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桫椤科 |
释义 | 桫椤科在分类学上属蕨类植物门、真蕨亚门、水龙骨目。它是蕨类植物中一个十分独特的类群。全世界约500种。我国有2属,14种2变种。 简介桫椤科(CYATHEACEAE)是陆生蕨类植物,通常为树状,乔木状或灌木状,茎粗壮,圆柱形,高耸,直立,通常不分枝(少数种类仅具短而平卧的根状茎),被鳞片,有复杂的网状中柱,髓部有硬化的维管束,茎干下部密生交织包裹的不定根,叶柄基部宿存或迟早脱落而残留叶痕于茎干上,叶痕图式通常有3列小的维管束。叶大型,多数,簇生于茎干顶端,成对称的树冠;叶柄宿存或早落,被鳞片或有毛,两侧具有淡白色气囊体,条纹状,排成1-2行;叶片通常为二至三回羽状,或四回羽状,被多细胞的毛,或有鳞片混生。叶脉通常分离,单一或分叉。孢子囊群圆形,生于隆起的囊托上,生于小脉背上;囊群盖形状不一,圆球形,顶端开口成杯状(不产我国),或仅着生于孢子囊群的靠近末回小羽片的主脉的一侧,或鳞片状而覆盖于孢子囊群之下不易见;孢子囊卵形,具有一个完整而斜生的环带(即不被囊柄隔断);孢子囊柄细瘦,长短不一,有4(或更多)行细胞;每个孢子囊由64个孢子或16个孢子。孢子四面体形,辐射对称,具周壁,外壁表面光滑。原叶体成熟时为心脏形,具有鳞片状的毛,较老时可见到明显的中脉。 全世界约500种。Alsophila R. Br.新旧世界均有分布,但分布中心在马来西亚;Sphaeropteris Bernh.分布中心也在马来西亚,但非洲和马达加斯加无分布,少数种类到新世界热带地区;Cyathea Sm.和Cnemidaria C. Presl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我国有2属,14种2变种。 特性树形蕨类,高1-6m,一般高1-3m,胸径10-20cm。叶片三回羽状深裂,长1-3m,生于茎顶,幼叶拳卷。主要分布于东南和西南地区,生于海拔400-900m处的山沟潮湿地和溪边阳光充足的地方,有时也散生于林缘灌丛中。 桫椤科在分类学上属蕨类植物门、真蕨亚门、水龙骨目。它是蕨类植物中一个十分独特的类群。蕨类植物一般为草本,但桫椤的绝大多数种类具有树状的直立茎,呈乔木状,大型羽叶子簇生于茎干的顶端,形成伞状,故又称为树蕨。根据化石记载,在地质历史上,桫椤科植物最早出现于中生代的早侏罗纪或晚三叠纪,在中生代中期曾广泛分布,极为繁盛。后来由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特别是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大量种类绝灭,分类区也大幅度收缩,最后仅残存于热带和亚热带中某些环境特别适宜的“避难所”。基于上述原因,人们誉之为“活化石”。 种类中国桫椤科植物的种类、分布简介如下: 桫椤属(Alsophila)又称木桫椤属,全世界共约230种,我国有11种和2变种,分桫椤亚属和黑桫椤亚属。叶柄、叶轴及羽轴乌木色、红棕色或深禾秆色;叶柄基部的鳞片坚硬,中部黑棕色,由狭长的厚壁细胞密集组成,边缘由短的薄壁细胞形成淡棕色的特化窄边,易擦落而呈啮蚀状;叶下面绿色或灰绿色,裂片的侧脉通常单1或2叉;囊群盖有或无。 白桫椤属 (Sphaeropteris)全世界共约12种,我国有3种。叶柄、叶轴及羽轴禾秆色、深禾秆色或淡紫色,常被白粉;叶柄基部的鳞片柔软,通体均匀,苍白色,由窄长的薄壁细胞组成,无特化窄边,边缘有黑色斜上的刺毛;叶下面通常灰白色,裂片的侧脉2-3叉;无囊群盖。 应用由于桫椤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遗性,它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桫椤科植物树形美观,树冠犹如巨伞,园艺观赏价值极高。桫椤科植物还可药用,其根状茎具清热解毒、驱风湿等功效。我国兰花栽培者常用桫椤科植物的树干作附生兰花的载体,有些种类的树干还可做笔筒。 分布概况桫椤科在全世界共有6属500余种,产于热带亚热带山地。根据目前比较权威的研究结果,中国有2属、14种和2变种,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原来的黑桫椤属被并入桫椤属作为亚属处理。桫椤科的主要分类特征是叶柄基部的鳞片、叶轴上的气囊体、孢子囊的孢子数目和囊群盖等。 中国桫椤科的种类虽然不多,但地处该科植物分布的北缘,其种类和分布有一定的特色。提起桫椤,很多人都略知一二,但对我国到底有哪些种类,其分布又如何,恐怕绝大部分人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 桫椤属1、桫椤(A. spinulosa)分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海南、广东、福建、台湾;日本、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孟加拉、锡金、不丹、尼泊尔、印度。 