀,大小一致。烩制时推动要轻,防止破碎。调口要轻,淡而不薄,突出烩菜的特点。 风味特点1、传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惊慌外逃至太原,时已深夜,腹中饥饿难忍。但山西太原府中的厨房内仅有半只熏鸡,半只熟白鸡和一些冬笋、干黄瓜了,为了充饥,厨师将仅有的东西凑在一起成菜,取名“半炉鸡”。慈禧正是饥不择食,吃后觉得味道甚佳,嘿啻经厨师们的加工精制,于是山西风味菜肴中遂有此菜流传。 2、“半炉鸡”色泽红润,红白绿相间,有青蒜香味,鸡肉咸香,并有火烤鸡的特殊味道,是用来佐酒或作面条烧头的一乘佳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