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半岭畲族观音亭寨 |
释义 | 观音亭寨遗址 位于霞浦县水门乡半岭村东300米。观音亭俗称官路亭、半岭亭。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寨堡依山势,沿东北方向筑寨墙,用条石和乱毛石砌筑。残墙尚存118米长,高5.4米。只设东寨门,门楣石刻楷书“观音亭寨”4字,每字2尺见方。亭门外,竖有16块碑刻。清代福宁总兵曾派士兵在此驻守。1986年,霞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半岭观音亭被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列入全省唯一畲族文物名胜点,并入选中国文物名胜词典,2000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寨中的观音亭半岭畲族观音亭,坐落于霞浦县水门乡半岭村,是福建省保护较好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畲族古建筑之一,亭前的寨堡则是全省唯一的畲族现存古寨堡。半岭畲族观音亭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整座亭呈明代建筑风格。 雨中的观音亭一派静穆,风声、雨声、祈祷声和着袅袅的香火在山间林野流转。观音亭遗存古建筑有三大部分。“观音阁”是其一,有前后殿,前殿“文革”时被毁,后重建。前殿大门横匾“观音亭”三字系霞浦籍已故著名书法家、考古学家游寿教授所书。后殿保存较完整,依山凿岩而建,悬山顶石木结构,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大殿由六根高3.2米的做工精细的石柱支撑,柱上镌刻“龛火浮青西天月映,炉烟凝紫南海云联”等佛教梵语,字体苍劲有力。大殿横梁下书有“福宁地方总都督府法洪阿图鲁主建、清康熙五年荔月”字样,系1667年8月修建。殿内有一花岗岩雕刻的莲花佛座,座长15米、高4米,传说此莲花座上原塑有百余尊大小佛像,令人遗憾的是现仅存一尊观音塑像。亭内还保存有乾隆年间的锌铸烛台、同治光绪年间的石雕香炉。 观音亭寨城堡沿观音亭前的通津路向下走百来米,就是依山绕亭垒砌的“观音亭寨”,系古代御敌寨堡,全长148米、高5.4米,堡中建有一个2米高的仿宋代悬臂式条石砌圆形寨门,门楣上清同治年间人所书“观音亭寨”四字赫然入目。城垛上还有方形御敌楼,古代为守兵住所,现仅存墙基。 历代碑刻在半岭观音亭还保留有15块历代碑刻,其中12块是明朝以来当地畲民百姓募缘修桥碑记,两块系清代府衙通告牌。这些石碑按年代顺序在观音亭前竖成一碑林,为观音亭平添了几分厚重感。其中尤以“奉宪勒碑”字体端庄、布局严谨。 梦台观音亭后面,沿九曲岭攀行百米,便到达梦台园。园中建有一个小庙,庙门有一对联:梦里求真明自性,灵台春染悟玄机。庙旁岩石上刻有:心诚则灵。 从这里可以感悟我国古代的梦文化,醒世无知梦里明,古代人为了知晓自己的前世今生,祸福运气,便有通过求神托梦的做法,到梦台求神后睡觉,记下所做之梦,请解梦人解梦。此乃迷信,不足为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