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腓力五世 |
释义 | 1 马其顿国国王◎ 简介腓力五世·安提柯( 公元前 221- 公元前179 )为马其顿国王德米特里二世之子,前230年其父去世时,他年仅9岁。他的堂兄安提柯三世(永远许诺的人)在前221年去世前一直是马其顿的摄政。前220年,腓力五世刚好成年之际开始了自己的统治。 ◎ 对外战争腓力五世在即位之初就企图掌握地中海世界的主动权,但后来他在实现这一目标时却表现得十分笨拙。前220年,腓力五世与亚该亚同盟联合反对希腊另一城邦联盟埃托利亚联盟。然而这一战事持续四年之后仍无结果,双方终于在前217年签订和约。根据和约,希腊世界的权力分配基本维持原状。腓力五世在这次战争中获利甚微。前215年—前205年,腓力五世异常果决地与罗马交战,引发所谓第一次马其顿战争。马其顿军队在战争中表现得十分英勇,他们帮助腓力五世在与地中海地区的超级强国罗马的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腓力五世成功地迫使罗马从伊利里亚撤军,其结果是这些地区又成为了马其顿的势力范围。前203年埃及国王托勒密四世(笃爱父亲的人)去世后,腓力五世与叙利亚国王安条克三世(大帝)结盟,图谋瓜分年幼的托勒密五世的领地。安条克三世于是向埃及发动第五次叙利亚战争(前201年—前195年)。然而在前201年,安条克三世与腓力五世的联军在开俄斯战役中败北。 更为不妙的是,腓力五世与安条克三世的行动引起了罗马的不安,后来终于导致罗马人直接介入。腓力五世大举扩张的行为终于引来了罗马的强烈反应。罗马元老院决定彻底毁灭这个希腊半岛上最后的军事强国。前200年—前197年,罗马对马其顿发动了第二次马其顿战争。腓力五世在前197年的辛诺塞法利战役中惨败,被迫放弃他在历次胜利中所获得的全部领土。在腓力五世的继承人珀尔修斯统治时期,马其顿终于被罗马消灭了。 ◎ 目光欧罗巴亚历山大死后,他所建立的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随之瓦解,他的部将争权夺利,纷纷另立山头,各自称王。其中塞留古家族占据了叙利亚、伊拉克及小亚细亚的一些地区,并建立了王朝。 到第六任国王安提柯·腓力五世时,他不满足于仅仅占据在亚细亚的土地了。安提柯勇力过人,生就一副帝王尊容。他时常梦想达到祖先的功业,因而连年征战,崇尚武功。他轻而易举地占领了米提亚、帕提亚等小亚细亚地区的国家,掠夺了许多领土,因而获得“大王”称号。但安提柯天个狂妄自大而又自私多疑的人,他没有意识到这些弱点会酿成灾难,他的野心大了,他把目光盯住了欧罗巴。 ◎ 战备罗马安提柯明白,日益强大的罗马人是唯一能够阻止他扩张势力的敌人。为了同罗马人决战,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工作。他首先占领了希腊北部的色雷斯,在刻索尼苏斯设防,企图以此为进攻欧洲的据点。为了安定这一地区,他将因战乱而逃出的公民召回,把那些已经卖为奴隶的人赎回,同时向色雷斯移民,供给他们牲畜和铁铧,以从事农业。安提柯又一度想吞并埃及,以获取海上据点。但埃及国王托勒密对他早有防范,暗中准备与罗马人结盟以抵御来犯之敌,于是安提柯更弦改辙,采取软的一手,将女儿克娄巴特拉嫁给托勒密,把过去从托勒密手中夺取的西利——叙利亚作为陪嫁,送还给托勒密。他的意图很明白,讨好这位埃及国王,是为了一旦与罗马人开战,托勒密能站在自己一边,至少也保持中立。接着,安提柯如法炮制,又把他的女儿安提阿基斯嫁给卡巴多西亚国王阿里阿累西斯,剩下的一个女儿他想嫁给柏加玛国王攸美尼斯,但是攸美尼斯知道安提柯将要与罗马人作战,他拒绝了。有人认为和安提柯这样声名显赫的国王结成婚姻关系值得荣耀,也有利于安全,可攸美尼斯说:“将来战争一旦爆发,结果难以预料。如果安提柯胜利的话,那么我们将失去一切;但如果罗马人取胜的话,我的王位还是高枕无忧的。”安提柯所做的另一件事是假装与罗马人谈判。罗马人为了探知安提柯的阴谋,便派使考到安提柯那里去,双方举行了莱西马基亚会议。罗马使团首领尼阿斯要求安提柯让亚细亚诸城市自主,安提柯笑着拒绝了。尼阿斯诘问道:“大王从米提亚带着这样一支大军侵入色雷斯,构筑防线,如果这不是为了准备战争的话,是为了什么?”安提柯傲慢地回答说:“色雷斯是属于我祖先的,它好比是一只羊皮口袋,以前打开扎口它溜掉了,现在我只不过是重新将扎口封住。至于亚细亚的希腊城市,谁想独立让他们自己来跟我谈。可是我倒要问一句,我还没有干涉意大利,罗马人凭什么权利来干涉亚细亚?” ◎ 问计汉尼拔莱西马基亚会议除了互相威胁外,没有达成任何谅解,与此同时,双方部在加紧备战。