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昙鸾墓地 |
释义 | 昙鸾是佛教净土宗祖师,在玄中寺创立了佛教净土宗派,并著有《往生论注》等书。是南北朝时代北魏弘传净土教的一位高僧。他生于今山西大同的雁门(唐迦才《净土论》作并州汶水人),关于这位高僧圆寂后的葬地史学界和佛学界都在争议。 一、文水县开栅镇北峪口村昙鸾墓在今山西省文水县寻得已得多方证实。2006年日本佛教友人来文水考察,据史书资料记载寻得了昙鸾大师之墓,在今文水县开栅镇北峪口村,北峪口村原为昙鸾大师发迹之后传道之地.。目前,文水县政府已经在这里设立了“昙鸾大师之墓遗址”石碑。 王化伦:昙鸾葬地在北峪口 关于昙莺墓址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高僧道宣的《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释昙莺传》,传中记载昙鸯终日,蟠花幢盖.高映院宇,香气蓬勃,声音繁闹.预登寺者,并同瞻之.事以上闻,救乃葬于汾西泰陵文谷,营建砖塔,并为立碑,令并存焉.道宣当时曾在山西一带频繁往来,著述颇多,这段有关昙莺墓址的文字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记载,也是值得征信的珍贵史料.北宋僧人戒珠的《后魏石壁谷释昙莺传》中仍有记载软葬汾西之文谷,仍条其生平所习,以立碑焉.其后至南宋志磐的《昙莺法师传》及保存有大量金,元地方史资料的《洪武太原志》中便再未出现昙莺墓的记载,以至昙莺墓址从此成为千古之谜.我们判断昙莺墓的消失约在北宋末期,而毁于宋金战争的一可能性较大.据《宋史》,《金史》记载,北宋末,金将娄室,突葛速,拔离速与宋将张颧大战于文水,宋兵败走,金兵沿途杀掠,对这一带曾造成极大破坏.几十年来,昙莺墓址的研究者都首先从"汾西泰陵文谷"这个字入手进行由面到点的求索.目前,学术界对"汾西泰陵"这个地域范围的划定已取得了一致意见."汾西泰陵"即"汾西大陵",古代"泰"通"大",当指汾河西岸的大陵故地."大陵"这一地名最早见于《史记 赵世家》十六年肃候游大陵.《汉书 地理志》记载太原郡有大陵县.《史记集解》太原有大陵县.《史记正义》《括地志》云大陵城在并州文水县北十三里,汉大陵县城.汉代的大陵县包括现在的交城县南部和文水县大部,北魏改为受阳县,隋代改为文水县.据清唐熙版《文水县志》载大陵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令武陵村,大陵屯是.我们对大陵城旧址进行了考察大陵故城旧址地跨交城,文水两县交界处,北至交城县大营村,南至文水县武陵村,面积约平方公里.据当地地名工作者搜集的资料,在大陵城旧址上现在还保留有大量与之有关的历史地名,如城墙地,城桥,上城墙,下城墙,西城墙,东城墙,北曲城,南曲城,城东门,北城坡,南城坡等等.唐道宣在《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释昙莺传》中记述了一个昙莺祖师与大陵城的故事,说当年昙莺为《大集经》作注,中途便感"气疾",只好辍笔医疗.有一次他来到大陵城,进入东门时,仰望天空,忽见"天门洞开,六欲阶位,上下重复,历然齐睹",从此气疾痊愈.这段神奇的经历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大陵这个古老的城市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他后来在附近的玄中寺,并州大寺致力弘法,最后又安葬于大陵境内,这都应和他这段经历有密切的联系.