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砭经与砭术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砭经与砭术 作 者:伍悦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1日 ISBN: 9787507736526 开本: 16开 定价: 18.00元 编辑推荐《砭经》是中医史上一部重要的专著。 《砭经》将已失传近两千年,属中国古代医学第一大发明的砭石疗法的砭术其治疗作用理论和临床实践进行了总结,而且是唯一的提纲挈领的专著。 《砭经》将砭术重见天日,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砭经》完全可与《内经》并传。 内容简介《砭经与砭术》伍悦 林霖编著,学苑出版社出版 《砭经》是中医史上一部重要的专著,全面阐述了砭石疗法的精髓以及诊断治疗原则,其价值可与《内经》并传。该书于20世纪30年代,由祖传砭术世家韬光居士,假托药王孙思邈后裔砭道人之名,自费出版。 《砭经与砭术》一书共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内容为《砭经》原文及校勘注释。内容包括:孙真人传砭记,砭石的产生,砭具制作的形态,施砭术治疗的条件、禁忌,施砭术治疗时要辨证论治,配方选穴,及采药老人 “跋”。 《砭经》 下篇共七章,内容包括:中医砭石与砭术,古老砭术的现代运用,现代砭石疗法的经络理论基础,现代砭石疗法常用经穴,现代砭石疗法常用经外奇穴,常见疾病的现代砭石疗法,中国古代的心理疗法——祝由;附录:现代砭石疗法常用保健部位及具体操作,后记等内容。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砭石研究与运用。 图书目录上篇 砭经 孙真人传砭记 砭术述略 跋 附:中研院六二年抄本《砭经》 下篇 砭术 第一章 中医砭石与砭术I 第二章 古老砭术的现代运用 第三章 现代砭石疗法的经络理论基础 第四章 现代砭石疗法常用经穴 第五章 砭石疗法常用经外奇穴 第六章 常见疾病的现代砭石疗法 第七章 我国古代的心理疗法——祝由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前言中医治病有很多种方法,归纳起来不外外治与内治两大类,更细分一层还有药治与非药治。我国古代的砭石疗法,就是外治法中非药物治疗的一种,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治病方法。 大约在旧石器时代,中国的古人就已经会用砭石治病了。他们长期与疾病和恶劣环境斗争,若被猛兽毒虫咬伤发生脓肿,则拾起石块刺激一定部位或用韧性石头进行放血排脓,以缓解痛楚或治疗疾病,这种方法即是砭石疗法的前身。 记述砭石疗法的文字首见于1973年湖南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其中《脉法》一书中写到:“用砭启脉必如是,痈肿有脓,则称其大小而为之砭。”《脉法》一书中所用的“脉”字与马王堆帛书中另一部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所用的“脉”字完全相同,而后者的内容显然早于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因此可推测《脉法》一书中关于“以砭启脉”的描述早于《黄帝内经》,应该是目前所知的最早关于砭石疗法的文字资料。 《黄帝内经》中记载的“砭石”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砭石疗法也在《黄帝内经》中得到了详细地描述,它与针、灸、中药等皆为中医的基本方法,是医家必须掌握的技术,也是养生保健之灵宝,砭石为首,以及针、灸、药、导引按跷五大支柱,构筑了辉煌的中医学殿堂。 砭石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兴盛于新石器时代,成大器于扁鹊神医。据目前可查到的文献记载,最早用砭给人治疗疾病的是伏羲,后来又有扁鹊、孙思邈、砭道人。且从记载可见,砭有起死回生、百病皆治的神奇功效。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砥针砥石,取石病治虢太子厥,见齐桓公称,针石治血脉之病。”即针砭兼用。《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其民食杂而不劳,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砭石疗法是一种有别于针刺疗法的独特外治法,但到了东汉以后砭石就变成石针了,如许慎《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最早古籍《山海经》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砭石。”晋郭璞注:“石,可以为砭针,治痈肿。”《礼记·内则》:“古者,以砭石为针,所以为刺病。”《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记载有“制砭石小大”,王冰注:古者以砭石为针。 这是因为,古代针学者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假借皇帝之令,“万民有疾,勿用砭石,以微针传于后世,必明之为法,终而不灭,先立针经”之后,医家逐渐放弃砭术,从而使之逐渐退出医学界。 