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彗星撞地球1
释义

小行星专家可能是本年度最吸引媒体关注的科研人员了,他们一次次发布“天地大冲撞”的警报,一次次引起世人的焦虑和恐慌。今年9月,美国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家突然宣布,一颗代号为2000QW的小行星于一周前“擦”过地球,科学家是在它飞临地球5天前才有所察觉的。一场虚惊之后,科学家又得出一个足以令人庆幸不已的结论,如果这颗小行星撞上地球,则可能毁灭15亿人!

概述

片 名:天地大冲撞 / 英文:Deep Impact / 港译:末日救地球 / 台译:彗星撞地球 / 其他:天地大冲撞

导 演:咪咪·莱德尔(Mimi Leder)

主 演:Robert Duvall 提李欧妮(Tea Leoni)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类 型:剧情(Drama) 科幻(Sci-Fi) 动作(Action) 灾难

国家地区:USA

语 言:英语

字 幕:中文

发行公司:梦工厂(DreamWorks) 派拉蒙(Paramount)

首映日期:1998年5月8日

制作公司:梦工厂(DreamWorks) 派拉蒙(Paramount)

制作成本:$7500 + $0 (单位:百万美元)

首映票房:$41,152,375.00 (单位:美元)

定 级:PG-13 级

全美票房:$140,464,664.00 (单位:美元)

片 长:120 分钟

海外票房:$209,000,000.00 (单位:美元)

影片简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1月3日,夏威夷一个天文小组在天体联合会宣布一颗代号为2000SG344的小行星可能在2030年撞击地球,它的撞击能量相当于100颗广岛原子弹,一时间舆论哗然。但仅在一天之后,天文学家又紧急更正了此前的判断,认为它与地球“碰面”的可能性约为千分之一,而且是在更为遥远的2017年。尽管如此,关于小行星撞地球的讨论并未结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发生“天地大冲撞”的可能性,英国科学家甚至正式向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政府必须积极努力采取预防措施。而中国紫金山天文台也决定投资2000万元建设国内最大的小行星望远镜站。

人类发现的最危险的小行星

记者昨天从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得到证实:这颗小行星的确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危险的小行星。它的运行轨道与地球极为近似,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54天(地球周期为365天)。中科院惟一的小行星观测研究员朱进告诉记者,这颗危险小行星不会与地球“迎头相撞”,因为它的转向是与地球一致的。最新观测表明,2017年它运行的轨道将与地球轨道局部“重合”,但两星是否会相遇还很难说。随着对其更进一步的探测,也许这种可怕的结论也会被排除。

对这颗小行星还不甚了解

据朱进研究员介绍,国际天文学界对这颗小行星还不甚了解。天文学家只是从它的亮度判断的前提条件是它必需是一个普通的小行星。但如果它是金属物体,那么它的体积就要小得多。目前观测者还“看不清”它的物质结构,它也许是块石头,也可能是70年代人类宇宙飞行器的推进器残片。最新电影新片大片

内容

14岁的莱奥.毕德曼从未想过自己会有如此惊天动地的大发现,他在观测天空时,无意中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毕德曼彗星”,但科学家们很快就发现这个彗星将要猛烈撞击地球。 电视主持新秀珍妮.莱纳在紧锣密鼓地报道致使财政部长下台的性丑闻的同时发现了彗星将撞击地球的消息,珍妮因此被总统“请”去密谈。总统已独家报道为条件,让珍妮将这一秘密保守两天。 在记者招待会上,总统贝克宣布将派一支特殊小分队到太空去摧毁向地球撞来的彗星。前著名宇航员坦纳临危授命,率领五名宇航员乘弥赛亚飞船到达彗星,并在彗星上设置核子炸弹,藉以引爆彗星或偏转彗 星行进方向,从而拯救危在旦夕的地球。

人人面临着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人人面临着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人人在试图寻找生命的意义。美国政府为使所有生灵不到灭绝,特意建造了一个如同诺亚方舟式的地下庇护所,以使少数人和动物得以存活。 用核弹摧毁彗星的行动失败后,宇航员们在返回地球途中毅然决定驾驶装有核弹的弥赛亚飞船撞向彗星,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地球上人类的安全,但还是有一个小彗星撞上了地球,引发了史无前例的灾难……

