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禅的人生智慧 |
释义 | 如果说一个人从生到死是一次探究生命的过程,那么禅就是生命的极高智慧,是悟道的精髓,是打开心灵枷锁的一把钥匙,是帮助我们寻觅失去乐园的幽径。《禅的人生智慧》收集了五百余则流传千年的禅故事,字字珠玑,篇篇隽永,其中直指人心的智慧,读之如遭当头棒喝,如遇醍醐灌顶,是读者了解禅学的最佳读物,也是净化心灵的灵丹妙药。 书名:禅的人生智慧 作者:詹衡宇 ISBN:9787806017784 页数:共三册 定价:258.00 元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亮人的心境;禅是一盏明灯,可以指引人的心路。禅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智慧。人人都想拥有快乐,可是由于缺乏快乐之道。总是被痛苦的乌云所笼罩。禅告诉我们,人生的种种痛苦是盲目追求“虚幻”的结果,破除虚幻,就可以达到真正的快乐。其实,人生处处流露着禅机,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处处都可以领悟到禅的智慧,处处都可以体验到禅的境界。 图书目录禅语·禅思 拈花微笑 途中珍重 我不是佛 桥流水不流 晒 经 本分事 一切现成 佛心是什么 棒与喝 柔软心 识得自性 自己生命的呼声 本 寂 何必问性 唯我独尊 无明的产生 何为佛心 解铃还须系铃人 …… 禅悟·禅味 爬 山 粥与茶 没时间老 拂尘说法 不在别处 不能模仿 老与小 丹霞烧佛 一粒种子 今天不方便 育才之道 活得快乐 有什么冤仇 无言教学 高与远 快乐与痛苦 畸 形 肯定自己 观音念谁 三件占董 …… 禅道·禅趣 赶不上 不肯承担 空色本相同 一休吃蜜 未上树时 半肯半不肯 认清自己 穿衣吃饭 禅道就在身边 磨砖成镜 什么叫美德 除草的工具 众生平等 买来的智慧 禅 悟 真正的宝藏 超脱生死 真正的美 心无外物 …… …… 音像《禅的人生智慧》禅充满了活泼的情趣,蕴藏着丰富的智慧! 什么是禅?禅是佛教“禅那”的简称,梵语的音译,也有翻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其含意为“思维修”或“静虑”,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有祖师禅与佛祖禅两大区别。禅不是烧香拜佛,不是诵读佛经、修炼打坐。禅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是一种独特的哲学观念,是一种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方式,是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 到底禅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禅文化如何与当今社会紧密联系,禅能让我们体会怎样的人生态度呢?在这里,邱紫华教授用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深入浅出、极有趣味地阐释禅学的基本思想、禅宗关于人生的基本理论、禅宗关于人生的智慧,让大家在深刻的禅理中体会思想的乐趣。 主讲人:邱紫华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方美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央视《百家讲坛》、湖北电视《荆楚讲堂》主讲嘉宾。主要从事东西方美学史、美学理论及悲剧等方面研究,已出版多部专著并多次获得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禅的人生智慧》内容简介 01 禅与金钱 通过香馨禅师、莫仙禅师、七里禅师等故事,说明我们应借鉴禅学的“不二法门”,抵制诱惑,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片面执着地看金钱问题,而要用平常心去对待——金钱是人生存的工具和手段,不是人生目的;金钱非常重要,但不是人生最主要的内容,更不是唯一内容:欲望使人贪婪,甚至陷入罪恶…… 02 禅与情爱 通过龙潭崇信禅师、归宗禅师、洞山禅师、慧春尼姑、马祖道一、泽阉禅师、虚镜禅师等故事,阐释禅宗对情爱的态度——随缘任运, 自然而然:对两性的观点——男女一样,男女平等。要以平等的无分别的眼光看待女色,以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待爱情,爱不能痴迷,赞美但不能带着坏的欲望…… 03 禅与职责和道义 通过坦山和尚等故事,说明如何以不二法门思想对待职责和道义间的矛盾——当人性与功利性发生对抗,当善良行为与可能导致误解冲突时,应当选择人性、良知、善良,这就是禅的不钻牛角尖、不死板、灵活自然的处世态度。人应当首先是富有人性的人,充满同情和怜悯心的人,其次才是具有职业道德、尽心尽责的人,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把人的生命放得比职责的条款规定更高…… 04 禅与无圣无凡 通过达摩祖师、六祖慧能、慧安禅师、道信禅师、白影禅师等故事,说明禅学独特的人生价值观“无圣无凡”——不把人故意地进行高低贵贱的区分,不推崇所谓神圣的人,不贬低和轻视平凡的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是圣人,人人也都是凡人。这种人生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树立人生奋斗的自信心,可以强化我们的人格自尊心,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05 禅的人生境界 通过青原惟信禅师、三祖僧璨、南泉普愿禅师、仙崖禅师、白隐禅师、仰山慧基等故事,阐述禅境的四个层次:限量境、直觉境、圆融境、日常境。禅的“平常心”是指在日常生活状态中体验禅的真理,在现实的物质环境中追求超越现实的更高的精神境界:禅的“平常心”是有目标的,有超越意识的:禅的“平常心”的五个方面: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圣无凡…… 06 不立文字 禅的思维特征是意会思维,所主张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宗旨是意会思维形式的经典表达。禅认为语言表达太有限,也不赞成用太过直白的文字来表达感情,所以禅就利用其他方式来丰富表达, 比如以眼神交流、形体语、手势语、象征比喻等手法加以伪装的形式含蓄、委婉地表达思想。在这里,揭示了禅的意会认识的特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