昙莺墓址在交城,文水这片广裹的范围之内是无疑的."汾西泰陵"之后的"文谷"二字是为昙莺墓址进一步定位的关键.但是由于在历史上"文谷"有着不同的含义,同时也各有其不同的指位,因此也就引发了不同的意见和观点.第一,文谷是文水今文峪河上游所流经的山间谷地的统称."谷"即占一"峪"字.文水源于交城县西部的关帝山,经横尖,中庄,会立,东社等乡镇,于南堡村入文水县境,至北峪口出山,这一段山谷地总长公里,统称为文谷.《水经注 卷六》文水出大陵县西山文谷.董佑城注今文水有二源一出孝文山后,名浑谷水一出刘王山,名西谷水.文中的"西谷水"古文献中又称"西河源",即今文峪河正源.《文水县志》记载文水,古大陵之地,易以令名盖自隋开皇始,说者曰河自管渗龙门而下.至于峪口,其水萦波多文,故名文水.文水是文峪河的占称,其流经的山谷故名文谷,隋开皇初受阳县改名为文水县后河流意义的"文水"改成为行政区划名称,文水才逐渐演变称为文峪河.第二,"文谷"专指文峪河出山口,即今北峪口村.我们在文献中发现"文谷"这一地名还特指公里长的文谷的东端,亦即文峪河的出山口处一今北峪口村一带.这是因为居处在平川的人们看不到深远的文谷,只能目及文谷的谷口,因此他们常把谷口一带指称为"文谷".如清代《龙堂记》记载文谷乃交文各境诸山之委,土历榆城百余里,丛峰交错,众水奔流,其流湍激,至文谷汇流成河,地势渐平,水亦稍文,故名.这里就认为文谷是交城,文水诸山的末端,上游有百余里.众水流至文谷后汇流成河,地势便逐渐平坦了.文中所说文谷地处"诸山之委","至文谷地势渐平"完全就是文峪河出山口处—北峪口的地理特征.另外,历代曾在北峪口设置文谷里,文谷都.我们在玄中寺唐代元和八年镌刻的《石壁禅寺甘露义坛碑》的碑阴发现了"文谷里"的字样.又见光绪《文水县志 舆地》中记载"文谷都在县西北二十里.为村三崖底,北峪口,西峪口."清乾隆九年公元年所立的文水《东岩寺募化邻村布施序碑》中有通福号海如,其父张恩,毋马氏,文峪都崖底人.这都证实了北峪口一带确曾称为"文谷",并有过文谷都,文谷里的行政区划设置.第三,"文谷"为村名,即今文倚村.文倚村在文水县城东北公里,属开栅镇,村处晋中盆地,文峪河故道的南岸.原名文谷村,因其远离文谷,所以村名是因濒临文峪河而得名,其含义与文谷无关系."文谷村"之名见于元代《宣授太原路都僧录定惠玄中大师安吉祥之灵塔碑》,碑中有"文谷村圣寿院"字样.元代《紫洪通大师灵塔铭》中也有"文谷庄"字样.据《文水地名志》考证文谷村约于明末清初改为文倚村. 综上所述,文谷有三重含义 文谷是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指公里长的文峪河谷 文谷是地片名,专指今北峪口,西峪口,崖底一带 文谷是村名,即今文倚村. 正由于"文谷"在历史上有不同的指位,所以学术界对昙莺墓址也持有不同的观点,现在大致可分为"文倚说',和"北峪口说"两派. 最后他肯定地说"经过十五年的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应该说在昙莺葬地这个问题上已初步走出了迷谷,因为终于找到了文谷."但是,他又不无犹疑地说"根据综合资料分析,似乎文谷非文倚村莫属,但似乎毕竟是推测,其确切程度尚待地下文物去进一步印证."我们认为"文倚说"的最大缺憾在于没有对"文谷"的含义进行全面认识和对比研究,只认为文倚村曾名文谷村就宣称"终于找到了文谷",他的儿条根据又传说附会成分过多,很难令人信服.包括他本人也认为"毕竟是推测",所以说"文倚说"在昙莺墓址研究方面较前人并无突破,更没有"走出谜谷". 