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迦拿的婚礼 |
释义 | 圣经典故迦拿的婚礼,天主教称加纳婚宴,约翰福音中记载说耶稣和他的门徒一同参加在迦拿举行的一场犹太婚礼。当主人的酒用尽时,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在约翰福音中没有提到名字)告诉耶稣说,“他们没有酒了。”耶稣回答说,“妇人,这与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耶稣的母亲对仆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约翰福音 2章3-5节)。耶稣命令仆人将空石缸都盛满水。他们照此办理,于是耶稣又告诉他们舀出一些水来,送给首席侍应。侍应品尝时,水已经变成了酒,他并不知道耶稣所做的。然后他对新郎说,新郎违背了宴席上先上好酒的风俗,把好酒留到最后才上(约翰福音 2:6-10)。这是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用以展示他的荣耀,并且他的门徒就信入了他(约翰福音 2:11)。 约翰福音提到耶稣的这个神迹,是紧接在耶稣告诉拿但业 “你将要看见比这更大的事”之后立即发生的[1]。在约翰福音中,约翰使用古希腊词汇“semeion”(意为“记号”),或“ergon”(意为“工作”)来表示耶稣的神迹,而在对观福音中通常使用“dynamis”- 意为“能力的行动”来表示“神迹”一词[2] 。这个事件是约翰福音用以证明耶稣神圣身位的7个神奇的“记号”中的第一个。 约翰福音的这个事例可以被认为是旧约圣经中的预言的应验,例如阿摩司书 9章13-14节和创世纪 49章10-11节中预言,在弥赛亚的时代,酒将会特别丰富,而在以赛亚书 62章4-5节也提到了弥赛亚的婚礼喜宴。 这一事件对于基督教教牧神学的发展也相当重要,由于耶稣受邀请参加婚礼,并使用他神圣的能力将婚礼从灾难中挽救出来,被用作他赞成婚姻和世俗庆典的证据,与保罗书信中更为严厉的观点形成对比(例如,在哥林多前书7章)。这一事件也被用作反对基督教禁酒主义的一个论据。在罗马天主教中,迦拿的婚礼是玫瑰经的“光明五端”之一。 绘画作品意大利委罗奈斯的油画作品。 委罗奈斯委罗奈斯(1528-1588),意大利画家,作品有《迦拿的婚礼》、《利维家的宴会》等,色彩绚丽,调子丰富。 在威尼斯画派中,委罗奈斯是坚持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优良传统的最后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在维也纳一个雕刻家的家庭里,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后来,他跟随当地的画家安东尼奥·巴底勃学画,1551年来到威尼斯,在威尼斯度过了全部的艺术生涯。委罗奈斯一生主要是从事教堂和宫殿以及贵族、商人家庭的壁画绘制。这些画大多以神话、寓言及世俗生活中具有戏剧性的安逸享乐的情节为题材。创作中,他倾心于含有自然光的明亮色彩并具华丽的装饰味,他追求的是画面中丰富的感觉和诗一般自由的幻想。他喜好以宏大壮丽的建筑物为背景,描绘有众多人物的盛大场面,他笔下的那些美丽动人的人物、豪华艳丽的服饰、富丽堂皇的建筑及灿烂夺目的器皿、珍宝等,成了十六世纪威尼斯社会的宿影。《利未家的宴会》就是其中一件著名的代表作品。 委罗奈斯在绘画上,尤其是装饰性绘画上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画有着灿烂的色彩和独具匠心的透视,构成了令人眩目的效果,对于后来十七世纪巴洛克绘画的影响十分深远。但是,他的画对人物内心和情感的刻画是不够的,还仅是表面的、外形的描画,缺少内在的力量。 油画《迦拿的婚礼》《迦拿的婚礼》最能显示委罗奈斯艺术成就的是他的一系列利用圣经题材描绘的宏大、热闹的宴会场面的作品。《迦拿的婚礼》就是其中的一件。这幅画是画家为意大利圣乔尔乔·马乔里修道院创作的大型装饰画,画的内容取自《圣经》故事,讲的是耶稣和圣马利亚以及使徒们在约旦河畔的迦拿这个地方遇到一家人家正在举办婚宴,主人邀请他们一起参加,婚宴上大家饮酒欢庆,后来酒喝光了,耶稣将坛中的水变成了葡萄酒,大家又继续喝酒欢乐。和《利未家的宴会》一样,委罗奈斯创作这个题材也远离了宗教内容,他尽情地、可以说是“放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兴趣,把圣经故事画成了现实生活中的盛大宴会场面。画中有威尼斯的当代建筑、贵族、商人和乐师等,在这些欢乐的人群中还画进了英国女皇、法兰西斯一世、画家提香、丁托莱托和画家本人。据说,委罗奈斯到了威尼斯以后,他发现这里的人们追求的并不是对宗教的虔诚,而是对生活的享乐,于是他饶有兴趣地把这些生活搬上了画面。 为表现婚宴规模的盛大,画家将宴会设计在露天,以便毫不顾忌的利用空间。他将人群分为三个层次,充分表现出场面的深远。第一层次是以耶稣为中心坐在席位上的贵客和桌前奏乐的乐师及侍从。为体现主题,画家将耶稣安排在正中,使徒们目光向耶稣集中,这一部分尚有些宗教气息,除此之外,便都是痛饮狂欢的人群了。英国女皇等欧洲君主们神态各异地坐在桌旁,他们穿着色彩艳丽的服装,增添了婚宴的豪华和热闹。画家丁托莱托手持红棍和一位欧洲君主聊着,他的前面是穿着黄色衣服、双手抱着酒坛倒酒的侍从,这些动作的组合加强了画面的动感。画家把自己画成一位乐师,在乐队中神情专注地演奏乐器。第二层次是栏杆后的人群,这一人群的动作更为激烈,有的甚至爬上石柱。第三层次是站在建筑物阳台上的人群。整个画面共画有一百三十多人。在银灰色基调的衬托下,一百多个人物的五彩缤纷的服饰更为跳跃,令你眼花缭乱,充分显示了宴会的盛大和热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