2、中华桫椤(A. costularia)分布:广西、云南、西藏;不丹、印度、越南、锡金、缅甸、孟加拉。 3、南洋桫椤(A. loheri)分布:台湾;菲律宾、加里曼丹岛。 4、阴生桫椤(A. latebrosa)分布:海南;马来亚半岛、苏门答腊、加里曼丹、泰国、柬埔寨。 5、兰屿笔筒树(A. fenicia)分布:台湾;菲律宾。 6、黑桫椤(A. podophylla)分布:贵州、云南、广西、海南、广东、福建、台湾;日本、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 7、毛叶桫椤(A. andersonii)分布:西藏、云南。 8、大叶黑桫椤(A. gigantea) :1)大叶黑桫椤(原变种var. gigantea) 分布: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日本、爪哇、苏门答腊、马来亚半岛、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锡金、印度。 2)多脉黑桫椤(变种var. polynervata)分布:云南、海南。 9、粗齿桫椤(A. denticulata)分布: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台湾;日本。 10、小黑桫椤(A. metteniana) : 1)小黑桫椤(原变种var. metteniana) 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东、福建、台湾;日本。 2)光叶小黑桫椤(变种var. subglabra) 分布:四川、福建、贵州。 11、西亚桫椤(A. khasyyana)分布:云南、西藏;印度、缅甸。 白桫椤属1、白桫椤(. brunoniana)分布:海南、云南、西藏;不丹、锡金、印度、孟加拉、缅甸及越南。 2、海南白桫椤(S. hainanensis)分布:海南。 3、笔筒树(S. lepifera)分布:台湾、福建、广东;日本、菲律宾。 桫椤科植物在我国的进出口较少,但国内利用量大,乱砍滥伐现象普遍,资源破坏比较严重。目前,在贵州省赤水县已专门建立了桫椤自然保护区,桫椤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对大多数种类仍未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希望人们在依法开发利用桫椤科植物的同时,注意保护和发展,不要把有两亿多年生存历史的珍贵资源毁在我们手里,否则, 我们将成为千古罪人。 价值桫椤科植物因其重要的科研、观赏和药用价值而备受人们关注。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桫椤科所有种类全部列为二级保护植物;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全部列为附录Ⅱ物种;在根据新的《森林法》第三十八条制定的《国家禁止、限制出口的珍贵树木名录》中全部列为限制出口的树种。 代表桫椤桫椤科在分类学上属蕨类植物门、真蕨亚门、水龙骨目。它是蕨类植物中一个十分独特的类群。蕨类植物一般为草本,但桫椤科的绝大多数种类具有树状的直立茎,呈乔木状,大型羽状叶子簇生于茎干的顶端,形成伞状,故又称为树蕨。此外,桫椤科还有叶柄基部有鳞片、叶轴上有气囊体等特征。 桫椤科植物是中生代的常见植物,但由于环境和气候的和变迁,分布区日益缩小,现仅存于热带和亚热带部分地区,被称为“活化石”。 白桫椤由于桫椤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遗性,它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其树形十分美观,园艺观赏价值极高,中国的兰花栽培者常用桫椤科植物的树干作附生兰花的载体,有些种类的树干还可做笔筒。另外桫椤科植物还可药用,其根状茎具清热解毒、驱风湿等功效。 笔筒树桫椤科在全世界共有6属500余种,产于热带亚热带山地。中国有2属(桫椤属和白桫椤属)、14种和2变种,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即桫椤属的桫椤、中华桫椤、南洋桫椤、阴生桫椤、兰屿笔筒树、黑桫椤、毛叶桫椤、大叶黑桫椤、粗齿桫椤、小黑桫椤、西亚桫椤;白桫椤属的白桫椤、海南白桫椤、笔筒树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