十几年来,我们曾对被称做"文谷"的个地方都分别进行了深入考察,对比,结合地名历史沿革和当时的丧葬制度等全面分析,取舍,初步认定昙莺祖师葬地应在北峪口附近.我们的思路如下 地名历史的对比道宣在文献中记载昙莺墓址"汾西泰陵文谷"字,并非当时的行政区划名称,如按道宣当时的区划记录应该是"并州文水文谷",然而他记录的却是早已废止了的旧地名"泰陵",显然是沿袭了前人的记载,甚至可能是沿袭了昙莺去世时的有关记载.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文倚村和北峪口这两个文谷谁能够有此"历史资格".北峪口地处文谷东端,被称为"文谷"的历史悠久,而文倚村远离文谷,它是因文峪河流经村北侧面得名的.文水改为文峪河是在唐代以后,因而文倚村名的产生就更晚.所以道宣所指的"文谷"不会是文倚村,而应是北峪口.此其一.根据隋唐以前的风水堪舆择穴安葬的习俗再做比较.昙莺祖师圆寂的东魏时期是风水堪舆兴盛的时期,当时又是对他最为敬重的魏孝静帝下诏安葬,所以他墓地的选择应是非常慎重且又非常讲究的.据当时盛行的《葬书》中有"十不葬"的说法一不葬粗顽石块乱石地二不葬急水滩头急流河滩三不葬沟源绝境山梁残断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庙前庄后六不葬左右休囚左右元靠七不葬山风潦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坐背无靠山十不葬龙虎尖头左右山不宜过高过尖. 另外带有"十可葬"之说 一明堂宽大前方宽广二宾主相迎大小山相连三龙降虎伏墓左右有小山梁四朱雀悬钟墓南无绝壁五五山高耸背后重山六四水归朝墓前河水环才包七山山转脚山脚相连八岭岭圆丰山差别丰满九龙高虎低墓东山略高于西山十水口紧闭河流上游要有夹口处.在此,我们对堪舆风水本身不作讨论,但是当时人遵照这些习俗择葬地却是事实,昙莺葬地的选择自然也不会远离这个事实.据此我们再把文倚村和北峪口村作一比较文倚村地处平川,处在"十不葬"中的"坐下低小"村旁濒临文峪河,处在"十不葬"中的"急水滩头"所谓的"昙莺墓址寺屹塔"背依村庄,正当"十不葬"中的"庙前庄后".我们曾赴文倚村多次考察,发现文倚村寺屹塔旁历代屡经文峪河的水患,黄沙淤积达数十米,很难想象魏帝会把这样一代高僧埋葬弃这里.而北峪口村后群山高耸,主峰高僧崖居其中,左右两山相倚如宾主相迎,山前宽阔,文峪河如带环绕,山清水秀,爽气西来,是最符合"十可葬"的地方.所以昙莺祖师墓应在北峪口村而不在文倚村.此其二.文化遗存的比较.据宋沙英,简声援所著《净土一占刹玄中寺》中谈到有关资料记载,昙莺死后曾"营陵庙于泰陵圣地".可惜这句话没有注明出处,我们无法断定这句话的可信程度.但是我们认为后人在昙莺墓周营建一些纪念性的建筑是完全叮能的.田瑞先生也根据这句话"推断文倚村圣寿院当为昙莺所建",并解释道'怪者,圣人也寿者,年寿也.而月高僧灵塔亦称寿塔,圣寿院之称亦即圣僧塔院是也.'夕这一根据是他推断昙莺墓址在文倚村的唯一"力证".为此,我们对"圣寿寺"又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对全国各地的圣寿寺逐一排队,考察其名称含义及是否有高僧寿塔,以印证田瑞先生的解释.我们搜集到的圣寿寺有北京圣寿万安寺,峨眉山圣寿万年寺,太原天龙山圣寿寺,陕西绥德圣寿寺,四川成都圣寿寺,河南唯县圣寿寺,四川大足圣寿寺,山西沁源圣寿寺等等,但没有一座圣寿寺有过圣僧寿塔,倒是大多数是"因祝祷皇帝生辰而取名".因之我们认为圣寿寺有'怪僧寿塔"的诊解是望文生义的臆测,文倚村有昙莺墓的说法当不攻自破.