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梓叶槭 |
释义 | 梓叶槭是濒危种。为中国特有种,零星分布于四川中部平原,散生在亚热带海拔500至13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分布区气候温暖潮湿、雾期长、雨多。梓叶槭木材优良,供建筑及制作器具用。 基本信息植物名称:拉丁名 Acer catalpifolium Rehd. 中文名 梓叶槭 拉丁科名 Aceraceae 中文科名 槭树科 保护级别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现状濒危种。梓叶槭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四川,不仅分布区狭窄,且数量不多,零星散生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于砍伐及毁林耕种,目前各产区极为罕见,已陷于濒危状态。 海拔下限(米) : 500 海拔上限(米) : 1300 分布地区梓叶槭分布在四川省,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汉末三国时为蜀国地。秦代置蜀郡。汉属益州。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 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截至2007年底,四川省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4544个乡镇、239个街道办事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社区居民委员会4822个,村民委员会50182个。 其中居住着汉族、彝族、藏族、回族、羌族等民族。省会成都。四川属中国西南内陆,西有青藏高原相扼,东有三峡险峰重叠,北有巴山秦岭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四川盆地。全省总面积是48.5万多平方公里。四川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生长地区梓叶槭生长在亚热带,亚热带是地球上的一种气候地带。一般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但冬季明显比热带冷。最冷月在0摄氏度以上。 亚热带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气候带。竺可桢先生认为亚热带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月微寒,足使喜温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其另一特点为每年冬季虽有冰雪,但无霜期在8个月以上,使农作物一年可有两造的收获”。亚热带有冷、热两季,冷季种喜凉作物,热季种喜温作物,喜凉和喜温不同生态型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是亚热带农业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横断山脉以东(22~34°N,98°E以东)的广大地区。涉及16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面积约2.4×106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或“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 亚热带属东岸湿润季风区,位置比西岸气候型偏南5~8个纬度,比大陆气候 型偏北6~7个纬度。与世界同纬度比,除沙漠地区外,是最暖热的地区,雨量远比同纬度的充沛,生物资源丰富,四季长青,土壤肥沃,生物生产力高,农作物高产优质,是主要的农林产区。 中国亚热带丘陵山地雨热基本同季,光热水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多在38×108~54×108焦耳/米2,全年大于10℃的积温在4250~8000℃之间,大于10℃持续天数,在220~350天左右。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多数降水在作物需水较多的温暖季节。在主要农林作物生长季节(4~10月)的太阳辐射、积温和降水可占全年总量的70~85%,光、热、水的配合,有利于亚热带各种喜温作物,林果和灌木的生长,具有发展大农业的有利条件。 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高20至25米,胸径可达1米左右。单叶对生,纸质,卵形或长卵形,长10-20厘米,宽,-9厘米,基部圆形,顶端尾状钝尖,不分裂或在中部以上具2不发育的裂片,下面脉腋具黄色丛毛,叶脉在上面微凹,下面显著;叶柄长5-14厘米。伞房花序顶生;花杂性,黄绿色;萼片5,长卵形,顶端凹缺;花瓣5,长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雄蕊8,着生于花盘内侧,花盘盘状;花柱2裂,反卷。小坚果扁平,连翅长4-5厘米,嫩时绿色,成熟后淡黄色,张开成锐角。花期4月,果期8至9月。 落叶大乔木,高20-25米,胸径可达1米左右;树冠伞形,冠幅较大。叶厚纸质,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0一20厘米,宽5一9厘米,先端尾状钝尖,基部圆形或心脏形,老枝上的叶常不分裂,幼树或幼枝上的叶常在中部以下具之裂片,上面深绿色,无毛,有光泽,下面脉腋被丛毛,叶脉在两面均显著;叶柄无毛,长5一14厘米。伞房花序长6厘米;花小,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尊片及花瓣均为5,黄绿色;雄蕊8;花盘盘状,位于雄蕊外侧;花柱2裂,柱头反卷。翅果长5一5.5厘米,小坚果常2(一3)个,扁压状,长约1.5厘米,成熟时淡黄色,翅与小坚果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角。 特性梓叶槭分布区的气候温暖潮湿,雾期长,雨多,年平均温17℃,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土壤为紫色砂页岩及石灰岩风化而成的黄壤或山地黄壤,pH值5--5.5。常生于土层较厚、腐殖质含量丰富的低山或浅丘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中,高可达树冠第一亚层,郁闭度0.7--0.9。 组成的建群种有楠木Phoebe hennan S. Lee. Et F. N. Wei、润楠Machilus pingii Cheng ex Yang、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菱叶山胡椒Lindera supracostata Lec.、黑壳楠Lindera megaphylla Hemsl.、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峨眉黄肉楠Actinodaphne omeiensis (Liou) Allen及红翅槭Acer fabri Hance等。花期4月,果期8--9月。 保护价值梓叶槭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又为槭树科槭属中较原始的种类,对探讨该科的系统演化及地理分布等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其树干高大,材质坚硬、致密,为优良的用材树种;其树形优美,冠幅大,又可作绿化观赏树种。 保护措施在梓叶槭的分布区内,除峨眉山自然保护区外,目前尚无任何保护措施。因而,多残存的梓叶槭应积极进行宣传,加强对母树的保护,严禁砍伐,在植物园及有条件的公园可进行引种繁殖。 梓叶槭-栽培要点种子繁殖。选择与梓叶槭立地条件相适应的小环境作苗床。因种子失水后容易丧失发芽力,10月采种后,应立即进行条播,次年春即可出苗。但梓叶槭种子的虫害严重,播种前应精选种子,并用药剂处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