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硇洲天后宫
释义

位于广东湛江市硇洲岛硇洲镇政府大楼北面约100米的津前管区办事处隔壁。又称“天后圣母宫”、“婆母庙”,在广东潮汕、福建蒲田、台湾一带叫“妈祖庙”。它面向大海、雷州湾,与雷州半岛的东海岸遥遥相望,与东海岛隔海相望。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庙,始建于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重建于清代咸丰6年(1856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天后圣母”,历史上确有其人,名叫林默,是现福建省蒲田市湄洲岛人。据说她生前曾为护卫渔船,为渔民做了许多好事,因而深受渔民的赞扬和敬重。死后被当地渔民尊为“天后圣母”、“婆母”、“妈祖”等。因她是“护渔神”,所以渔民特别敬重她,于是建庙纪念,顶礼膜拜。庙内香客来往不绝,香火十分旺盛。尤其是每年“三月拜坡”、八月十五中秋节、两个“圣母”和“哪咤”神诞,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鞭炮阵阵,香雾腾腾,好不热闹。

神座上坐着一位神态慈祥、妩媚而又端庄的神像。她就是“天后圣母(婆母)”,两旁坐着一对有着花容月貌的女神像.其形态栩栩如生。

庙内还有一巨钟和大鼓,钟声洪亮,远近皆闻。此外还有一只重达数百斤的“宝鼎”。

津前“天后宫”又称“天后圣母宫”、“婆母庙”,在广东潮汕、福建蒲田、台湾一带叫“妈祖庙”。它位于硇洲岛硇洲镇政府大楼北面约100米的津前管区办事处隔壁。

面向大海、雷州湾,与雷州半岛的东海岸遥遥相望,与东海岛隔海相望。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庙,始建于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重建于清代咸丰6年(1856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天后圣母”,历史上确有其人,名叫林默,是现福建省蒲田市湄洲岛人。据说她生前曾为护卫渔船,为渔民做了许多好事,因而深受渔民的赞扬和敬重。死后被当地渔民尊为“天后圣母”、“婆母”、“妈祖”等。因她是“护渔神”,所以渔民特别敬重她,于是建庙纪念,顶礼膜拜。庙内香客来往不绝,香火十分旺盛。尤其是每年“三月拜坡”、八月十五中秋节、两个“圣母”和“哪咤”神诞,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鞭炮阵阵,香雾腾腾,好不热闹。

神座上坐着一位神态慈祥、妩媚而又端庄的神像。她就是“天后圣母(婆母)”,两旁坐着一对有着花容月貌的女神像.其形态栩栩如生。

庙内还有一巨钟和大鼓,钟声洪亮,远近皆闻。此外还有一只重达数百斤的“宝鼎”。

妈祖信仰是中国南方沿海一带民间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教信仰,信徒众多,香火极旺。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传说中妈祖的诞生日。半岛各地的民间都会举行传统的各具特色的上香祀福祭拜仪式。许多村庄,还会在天后庙前演戏酬神,远嫁他乡的妇女和到海上捕鱼的渔船亦会成群结队地赶回家乡,参与庆祝“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诞辰。

妈祖是中国的女神、东方文化的海神,又称娘妈、天妃、天后。妈祖庙又叫天后宫。史载:“天后姓林,福建蒲田人,世居湄州。弥月不闻啼声,故又名默娘。八岁就外傅,解奥义,性好礼佛。宋太祖建隆十三年,老道士元通至其家,曰是儿具佛性,应得正果,遂授以要典秘法。十六观井得符,能布席海上济人。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升华……自后常衣朱衣,乘云气,遨游岛屿间,里人祀之。”沿海往来于波峰浪谷的渔民相信她升天后常显灵于海上,为迷航及遭遇强风浪者护航引航,于是被奉为神明。湄洲一带渔人亦因受其恩惠既多,对她愈加敬仰,传播开来,四时香火不绝。妈祖庙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深,且越传越远。此后经宋、元、明、清1000多年间,受历代朝廷的敕封达32次之多。尤其是清道光十九年朝廷特诰封天后为天上圣母,而使她登上了至高无上的顶峰,使林默娘从一个普通的渔家女跃升为全国性的航海保护神而传扬世界,广受东方民间崇敬。

