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殡葬师 |
释义 | 简介守护生命的终点,这是令人尊敬的职业选择。在过去,受制于观念,做这一行的人几乎都是家族式、师徒式一脉相承,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坦然面对殡葬职业。工作稳定、职业前景理想,是大多数应聘毕业生追捧殡葬职位的原因。在上海,一次殡葬业联合招聘会被5000名应聘者“挤爆”现场;在北京,殡葬师职位早已炙手可热到近百人争抢一个岗位;在广州,一位民政部门负责人感慨,“今年考殡葬礼仪师,难度不亚于考公务员”。 殡葬师和诗人殡葬师和诗人,一个奇怪的搭配。在读《殡葬人手记》之前,我从来不会将这两种身份放在一个人身上。但爱尔兰移民后裔托马斯·林奇给了我全新的想象。 林奇1948年出生于底特律,父亲爱德华是镇上的殡仪馆老板。林奇读完大学即进入丧葬学校学习,1973年毕业,次年接手家族在密歇根州小镇米尔福德的殡仪馆,从此开始了他“每年都要埋葬几百个镇上的乡亲”的殡仪员生涯,直到今天。 林奇一生都在面对死亡。大地铺着冰霜,无数的人在他经手的殡仪馆安详。这对于一个有诗人情结的人,是件痛苦的事。“在密歇根的严冬,对于春天,花园和爱情的希望,早已被摧残殆尽。”“那是个阴惨的日子。我们好歹料理完了。”“我宁愿把雪地弄得一片狼藉,仿佛大地的伤口,仿佛它是被迫敞开胸膛———一个不情愿的参与者”。林奇在《殡葬人手记》后记中如是说。但林奇又说了,“对待这种事的唯一办法,就是挺身走过去。” 美国的公墓是道大景观,他们重视生者,也重视死者。过去,在中国更多的只能看见乡间坟场,若是有碑有墓穴的,也只能是有钱人家。近年中国的殡葬业开始步入景观时代。作为对死者的凭吊,买块墓地留个碑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中。事实上,生者对死者的怀念是不分贵贱的。 林奇作为一个职业的死亡观察者,面对五花八门的死亡方式向他走来,他以诗人和殡葬师的双重身份,还原给我们的不仅是殡葬的故事,还有诗人的故事,爱情的故事,最后,他告诉我们,出于对生命的爱惜,我们无论多么谨慎都不过分。林奇的观念里,从生到死是一个连绵的循环,生死皆得连绵不断。他的好多观念,很有点中国人“生死事大”、“慎终追远”的意味。他把亲人的思念都布局到他的工作中,他最拿得出手的,就是他二十多年的独特经验。 通过死而更珍惜生命,更珍惜平凡生活中琐碎的细节,因为那些细节中饱含了活着的人的爱和关心。生命在这个世界上远比我们想象的脆弱,死亡无时无刻不在发生。通过林奇,我们可以知道很多美国人的思想,尤其是作为虔诚天主教徒的爱尔兰移民的思想。这在美国是很有代表性的。我们读《殡葬人手记》,不是要去领受教诲,而是去分享一个普通人的细微感受。肃穆、平实,有些哀伤,还有点黑色幽默。感谢长住纽约、以研读英美文学见长的张宗子将此书译介到中国,让中国读者能在“葬礼喜剧”中获得一份坦诚而饶有诗意的优雅。 英国电影《殡葬师》基本信息殡葬师 The Mortician 3D (2010) The Mortician 3D 导演: Gareth Maxwell Roberts 主演: Method Man / Edward Furlong / Angelic Zambrana / Luis Da Silva Jr / Anthony Michael Frederick 类型: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0 剧情介绍影片《殡葬师》是一部黑色城市生活寓言,在一片动荡落败之中,有一个人的生意很好,那就是名为“the mortician(殡仪师)”的主人公。正在假释期的诺亚成了他的助手,一天,一名年轻女人的尸体被送到,这意外地引起了诺亚的恐慌。the mortician注意到女人的身上纹有波提切利《维纳斯诞生》的纹身,这勾起了他对于母亲的童年的回忆 。 幕后制作影片投入仅为200万美元,但却使用了3D技术拍摄,与那些制造视觉奇观的商业大片不同,3D在这里用来呈现了美国社会最灰暗和丑陋的一面,而看过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冬天的骨头》的观众也会对摄影师Michael McDonough的风格有所了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