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橄榄蚶 |
释义 | 橄榄蚶(学名:Estellarca olivacea),是魁蛤目魁蛤科Estellarca的一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常栖息在潮间带至潮下带20米。 中文名称 橄榄蚶 拉丁名称 Estellarca olivacea 生物代码 580020030010010017 拉丁门名 软体动物门 中文纲名 Mollusca 拉丁纲名 瓣鳃纲 中文目名 Lamellibranchia 拉丁目名 蚶目 中文科名 Arcoida 拉丁科名 蚶科 中文属名 Arcidae 拉丁属名 橄榄蚶属 分布类型 Estellarca 橄榄蚶 - 形态特征贝壳呈长卵形,两壳相等,较膨胀。壳高15.2mm,壳长20.4mm,壳宽13.5mm。壳顶部不甚凸,壳顶位于贝壳中央,两壳顶距离较远;韧带面较宽短,黑棕色,呈菱形,上面有横列的角质条纹。贝壳前端与后端近等长,后端较前端略窄,末缘略显斜截状;背部短,其前、后端均圆而不显棱角;腹部较直,与背部几乎平行,其前、后缘均为圆形。壳表放射肋极细密,与生长线相切呈现细布目状;壳面灰白色,被黑棕色或棕色表皮,壳顶部表皮易脱落,通常贝壳上部显黄棕色。壳内面与外面颜色相近,边缘加厚、平滑无锯齿状突起;铰合部短、略弯,上面有30余个铰合齿,两侧齿较中间者粗大、倾斜。 橄榄蚶 - 生活习性栖息于潮间带泥沙的海底,喜欢生活在带海草的滩涂上 橄榄蚶 - 地理分布我国产于山东至福建沿海。分布于菲律宾、日本(本州-九州) 橄榄蚶 - 经济利用橄榄蚶起捕后可在常温下储藏5天左右,能长途贩运。比起泥蚶,橄榄蚶肉质更鲜美、血液更鲜红、营养更丰富,经常食用对高血压、高血脂具有一定的疗效,既是高档的菜肴,又是保健食品 橄榄蚶 - 繁殖习性在福建,每年的7、8月为繁殖盛期,7下旬到8月上旬有一次集中排放精卵的现象,此时水温在26℃以上,滩温25℃以上。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