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潼关南街背芯子
释义

基本信息

所属地区:陕西·渭南·潼关县

遗产编号:III-28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遗产级别:省

申报人/申报单位:潼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简要介绍

潼关南街芯子产生于古潼关南街辖区境内,这里与晋、豫接壤,依山傍水,历史上水陆交通发达,异常繁华。南依秦岭,北临黄河,潼洛河从村中欢乐流过;南街芯子就是这里勤劳朴实而又充满生活热情地先民们,用自己聪明才智创作的社火艺术,早在初唐时期演出就非常走红,在当地及周边地区久负盛名。古以木制骨架为装饰艺术,以后铁制骨架为各种装饰艺术的“芯”,可承载一至数名小孩子,加上动作表演,以高、险、奇、巧成为特色艺术,深受广大群众及外国友人的喜爱。背芯子民间舞蹈,其铁芯要用熟铁再经过多次锻打,使其成为刚柔兼济的专用钢材,既能承载重物,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动,让人有一种艺术的美感,可以表演古今的戏剧、民间传说及其它多方面的内容。

南街背芯子的规模可大可小,可以在大型广场演出,也可在舞台上演出;可以单独演出,也可以和锣鼓、秧歌及音乐等配合演出。同时有背芯子、抬芯子和车芯子之分,根据不向;的场合安排出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演出形式。其灵活性新颖和高险性艺术,深受人们喜爱,在省市县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南街新老艺术家的努力下,南街背芯子这一民间艺术终乎盛上了艺术的殿堂,走进了中央电视台,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蜚声海内外,铸就新辉煌。

所在区域

潼关县秦东镇南街村,地处北纬34度23分至3度40分,东经100度09分至110度25分,村子分布在古渔关县城内,距现潼关城10公里,全村共有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346户1746口人。

古潼关千古名关,为秦地东大门,南依秦岭,北邻黄河西有华岳屏障,东有函谷关,历来为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和平年代为交通枢纽,商贾云集,四街繁华,古城四门险要,城墙坚固无比,东门虎踞雄关,西门樵楼晚照,南关十二连城,北望中条雪岸。远望沟、禁沟、列斜沟、胶泥沟遍布四周,险要无比,易守难攻,城内有蝎子山、凤凰山、印台山、东山等四大名虬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潼关文化,以战争、神话为题材的景观让人难以忘怀,战国时依地守险,三国时马超刺槐,明末李白成南塬大战……大小数百次战斗都给潼关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华岳千仞当槛立,黄洞九曲抱关来”这就是对潼关的真实写照,毛泽东古诗:“荆山已去华山来,日照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说明了潼关在古代战争中的特殊位置。

该村为古潼关城的南街,故名南街村,在古潼关的影响下,这里有广泛的群众文艺基础,尤以南街背芯子称著。芯子演艺源渊流长,演技超群,独具特色。另外,古潼关的人文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南街书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历代有知名人士扶持资助,使芯子演艺活动经久不衰。改革开放以后,在老传人的动员下,广大爱好者积极投入到这一活动中来。尤其是省市、县委、县政府及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使这种演艺活动更加发扬光大,不但继承了古代演艺的特色,而且壮大了队伍,增加了配角,使芯子的表演不再单调扣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实为古潼关优秀的文化遗产。

潼关南街背芯子主要分布在古潼关南街及其邻村。

表演内容

南街芯子有背芯、抬芯和车芯之分,外出演出以背芯子为主,它以单独和灵活见长。在场面演出时有仪仗队、秧歌、锣鼓等配合,以壮声威。

南街背芯子通常在节日庆典及重大活动时表演,从规模大小和构造上分类造型,人数少则几人多则数十人到百人,以高、险、奇、巧、悬为特点,可以弘扬正气,鞭鞑丑恶,多取材于历史不同时期的人物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打鱼杀家》、《游西湖》、《天仙配》、《封神榜》等。从造型上说,有刀尖上站人、算盘珠上立人、小笼鲜上愚人、烟袋锅上立人、雨伞尖、扁担两头站人,每组芯子都有3—5米之高,并且还能旋转自如。背芯子是由一个成年入在身上捆看的钢筋架上,悬着几个3—5岁的小孩,一组背芯子由2到3人组成。抬芯子是茌特制的板凳上搭杠,杠下四个成人抬着板凳,凳架上可装3到5名小孩,组成一个抬芯子。而车芯子规模比抬芯子更大一些,一般在车芯子上装数人多达10人以上,因抬芯子和车芯子用人较多,加上器具繁重,携带不便,而背芯子相对比较灵活多,故而很快发展起来。背芯子在表演形式上,可用锣鼓伴奏,也可用音乐伴奏,也可用口技伴奏。我们在07年中国《西安·香港》道德经研讨会开幕式演出时用华阴老腔伴奏,演出效果很好,表演者踩着铿锵的乐调,边演边舞,快乐活泼。背芯子入场、出场和进退都有讲究,有双龙摆尾、二龙出水、走四方、四盏灯、小蝴蝶等,背芯子的造型优美,变化多端,是各种庆典、慰问表演活动之一。

