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驺牙
释义

驺牙

,又称驺牙

兽名。即驺虞。《史记·滑稽列传》:“ 建章宫 后閤重栎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 武帝 往临视之。问左右羣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於是 朔 ( 东方朔 )乃肯言,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 明 归有光 《题<异兽图>》诗:“呜乎,孰谓解衣盘礴称良吏,不识驺牙与麟趾。” 清 鄂尔泰 《赠方望溪》诗:“《博物》但解辨鼮鼠,《搜神》或诧名驺牙。”参见“ 驺虞 ”。

相近词语意思

驺竖

:

1.驺仆。

驺寺:

1.骑从侍役。

驺徒:

1.驺人。

驺吾

:

1.兽名。即驺虞。

驺伍:

1.指马步差役。

驺响:

1.车马声。

驺牙:

1.兽名。即驺虞。

驺虞:

1.传说中的义兽名。 2.天子囿中掌鸟兽的官。 3.古乐曲名。

驺虞幢:

1.驺虞幡。

驺虞符:

1.一种饰有驺虞图形的传信符。

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驺牙记载保存至今的,是《东方朔列传》里面说道东方朔在做待诏金马门时,皇帝和大臣在都城发现一个奇怪的动物,长的象麋鹿,但又不是麋鹿,于是谁也不知这个动物道叫什么名字“这个动物叫驺牙,他说什么叫驺牙呢,这个动物满嘴牙齿一样,没有大小之分,它排列的象整齐的驺骑、骑兵一样,非常整齐,这个驺牙一出现,就意味着,天下有人要归顺我大汉王朝。”所以汉武帝非常高兴,因为驺牙意味着有外族要归顺大汉朝,就重赏了东方朔。第二年果然是匈奴的混邪王带领着几万人来归顺汉朝,汉武帝第二次又重赏了东方朔。

后来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也找了类似好的动物代表“吉祥”之意,好让自己升官地财,比如明朝年间许多人在林子里抓到白鹿,说这是“仙鹿”,表明我什么什么朝代怎么怎么个吉祥怎么怎么个长久,但后来的人们都没有象东方朔运气那么好,许多人甚至被人眼红受封赏诬告后,落的几乎灭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