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liú 形声。字从方人(yǎn),从疏省,疏省亦声。“疏”省意为“条带状”、“梳齿装”。“方人”意为“旌旗”。“方人”与“疏”省联合起来表示“旌旗上的梳齿样条带装饰物”。本义:旌旗上的梳齿样条带装饰物。说明:本字《说文》所无。

〈名〉

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 [ribbon]

旗十有二旒。——《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tassels on ancient crowns,etc.]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又如:旒纩;旒紞(冕冠上悬垂的玉串);旒扆(借称帝王。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

引申义:玉串状的东西

例如:冰旒子(房檐上的悬垂的珠串状结冰)

浑江(白山市)三岔子镇七岔大队的老家房檐上结了一道道的大冰旒子。

liú

ㄌㄧㄡˊ

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

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

郑码:SYZN,U:65D2,GBK:ECBC

五笔86:YTYQ

五笔98:YTYK

仓颉:YSOYU

笔顺编号:4153314154325

四角号码:0821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5D2

笔画数:13,部首:方,笔顺编号:4153314154325

古代有“目不旒视,充耳不闻”的说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