安提柯想首先侵入由罗马人控制的希腊城市。然后在希腊同罗马人决战。他向著名的迦太基将军汉尼拔问计,把他的如意算盘告诉了汉尼拔。汉尼拔说:“你很难在希腊战胜罗马人,因为他们在那里有充足的物品和粮食供给。最好的办法是把战火引向意大利本土,占据意大利某些地方,作为根据地。这样势必引起意大利国内的惊恐和饥荒,从而使得罗马人国内和国外的势力都受到削弱。”安提柯并未虚心向汉尼拔请教,他固执地说:“为什么不先去占领希腊的城邦呢?同希腊结成同盟,然后打击罗马人,岂不是更好?”汉尼拔摇摇头,重申道:“当你大军到了的时候,务必要向意大利本土进军,使他们因国内所遭到的灾难而分散力量;你应该让你的优势海军劫掠意大利沿海,而你自己带着陆军驻扎在希腊靠近意大利的某个地方,佯作要侵入意大利。而一旦时机成熟,你就真的侵入意大利。”汉尼拔还向安提柯指出了战时同盟的利害关系:这些个同盟都是建立在自身利益基础之上的,并不可靠,关键是不让他们倒向敌人一边。 安提柯虽然觉得汉尼拔的话不无道理,但他生性多疑,嫉妒汉尼拔的才华,担心这些武功最终会落在汉尼拔头上。安提柯并没有采纳汉尼拔的意见,他的狂妄自大使他没有把罗马人放在眼里,他派波利塞奈达到亚细亚去调集军队,但不等大军到达,他自己带着 1 万人马乘船前往优卑亚岛。波斯军队迅速占领了全岛,接着,安提柯的军队进攻第力安(阿波罗的圣地,向罗马守军开战,俘虏了岛上全部罗马人。安提柯同罗马帝国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 同罗马开战这时是公元前 191 年。罗马人听到安提柯侵入希腊,在圣地第力安杀害并俘虏了罗马人的时候,立即宣布同波斯人开战。对于安提柯的入侵,起初在帝国上下引起了不小的惊恐。安提柯的领土广大,是小亚细亚许多强大民族和整个沿海一带(只有少数例外)的统治者,他的声望和显赫武功使得罗马人忧心忡忡。整个意大利引起了巨大的惊慌,调兵遣将,在要塞设防,又派舰队在沿海巡逻。同时,他们从国内的盟友中征集了 6 万人,由曼尼阿斯将军率领,仓卒越过亚得里亚海,准备应战。本来,安提柯应该集中兵力打罗马军队一个措手不及,可是他好像没有把罗马人放在眼里,并不积极备战。罗马人渡海后稍作休整,立即前往解救被波斯人围困的城市。罗马人遭遇到一小股波斯军队的阻挡,他们立即大兵压上,获得胜利,还俘虏了安提柯的一些人马。这一前哨仗,安提柯损失并不大,但对意大利人来说却意义重大。罗马军队信心大增,在曼尼阿斯率领下继续挺兵前进。而安提柯这时也收拢部队,带着 1 万步兵和 500 骑兵,占据德摩比利,想在这个险峻的峡谷伏击罗马军队。 ◎ 急转直下第二天清晨,薄雾未尽,德摩比利战役开始了。安提柯的轻装部队首先向曼尼阿斯进攻。罗马人兵分两路。一路正面迎击敌人,一路去袭击安提柯的军营。安提柯的士兵担心自己军营的安全,纷纷逃回军营,想保卫军营,但罗马人紧追其后,和他们一起跑进了军营。 安提柯的军队大败,在这次战役中,安提柯损失了 1 万人,他自己一看势头不对,无心恋战,带着 500 骑兵,头也不回地逃跑了。 安提柯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两次败仗对整个战局的影响,他重新集结军队,让波利塞奈达指挥的大军同自己会师,并且派海军从小亚细亚向希腊进军。这时罗马人军威大振,以打败迎太基人闻名的西庇阿兄弟取代了曼阿尼斯,担任司令官。两军对垒,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这期间,安提柯和罗马人互有胜负。安提柯出色地指挥了一次海战,他采用波利塞奈达的诈降计,俘获罗马海军 20 条战舰,并且击毙了舰队司令。而罗马人也还以颜色,盛夏里在迈昂尼苏斯又同波斯军队打了一场海仗。罗马人用火船进攻,从安提柯的阵线中部冲过去,将其包围,使安提柯丧失了 29 条船舰,而自己仅损失两条。 但是,当安提柯的儿子塞留古在陆地被打败时,安提柯立即从自尊自大走到另一个极端,变得极度沮丧和惊慌。他一个人在帐营中闷闷不乐,向神祷告道:“我们的海军强大无比,但却打不过野蛮的罗马人;主啊,是不是你在惩罚我?” ◎ 丧失信心安提柯丧失了勇气,无缘无故地放弃了刻索尼苏斯要塞,既没有带走, 没有焚毁他储藏在那里的大量食物、武器和军事器械,所有这些东西全部留给了敌人。安提柯撤到阿卑多斯,他本该在此设防阻止罗马人渡过海峡,可是没过多久,他又朝内地逃跑。 西庇阿兄弟听到安提柯撤退的消息,迅速进军,并渡过了无人守卫的赫勒斯滂海峡,抢在安提柯之先到了萨第斯。安提柯还不知道罗马人渡过了海峡,他派使臣向西庇阿兄弟求和,遭到拒绝,双方的决战已势所难免。 ◎ 战败求和决战前夕,安提柯送回了俘获的西庇阿的儿子,以求得西庇阿的谅解。