回头我们再看北峪口附近的地名和古寺院遗址,倒是更值得注意.北峪口村后耸起的山峰名叫"高僧崖"就已经明确地向我们昭示了这里与高僧的联系.高僧崖前有眼藏寺遗址,寺院约毁于民国时期,现仅存一堆瓦砾.寺北有大片坟地,其中有两个地片名,一个叫"坟塔地",一个叫"坟台儿坡",据说都有过坟塔,年代方一被拆除,从当地老人口述坟塔之形来看应是和尚墓塔无疑.尽管这些坟塔未必就是昙莺墓塔.但是背后的"高僧崖'夕这一特殊地名以及崖麓众多的墓塔已为我们寻访昙莺墓投来一束可喜的亮光.另一值得研究的地区是北峪口旁边的崖底村,现在的崖底村址已全部没入文峪河水库中.据村中老人介绍崖底原有规模宏大的寺院,人称"大寺".寺内殿宇巍峨,古木参天,彩塑碑石不可胜计.村对面的山崖有佛教石窟,人称"石佛崖".每年到枯水期这些石窟会露出水面,石窟约高尺多,宽约尺余,石壁上有大大小小的佛像浮雕.而且崖底村附近还有很多和尚墓地,当地人称"和尚坟"或"坟台上".最后考古工作者又在崖底村附近发现了北魏的造像碑,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论定.北峪口一带有如此众多的佛教文化遗存,会非偶然,自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也就是说这应该是在昙莺墓基础上发展延续的历史积淀.我们经历了多年的考察研究,现在把昙莺墓址缩小在北峪口附近方圆不到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以北峪口寺坡的眼藏寺后,高僧崖前为首选目标,以北峪口往崖底方向的山麓为第二目标.相信通过今后的考古探测一定会揭开这一千古之谜. 二、文水县凤城镇文倚村田瑞:净土祖师昙鸾葬地在文倚村 隋唐之际,中国佛教相继形成了八个宗派,其中之一即为净土宗.其重要的创始人是昙鸾.昙鸾,山西雁门人,生于魏承明元年.据《古清凉传》载太和十三年岁时即离家登五台山访灵迹,既而出家,之后精研佛学,以渊博的知识闻名南北.梁武帝萧衍夸为"肉身菩萨",东魏孝静帝尊称为"神莺",东魏兴和四年卒于平遥山寺.昙鸾之事迹毋容置疑.然而,关于大师死后救葬之"泰陵文谷"却成为千古之谜.诸多研究者限于"汾西泰陵文谷","卒于平遥山寺"之句,在今介休,平遥之地艰苦寻觅,终无所获.夕年春,笔者因缘兴发,寻找昙鸾大师墓地的念头年来,研究地方史料,奔波于县境及周围边区访问老者,抄录遗竭,在希望与失望中反复煎熬,在里的文谷川前后实地调查了次,终于在昙鸾葬地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现就掌握的资料提出一些意见,和中外研究昙鸾之学者共同商榷. 一,山西何处置泰陵由唐及宋,中外主要有人先后为昙鸾做传,但世所公认最有权威者,当属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所撰之《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释昙鸾传》.传云"……晚,复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以魏兴和四年,因疾卒于平遥山寺,春秋六十有七.……以事上闻效乃葬于汾西泰陵文谷,营建砖塔,并为立碑."何为汾西泰陵在唐自是明确,盖道宣和尚说"今并存焉."而后之传皆无此说,故唐以后其葬地即成疑案.千百年间,净土宗派及崇拜者曾多方寻觅,终因无所获而一疑到今.我认为,欲考昙鸾大师葬地首应研究"汾西泰陵"之地名.《魏书地形志》云"受阳有大陵城".