到东汉时代,华佗精通针、灸、药,并在导引术的指引下,创立了保健体操——五禽戏,惟独没提到砭石疗法。正如东汉学者服虔称:“季世无佳石,故以铁代之耳。”到了唐代,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云:“石,谓砭石,即石箴也。古者攻病则有砭,今其术绝矣。” 砭石疗法未能像药、灸、针、导引那样得到历代医家的发展与完善是不争的事实,颇令人感到遗憾,也说明古代的砭石疗法已失传两千余年了。 幸运的是,20世纪30年代,由祖传砭术世家韬光居士,假托药王孙思邈后裔砭道人之名,自费出版《砭经》一书以济世活人。 《砭经》一书,除孙真人传砭记和采药老人所写“跋”两部分外,其余共分十部分,内容包括:砭石的产生,砭具制作的形态,施砭术治疗的条件、禁忌,施砭术治疗时要辨证论治,配方选穴。《砭经》是中医史上一部重要的专著,其学术价值有以下几点:①首次提出“砭术”一词。在古典文献中关于砭石疗法的记载多用砭石或砭,也有用药石、针石或简略地用石表示。《砭经》的正文名为《砭术述略》,首先推出与现代汉语接轨的“砭术”一词,便于公众对砭石的理解。②再次确认《内经》关于砭石是中医的独立医术的观点。砭自东汉失传之后,人们多把砭狭隘地理解为针灸的前身。《砭经》则重申:“砭石治病,非针非灸。世人每以砭为针,误亦久矣。”并列举《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痈疡,治宜砭石”和《史记·扁鹊传》“针砭并举”,说明砭“非针非灸,不必刺体灼肤之疼而其病立除”,并期望“砭之术”能够“复传于今”。③全面概述了砭术要点,如“砭之本”、“砭之体”、“砭之形”、“砭之用”、“砭之诀”、“砭之效”和“主治要略”等。关于砭石疗法如此完整的论述是前所未有的。④《砭经》在砭石疗法的发展史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砭经》中提出的一些关于砭具和砭术的要点在发展砭石疗法的过程中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然而,《砭经》的发表并未“兴绝继灭”,恢复振兴古石之术,而是沉寂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在岩石物理学家和中医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用现代科技方法对砭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适合现代人的全新砭石疗法,从而使砭术这一古老的中医疗法已为国内外许多人所授受。 但不可否认,《砭经》一书带给了我们砭石疗法的精髓以及诊断治疗原则,是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挖掘的宝库。鉴于此,我们对《砭经》一书进行认真的校勘注释,并增添相关注释及现代砭石研究和运用,以方便读者“通古晓今”,让砭术这一伟大中医疗法真正发扬光大,为更多人服务。 在此,还要感谢现代砭石研究的创始人耿乃光先生,正是有了他数十年对砭石孜孜不倦地研究,才使我们今天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深入更开阔地看待砭石疗法。虽然耿老已经故去,但仍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向他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伍悦 2010年8月 后记我与耿乃光教授的相识还是在出版《新砭石疗法》一书的时候,算来有十个年头了。 2006年春,耿乃光教授送我两本香港太乙中医针灸诊疗研究院,陈耀南中医师结缘印赠的《砭经》,同时给了我两篇文章,一篇是《纪念《砭经发表70周年》、另一篇是《庆祝砭石物性检测中心成立四周年》,并希望为便于读者阅读,将《砭经》一书进行点校,改繁体为简体、竖排为横排在国内正式出版,当时我答应了先生,经我请求,耿先生同意将他写的《纪念《砭经发表70周年》一文作为出版简体版《砭经》一书的代序。之后我安排了《砭经》的文字录入,同时做了标点,并将需要注释的地方做了标识,后因诸事繁忙,将此事束之高阁。一晃4年过去了,不知从何时起砭石销售大热,我们出版的两本有关砭石疗法的图书成了一时的畅销书,想到先生已经过世,夙愿未酬,于是请有专业学养的同行完成了《砭经与砭术》一书,是慰先生,以安我心。 有人评价说“《砭经》作者将已失传近两千年,属中国古代医学第一大发明的砭石疗法的砭术其治疗作用理论和临床实践进行了总结;而且是唯一的提纲携领的专著《砭经》将砭术重见天日,为人类做出了具大的贡献。同时,对于作者不求名利、隐姓埋名、弘扬古老传统医学的精神与其著作,完全可与《内经》并传,是扁鹊之后第一人,值得世人学习。切记是扁鹊之后第一人,扁鹊第一,砭道人第二,当然实际应为第三,这第二人应为传砭记的唐时道医孙思邈。”而耿教授先以科学的手法证明了泗滨浮石作为新砭石疗法的最佳器具,并构想了完整的新砭石疗法奉献给广大读者(见《新砭石疗法》、《砭石扣疗法》等书),后又力倡将砭道人的《砭经》点校出版,将传统中医的四大支柱砭针灸药之砭术传播给百姓,特别撰文指出《砭经》一书的的学术价值 (见本书代序“纪念《砭经》 发表70周年”一文)为砭石疗法的发展起了推泼助澜的作用。 从耿教授对砭石的发掘,对砭石疗法的热爱、执着及其不遗余力地推广,以重新完善传统中医的砭针灸药以造福百姓之举,可以说也是功德无量,功不可没。《砭经与砭术》一书的出版是实现耿教授的一个夙愿,也是我们对耿教授的纪念。 林 霖 2010年夏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