西庇阿兄弟还之以礼,后撤 30 里,让波斯大军从容地建筑一条坚固的城墙,以防卫自己。 6 天以后,两军都在最后一更的黎明之前开出军营,展开决战。 安提柯本来就无心应战,现在见罗马人大军压境,更是溃不成军。这一仗,罗马人大获全胜。安提柯退回到叙利亚。聚集残兵,并派出使行向罗马军队求和。 ◎ 结局公元前 189 年,安提柯和西庇阿之间达成了和议,安提柯放弃领土要求,交出 20 名人质,并赔偿一切战争损失。安提柯还拥有一支罗马人规定规模的军队和舰队,实际上已沦为罗马的附庸。不久他因病去世,结束了志大才疏的一生。因此,在罗马人中便有了一句流行的话:“过去曾经有过一个国王 ——安提柯大王!” 2 法国卡佩王朝国王腓力五世(1293年11月17日—1322年1月3日),法国卡佩王朝第14任国王,自1316年至1322年在位。 腓力五世在里昂出生,是腓力四世与Joan I of Navarre的第二子。登基前的腓力五世是法王约翰一世的摄政,约翰一世是路易十世的遗腹子,出生数天后夭折,由腓力五世继位。有人怀疑腓力五世杀害约翰一世。 腓力五世死时无男嗣,由查理四世继位。 3 西班牙波旁王朝国王◎ 简介腓力五世(Felipe V de Borbón,1683年12月19日-1746年7月9日),是18世纪的西班牙国王,1700年至1746年在位,其中1726年曾短暂退位。他是西班牙波旁王朝的第一位国王。 腓力五世是法国路易王储之子,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之孙。因此他还有安茹公爵的头衔。 ◎ 继位战争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卡洛斯二世(1661年加冕)死后无嗣。根据其遗嘱,王位将传给安茹公爵腓力(腓力的祖母是卡洛斯的姐姐)。腓力的即位引发了持续数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果,腓力虽然得以确保国王之位,但条约规定法、西两国永不得借此合并,但法国在战争中被削弱,英国的势力则大大加强。 ◎ 家庭第一任王后:萨伏伊公主玛丽亚-露易莎(1688年9月17日~1714年2月14日),1701年11月3日结婚,生有四子: 路易斯-费利佩王子(1707年8月25日~1724年8月31日),在腓力五世退位后继位为路易一世,但当年即驾崩,腓力五世重新登基。娶奥尔良的露易丝-伊丽莎白,无子女 费利佩-佩德罗王子(1709年7月2日~18日) 费利佩-佩德罗-加布里埃尔王子(1712年6月7日~1719年12月29日) 费尔南多王子(1713年9月23日~1759年8月10日),腓力五世死后继位,称费迪南六世。娶葡萄牙公主巴巴拉,无子女 第二任王后:帕尔马公主伊丽莎白(1692年10月25日~1766年7月11日),1714年12月24日结婚,生四子三女: 卡洛斯王子(1716年1月20日~1788年12月14日),娶萨克森公主玛丽亚-阿梅利亚,1731~1734年为帕尔马和皮亚琴察公爵,1734~1759年为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国王,分别称卡尔七世和卡尔五世,1759年继承费迪南六世的王位后称卡洛斯三世,将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王位传给其子费迪南 弗朗西斯科王子(1717年3月21日~4月21日) 玛丽亚娜-维多利亚公主(1718年3月31日~1781年1月15日),为葡萄牙国王约瑟夫一世的王后,有子女 费利佩王子(1720年3月20日~1765年7月18日),1748年成为帕尔马公爵,娶法国国王路易十五长女伊丽莎白公主,开创了波旁-帕尔马王室,有子女 玛丽亚-特丽萨-安托尼亚-拉法埃拉公主(1726年6月11日~1746年7月22日),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太子妃,有一女,夭折 路易斯-安托尼奥-哈米王子(1727年7月25日~1785年8月7日),1735年任大主教,又称主教王子。1754年辞去教职,受封为 Chinchón伯爵。娶Doña María Teresade Vallabriga y Rozas,有子女,但因是贵贱通婚,其子女不享有王室头衔 玛丽亚-安托娜-费尔南达公主(1729年11月17日~1785年9月19日),撒丁王国国王维克托-阿马丢斯三世的王后,有子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