《太平环宇记》云"大陵城,汉大陵县也."《读史方舆记要》云"大陵城,县东北二十里,即晋之平陵地,昭公二十八年,魏献子分祁氏之田,使司马乌为平陵大夫,赵日大陆亦日大陵……汉置大陵县,后魏迁置于城西南十里,改日受阳,隋日文水."光绪《文水县志》记日"大陵村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今武陵村,大陵屯是."改大陵当在周安王二十六年前,时,魏赵韩共废晋靖公,因而易名.汉代,仍袭旧制为大陵县,王莽曾改名为大宁,大陆,但旋即复名为大陵.一直沿袭到北魏太平真君九年时,山戎内侵,遂徙治大陵南里建城名受阳.明天启年间,因文水县丁祭无鹿,遂将大陵古城易交城县之土安都村.故康熙八年版《交城县志》将大陵城记在"县西一十里".旧大陵城建于今交城县大营村西,大陵村至文水县武陵村南.民国年间,大营村中尚遗有古牌坊一座,上书"古大陵城"字.至今,村东有地名云城墙地,城桥儿大陵村有地名为上城网,下城网,西城网,东城烟,北曲城武陵村有地名为北曲城范,南曲城范,城东门,北城坡,南城坡.依据地名资料所绘之复原图,东城界于大营村东,西城界于大陵村西公里北城界于大陵村北公里,南城界在武陵村南,四周直径约公里,面积约万平方米.就是这样一个城邑,战国时期为晋中平川之重镇,赵孝成王时,封平陵君于此.战国一代兵法家孙子对平陵城亦印象很深,《孙殡兵法擒庞涓》记云"平陵,其城小而县大,人众甲兵盛,东阳战邑,难攻也."可知其地位之重要."大"古与"泰""太,,同.《说文解字》云"泰……大声太,古文泰如此."注日"大,他盖切,按隶作泰,按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太即泰……."八十年代,西至文峪河,东至高白河,其间曾出土过许多陶器,在秦汉时期陶器上,有铭文为"太亭","大亭","泰亭",均系古大陵县所置之官瓦器作坊"泰亭"坊所制之陶.可知在汉时,"太","大","泰"确系同用."泰陵"即大陵当确凿可信.由此而知,唐释道宣《昙鸾传》中之泰陵即为大陵,即今交城县城西南公里大陵村是.而该传中所云"泰陵故墟"亦今之大陵.盖其时,大陵县治已于太平真君九年移今之文水县东西旧城村,并更名为受阳.而昙莺生于承明元年,即便到大陵是岁,亦已迁县年矣,故记云"秦陵旧墟".而言"秦陵"当系"泰陵"之误,皆因"秦","泰"二字形似,故有此讹误是也.故晋之平陵,赵之大陵,魏之泰陵,故秦陵其地望均在今大陵一带无疑. 二,泰陵何处是文谷一关于"文谷川"的记载现在,焦点集中到了"文谷"地望上.按"汾西泰陵文谷"大陵正在汾西.明代,汾河在交城东北部段村人境,至东,西汾阳村南,石候村北逸南而行,至文水境石永南与文峪河合,大陵正在其西,文谷也在其西.按"文谷"得名于文水,故水名文谷水,即而后之文谷河,文峪河.《说文》释谷注日谷"文理,其虐切,五部谷浴从谷声",故古文谷与峪同音.今释有关文水条目抄录于下《水经注》文水出大陵县西文谷,东到其县.清赵吉士《开凿龙门渠碑记》文谷河自西北出,亦重山嶂之.康熙八年版《交城县志》文山,在县西九十里文水之侧故名.光绪九年版《文水县志》文峪河即文水也,在县北二十里.由本县北峪口出山.上述记述,说明从北魏起,文峪河谷就称作"文谷",其时,文峪河称作文水清代,则名为文峪河.而文峪河纵贯交境里,余谓之为大文谷.沿文水县北,西峪口文峪河谷北行余华里至交城县东社村南,此段为西冶川水,葫芦川水,柏峪川水,三道川水,中西川水合流之处,此处古代亦称文谷.龙堂记》曾记"文谷乃交水各境诸山之委,上历榆城百余里,丛峰交错,众水奔流,其流湍激,至文谷汇流成河,地势渐平,水亦稍文,故名.