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楠杆土家族乡 |
释义 | 简介楠杆乡位于德江县西部,东与煎茶、沙乡接壤,南与平在的乡毗邻,西北与务川县丰乐镇交界,距德江县城63公里,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所辖三个管理区、14个行政村、123个村民组、4100余户、1.7万人,全乡总面积124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22℃,降雨量1100mm,交通闭塞,距302国道线22公里,全乡通车里程约40公里。 特色桥楠杆乡土家“花花桥”位于楠杆上坝,建于清光绪年间, 楠杆土家族乡上坝村"花花桥" 为木结构穿斗式建筑,整座桥不用一丁一卯,桥长14.7米,高7.5米,宽4.6米,九根上等大柏木横跨作桥身,在桥身下分别用四根柏木交叉作支点顶立于桥身下,然后再在其上建桥体。整座桥呈亭阁式样,分三层。第一层为桥主体,桥体两头进出口为“八”字形,三级石梯进走廓,走廊两旁用柏木板对接成座板,后用拱弯的木条作扶手和装饰。在桥主体上再建一座四角拱翘的瓦阁,使桥不被日晒雨淋,完成了桥身的主体建筑。第二层为桥的装饰,由两座小阁楼组成,除了从美观角度出发外,主要是 楠杆土家族乡 作为桥额,并在其上书“风镇”二字。第三层为桥顶,为四角带拱的小阁楼。阁楼四角拱翘,每角雕塑成一只长颈俯视的仙鹤,再在四面阁角上挂上铜质风铃。然后在顶点再雕塑一圆尖顶,安上一块铁制的“寿”字,远远看去,实如一乘“花轿”,虽然历经风雨百多年,花花桥坚固如初,美不胜收。 楠杆土家族乡“结龙桥”位于楠杆乡老街,建于清嘉庆八年,桥身为木质穿斗式结构,是过去楠杆乡通往务川县的必经之路,此桥与花花桥构成了楠杆土家族乡的一大民族建筑特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