--------------------------------------------------------------------------------

相关评论

彗星撞地球

影片花絮

而近期公众对近地天体的威胁所持的态度就要揭晓了。好莱坞推出一部有关 这种可能性的电影--《天地大冲撞》。几个月来,该片的推销商把他们的目光对准 《科学美国人》杂志、《天空和望远镜》杂志、教育频道和其他不会与 《娱乐周刊》相混淆的媒体。这是因为这部电影代表着好莱坞试图在科学上站得住 脚的最豪华制作。

这部派拉蒙电影公司的影片由美美·烈达 (Mimi Leder)导演,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dlberg)任制片主任,它讲起了在一年之内将有一颗彗星要撞击地球。为了让人类避免遭受与恐龙同样的灭绝命运,世界各国的领袖们必须制订出一个使彗星偏转的方案,并且 一旦这一方案失败时能有一个至少能挽救部分人的生命的办法。类似的灾难片已经上映过,但《天地大冲撞》这部上亿美元成本的影片与它们显然不同的是,它有几位专家作科学 顾问,其中包括共同发现了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的 Carolyn S和Eugene M.Shoemaker (他去年死于一场车祸) 。1994年,苏梅克列维彗星十分壮观地撞上了木星。 该片的市场和科技教育负责人Waren Betts 认为,好莱坞一直努力把科学问题 拍得更加正确些。Betts在谈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时说:"我个人体验到科学界有 一种向我们靠拢的愿望。NASA急于与我们共事。" 当然,电影中有些出格的地方是不言而喻的。影片的技术顾问之一,在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从事彗星的计算机模拟的Chris B.Luchini 解释说 :“彗星尘埃是比煤球还要黑的。“但那样会导致在太空黑暗的背景中去拍摄黑雪, 看上去就太没意思了,因此把彗星尘埃改成了白色。不过,Luchini 觉得制片人对科学很尊重,愿意为科学准确性而修改剧本。例如,原来对彗星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彗星基本上是一个肮脏的雪球)。Luchini 说:”它的比重大于铀。许多像这样的 细节是明显错误的,但后来被纠正了。”

也许最大的真实性(至少在科学上)是必须让宇航员登上正在接近的彗星去埋 置炸药。另一位技术顾问,曾经帮助过阿波罗13号和接触号的前飞行主任Gerald D.Griffin 指出:“一颗彗星的尺寸不足以产生登陆的引力。”

但是,即使与彗星会合也是不现实的。1995年曾组织过一次近地天体(NEO) 联合国会议并任职于哈佛·斯密林中心的John L. Remox指出,彗星能以大约每秒50公里的速度迅速运动,并能绕自己的轴旋转。要迎合这样一个复杂的轨道是极其 困难的。更合理的方法是在彗星表面处起爆,用一个重型的弹射体直接去冲撞这个天体,也许也能起作用。这有可能偏转彗星的运动方向。

从技术水平来看,只给一年的警告时间是不够的。专家们认为,50年到100年对于一次成功的转向可能是必不可少的( 引导时间越长,所需的推动力就越小)。对于小行星来说,那样的预告时间是有可能的。与彗星相比,小行星相当庞大,运动速度只有每秒20公里,其飞行轨道是可预测的。而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它们会发射出气体,形成其特征性的彗尾。这种喷射气体的过程会影响它们的轨道,使得它们更难准确跟踪。

有一些组织是从事近地天体搜寻的,迄今为止他们发现了108个有可能造成危险的天体,大约为估计总数的10%,他们还没有协调一致的努力去开发让小行星偏转方向的技术。Remo 指出,这部分是因为许多建议都要依靠核装置,这就涉及到国际安全问题。但这种政治上的担忧很快就会改变:近地天体的威胁有可能列入1999年7月的联合国空间大会议程(该大会的名称为UNISPACEⅢ)。

那么地球被小行星击中的机会究竟有多大呢?直径小于大约0.1公里但威力足以 毁掉一个城市的小天体,大约每一世纪会发生一次撞击地球的事件(1908年在西伯利亚的通古斯河谷就发生过一次这种天体的爆炸)。根据Remo 的说法,一个“毁灭者”(即直径为2至5公里的天体,大约为小行星1997XF-11两倍那么大)在本世纪内 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大约为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他还用更直率的说法指出,其可能性比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中被冰山撞沉的机会大十倍。Remo说:"人们实在应该对这样一些威胁清醒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