峪谷义同,土人读谷为峪,故又以文峪名河,是文水之名,则得之文谷,非别也有一水也.……"细读详析,可见文谷专指众水汇流之处,而汇流之处就是东社以下.明代,文水县置文谷都就在峪口以北,其文日"文谷都,在县西北二十里.为村三崖底北峪口,西峪口."并记其都曾建有文谷神祠.因此三村均在"文谷"之中,故而名都.从范围来讲,此"文谷"大大小于二百里文谷川,故余称之为中文谷.就在这迢遥里的文谷川,仅明清两代《交城县志》《文水县志》记载的元前古寺就达座,金元碑又载有与此相关的座寺院.但经多次反复考察,都逐一排除,基本上否定了墓在文谷川之说.二"文谷村"的演变分析古代或称传统地名连称,县村简连,省县简连,省村或一地简连者不胜枚举.就以释道宣《昙鸾传》为例,诸如"并州大寺","汾州北山玄中寺"即是二例.二句首冠以州名,下句直接称指寺名,中间略去了县名而今人往往说山西交城或山西文水,略去了省县二字.因而,我们可以推论"汾西泰陵文谷"释作"汾河西岸之泰陵县文谷村"亦无不可.这样一来,只要找到文谷村即可找到昙鸾葬地,千年之谜也就迎刃而解了.文谷村在什么地方呢年月日,我在玄中南塔院抄碑时,在"宣授太原路都僧录定惠玄中大师安吉祥之灵塔"中记下了一处玄中下院"文谷村圣寿院".同年月日下午,又在同一处塔院之"元紫洪通大师灵塔"铭文中找到了"文谷庄"这个地名在延佑四年为普济灵塔也找到了"文谷村,开栅村"这两个相连的地名.此后,又在寺院铁弥勒像颂碑阴找到了金泰和四年关于"文谷村寿圣寺"的记载,于是心头豁然一亮,此文谷村当于开栅村相距不远.随即,开始考证,终于找到了证明文倚村就是文谷村的可靠依据,论据有三其一,乡人传云村古名叫文峪村,后来村中出了举人,便将村名改为文倚村.文峪村改为文倚村当在文峪河改道远离该村之后,方言"峪","倚"音相近,故取而代之.其二,光绪九年版《文水县志》方舆图村名记文倚村为文峪村,峪谷同用,故即为文谷村.但在该志卷三民居章却写为"东贤都,在县东北十五里.为村四方圆村,武陵,文倚村,吕家山."可知舆图为旧志舆图,光绪九年修志时,未作修改,原版引用.其三,地名是历史的见证.为什么叫文谷村听起来好像简单,但实地考察却很使人感到迷惑.众所周知,大凡称为"谷"者,一般地形起伏较大,然而今之文倚村却地处平原.叫做谷口的村却分布在文峪河水库南两侧,西侧因村在河西叫西峪口,东侧村在东侧却叫做北峪口.这就不能不让人问个为什么按地名命名规律,西峪口建村当在北峪口后,因为要和东侧峪口区别北峪口建村又在古谷口北,因为要和南峪口区别,然而却没有南谷口.假设北峪口南有村名文谷,此疑当释.剖析北峪口至文倚村中之开栅,樊家庄,宋家庄地名,前者北魏时叫栅城,此名载于史册后二村建村时间在明代,故称为谷口的可能性自然排除,那么文峪村就成为研究重点.该村地近古大陵,称陵者释为"高而平日陵",可知当时地势之高峻,其南形成谷地自然而然.因之,北魏地理学家哪道元《水经注》云"文水出大陵县西山文谷,东到其县,屈南到平陶……"可知其水确流经大陵西出谷.综观此一带河谷,柏叶沟河口有村名柏叶沟冶则河口有村名冶则河瓦窑河口有村名瓦窑村瓷窑河口有村名瓷窑村.假如文峪河口有村名文谷村,我想一定会比西,以浴口村彻勤勺多由于村名所依据的地貌及地理位置逐渐变化,河道迭经更改.宋元之际,河由文倚村东南逸通流至今交城境内西营寨子一带人汾明代,改由杭城东折而南行,相当于今之磁窑河道清康熙年,改由开栅村东人汾乾隆三十二年改地今道,道光初年与二十三年又两次迁徙,因而文倚村南地形越淤越高,且文峪河又一直迁远,仍名文峪村已失原来之意义,故后世文人取其谐音更为今名.综上所述,今之文倚村确确实实为古之文谷村,舍此没有其它. 三,文谷何处葬昙宋戒珠所撰《后魏壁谷释昙鸾传》文末记云"魏主日'此诚佛子之真修,其所归也有在矣","救葬汾西文谷,仍条其生平所习,以立碑焉".