艺术特征

潼关县南街芯子历史悠久,参与考和支持者众多,也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在拯救、发掘与发展的过程中有以下特征:

1、有牢固的传统基础和众多的爱好者、支持者,基本上形成了地区性大众化娱乐的形式;

2、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样。有传统的保留节目,有新编的时代性节目,又有临时发挥的即兴节目,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经久不衰;

3、规模可大可小,场地与舞台均可表演,可以用锣鼓配乐,也可以用乐器配乐、表演姿势灵活、进退自如,形式多样,因此古有“肉傀儡”之称;

4、所谓“肉傀儡”,就是由成年人扛着扮演角色的男童或女童,披甲戴盔持各种兵器,在街上游行表演,成水人在下面旋转和舞蹈;

5、在发掘、拯救的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6、近年来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庆典演出,国际和社会影响较大。

历史渊源

相传古潼关芯子起源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这时候汉代古城居民逐渐下移,人口迅速增加。其间在金陵寺旁建造规模宏大的“贞观塔”,既增加了神话传奇色彩,又以吸引居民快速往塬下迁移。

贞观塔建成后,举行了长时间的盛大庆典活动,有人为了让小孩能看上庆典表演,把孩子架在肩上,顶在头上,也有将桌子凳子叠起,让孩子站在上边,更有甚者,有人用木头做成特制的“木架”让几个孩子同时站在分开的支叉上观看,以后有人将这种方法演变为铁制的芯子,表演出多种花样,供人们玩赏取乐。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沿着黄河、长江这两条河流域在传播的,而陕西潼关又是建成最早的古城之一,也是历史文明最发达的地区,芯子是古潼关先辈们留下的定宝遗产,他在民间文化交流中起到了发人向上的作用。

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以后)朝廷下令修建潼关城墙,这期间庆典、慰问活动频繁,对芯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清光绪26年(1900年)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由北京逃往西安途中;路经潼关,品尝了潼关的鸭片汤,观看了南街的芯子,都给予了很高评价,对南街的芯子也有一定的推动。晚清时期,赵如海、程先登两位潼关的秀才在当时出资购置器材、器具,策划增加活动内容,增加了社会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积极支持南街芯子的发展。后来,名厨赵来炮、绅土杨贵彦、名医孟占元等潼关知名人士广开思路,丰富了内容,扩大丁规模。解放前后,沈钧海为继承和发扬南街芯子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后期,周玉峰、杨连子、张万金、姚保顺等人在原部分演艺人员的指导下,宣传动员该村的广大文艺爱好者,重新组织起芯子队伍,使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焕发了青春。进入21世纪,一代新生力量崛起,把芯子队伍扩大为目前的规模,在程三喜、朱春荣、刘汶潼等人的组织下,参加了多次重大演出,如人民大会堂“百华迎春”、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等,使南街芯子名扬海内外,达到了新的高潮。

相关器具

1、仪仗队:20人,彩旗20面。

2、背花锣:21人,锣, 鼓架造型、装饰品。

3、锣鼓队:35人,大鼓一面小鼓四面,锣15面,饶15副。

4、背芯子表演队:20人,铁骨架、服装、造型器具,小孩20人,服装及辅助道具。

5、抬芯子表演队:抬芯子4架,16人,少年、儿童及小孩15-20人,剧装、古装等20套,扎绑腿带16条。

6、车芯子表演队:小四轮车3辆,骨架3套,装饰布、花各3套,司机3人,服装3套,表演人员共15人,剧装古装等15套。

7、扶持、护卫50人、后勤组织人员25人。

主要价值

独具一格的古幢关南街芯子,在陕西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其一、民间特色、匠心独具,有明显的地方民间演技。其二、有普遍的文艺价值,可以借用戏剧、舞蹈的情节、故事,也可以独自创作角色。其三、有较高的综合艺术价值、动作以及团队精神。其四、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弘扬了正气、鞭鞑了丑恶。同时又占领了群众业余生活阵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五,长时间的交流演出增加了与友人的来往,甚至增加了与外国朋友的交流,丰富了民族文化,增加了国际友谊,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最后在演出的同时又能增进群众之间的团结与友谊。

在拯救与发展的过程中,潼关各级党政领导给予了极大的关怀与支持,从县委、县政府到文体局、广电局等10余个单位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支持,以该村背芯子2007年在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西安大唐芙蓉园等举行大型表演,每场演出时,受到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引起了外国友人的兴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