因此,妈祖是中国民间的女神、美神,更是航海者的保护神,还是劳动妇女的保护神、幸福神(所以中国妇女对妈祖的崇拜尤为虔诚和善良)。妈祖的神迹几乎遍及大海的各处,她和水上交通的安全以及对外通商、国家外交也都系上了一种颇为特殊的关系。福建湄洲岛的妈祖庙,就成为信徒仰慕的圣地。历代从那里分出的庙宇,已遍布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的内陆、河道沿岸、岛屿,以至东南亚、日本等地,并衍化出许多动人的故事。传说一: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郑和首次“下西洋”凯旋归来,向朝廷禀奏称首次远航成功是妈祖神助的结果。此后,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每次出洋都要亲祭妈祖,然后扬帆起锚。传说二:公元1661年,郑成功自金门料罗湾率战船赴台,至澎湖,登岛拜妈祖,然后径直驶向鹿耳港。该港泥沙淤塞,水位低,荷兰侵略者为了阻挡郑成功战船入港,已沉下许多废船,阻塞航道。但郑船将妈祖像迎至船首,焚香祷告。天助郑威,当天海潮猛涨,史书载“加涨丈余”,郑军顺利进港登陆,开创了清朝收复台湾的伟业。

雷州半岛自汉代以来,就有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始发港”之美称,分布于半岛各处的天后宫数十座。半岛的妈祖情愫是随着宋代闽人第二次南迁之时带来的,随着当时福建人的崇拜而流布于此。在分布于半岛众多的妈祖庙宇中,多数是单独设立的,也有的与诸神共处一殿,共享众生崇拜。霞山某村的天后宫甚至与“文武帝”庙和“聚义堂”庙并建一排。半岛闻名遐迩的雷城天后宫,是吸引四方游客和络绎不绝的朝拜者的圣地之一。只见庙门楹联刻着:“闽海恩波流粤土,雷阳德泽接莆田”等语,向人昭示此庙创建的历史久远。其庙内建筑亦颇具特色,极讲排场铺设,柱拱和龛屏雕刻极为精致,花香人物栩栩如生。庙藏明清各式碑刻很多,有些可作为研究宋代、明代闽人南迁的史料,具有较高的史学和文物价值。半岛还有一天后庙,以其奇异的祭典和古老独特的遗俗引人瞩目。这就是硇洲岛的津前天后庙。庙中天后坐轿,刻着楹联“像是莆田尼山吴祖,庙居津前正德元年”,向今人明示,天后信仰是由硇洲吴姓的先祖从福建莆田带入的。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日,硇洲岛上的渔民们会进行斋戒,执庙内仪仗轿抬天后坐像及簇拥着轮流在12个坐主家中供奉的行像神游“上坡”,回上街尼婆亭山墩前的天后宫“娘家”“朝堂”,供斋上香祭拜,并请戏班演戏酬神,热闹非凡。至23日天后神诞下午,在举行一系列朝拜仪式之后,再将天后坐像抬“下坡”送回津前天后宫内“开斋”,并继续在庙前演戏酬神。岛上投缘的青年男女亦纷纷趁此良辰吉日,结拜成“十兄弟”或“十姐妹”,请妈祖神为其作证,大家祭拜许愿,祈求人生事业爱情吉祥美满平安如意。

硇洲津前天后庙,还以文物众多而闻名粤西。明朝万历三年,雷州推官顾以锡为报天后显灵庇佑他在硇洲海面战胜海盗之恩,在津前天后庙前建石牌坊一座,上面书刻“海不扬波”4字,留下了一段美好的佳话。清朝道光年间,硇洲振威将军时任福建水师提督窦振彪,也专程献上产自福建的石雕狮子,安坐于庙前以酬谢天后庇佑神恩。同治年间,半岛吴川状元林召棠亦专门亲临硇洲,书题天后庙庙额真诚献上……数百年间,每当渔民或商人扬帆出海,皆先祀天后庇佑顺风安全,并在船头供上天后神位,古风沿习至今。每每“纤云召阴,劲风起恶,洪涛腾沓,快风摧撞”之际,庙祝会连撞大钟不止,传之久远,庙前旗杆顶端会火星飞升。于是,位于茫茫大海之上,束手无措、命系倾覆之舟之人,犹如遇见救星降临,呼天妃应答如响,望火星而速速航归,海上之人内心深处均会产生出一种安全之感。天妃之神,已成为航海之人呼唤内心平衡坚强的精神支柱。

如今雷州半岛上的妈祖庙,常常会被人们定期修葺一新。有的甚至建得金碧辉煌,引人无限遐想。长夏无冬,四季如春的雷州半岛,人们沐浴着阵阵海风,每遇民间重大节日和喜庆之事均会扶老携幼来妈祖庙像前上香参拜,妈祖庙无疑仍是沿海民间百姓的精神寄托,并通过妈祖信仰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和海洋文化。(转载谢清科 - 新浪BLOG)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