察其意,魏主之所以救葬泰陵文谷,盖因其地为昙鸾悟道之地,故仍葬于斯地.何处是昙鸾悟道之地道宣所撰之传中曾提及此点,日昙鸾感气疾,周行医疗,"行至汾川泰陵故墟,人城东门,上望青霄,忽见天门洞开……由斯疾愈."此事真也罢,假也罢,故且不论.但昙鸾自述此事用意属深远,在北魏大兴佛教的年代,能有人目睹"天门洞开",无异为"超凡人圣"之圣僧,魏主尊其日"神莺",南梁武帝萧衍尊其为"肉身菩萨"与此在极大之关系.由此,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昙莺在佛教中的地位.在昙鸾来说此事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也是决定他继续研修佛学的重要的因素在魏主来说,昙鸾如此绝无仅有的"神"话对魏主影响至深,故而以"泰陵"为昙鸾思归之地,是"圣地",因此救葬于泰陵城南文谷村.,一葬于文倚村之条件首先,文倚村古名文谷村,又地处汾西,隶于大陵,和"救葬汾西泰陵文谷"密切吻合.其次,文倚村北距大陵城建地今之大陵,武陵仅华里,而前文已述大陵是昙鸾目睹天门洞开之所在,符合魏主"佛子之真修,其所归也有在矣"之救葬泰陵的唯一条件.再次,有文摘引史料言,昙鸾死后,"营陵庙于泰陵圣地",金泰和四年和玄中元至正碑记寺属下院都有"文谷村寿圣院",依我推断此寿圣院当专为昙鸾所建.圣者,圣人也寿者,年寿也,而且高僧灵塔亦称寿塔,寿圣院称亦即圣僧塔院是也.据文倚村老人说,长辈传下来说文倚村古代有寺名玄中建在文倚村西北.因其时文河由村西北向东南流,故一年大水出崖将庙冲毁,民国初期,地面上还能看出遗迹,大约占地亩多.老辈说此寺和交城石壁寺,武陵梵天寺为净土三大寺,而且交城玄中寺寺名尚是由此而改.现遗址处地名为"寺屹瘩".排除传说中的其他成份,犹可得知寺确和玄中寺关系密切.如此规模,亦颇为可观,但明代《文水县志》却未记一笔,想来早在元末寺即败落.至于所谓"交城玄中寺名由此而得,当为误传.不过,从中倒能看出这一带人对此寺之重视似乎高于玄中,如昙鸾真的葬于此,那么此寺因人而名也就不足为怪了.二墓在文倚村之方位既然昙鸾之"陵庙"确认在文倚村,那么确切的葬地在哪里试想,当今之世距昙鸾去世已然一千四五百年,这期间沧海桑田的变化可想而知.尤其对地处平原的文倚村来讲更是如此.战国大陵城昔日尚建在高而平的山阜之上,而今四周地形均高出村庄就在文倚村南公里的方圆村,据地质探测,地面以下米处含有水生物化石.故随着山陵的冲刷,河流的改道与切割,盆地的淤积,古地貌已不复存在.而且时至今日,盆地还在逐年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抬高.而墓葬却并不可能水涨船高,所以说,要指出正确的墓址并非易事,但还是有一些线索可供查寻.据文倚村的老一辈讲,他们的老人在"玄中寺"寿圣院地下很深处曾挖见一个从上面看类似钟的金属东西,于是,拴上绳子由许多人往上拔,那东西却纹丝不动,无可奈何,最后还被沙土掩埋.或许此物就是昙鸾大师灵塔顶端塔刹部件,或许该塔顶系铁铸成,此为一个谜团.就文倚村地名来讲,该村村西有地名寺吃塔,此为原寿圣院旧址紧靠此地即为"上墓"地村东北有地名"白墓上",按古代灵塔颜色不乏刷成白色者.在文倚村北与武陵村之间,关联到僧人尚有武陵南,文倚北之苦僧地,和尚屹垛等地名,原寿圣院旧址今已成为居民区.综合资料分析,愚以为文谷非文倚村莫属,昙鸾大师之葬地即当在此.然也否也,有待地下文物之印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