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湄州岛
释义

湄洲岛位于湄洲湾湾口的北半部,现为国家旅游度假区。这是一个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约1.3公里,面积约16平方公里的小岛。全岛林木蓊郁,港湾众多,岸线曲折,沙滩连绵,风景秀丽。

简介

环岛优质沙滩长达20多公里,可建海滨浴场;还有6千余亩防风林带,是理想的度假胜地。岛域盛产石斑鱼,乃鱼中之珍品, 远销港澳。湄洲湾东南临台湾海峡,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因处海陆之际,形如眉宇,故称湄洲。岛上妈祖庙闻名海内外。

地理位置

湄洲岛位于福建“黄金海岸”中部、莆田市区40公里的东南海面上。全岛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人口3.8万。1988年6月被辟为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1992年4月被国台办批准为台胞落地签证点;同年10月被辟为国家旅游度假区;1995年12月,湄洲岛3000吨级对台客运码头获得对外籍船舶开放,成为国家一类口岸。离大陆最近点文甲码头仅1.8海里,乘船10多分钟就可到达;离台湾台中港仅72海里,自古以来就是闽台交往的海上重要通道。

人文历史

湄洲岛是闻名海内外的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东方麦加”。妈祖,原名林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羽化升天。据宋代史料记载,大约距今一千多年以前,地处福建莆田湄洲屿,有一位姓林的青年女子,自幼聪慧颖悟,能识天气,通医理,善舟楫,平素热心扶危济困,救助海难,受到人们的敬重。她羽化升天后,乡亲们为了纪念她,便在岛上修庙奉祀。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称为妈祖祖庙。从此以后,出海的人们纷纷传说在狂风恶浪中,常见到有位红衣女子闪现在桅杆上导航,直到化险为夷。传说妈祖是一位神通广大的奇女子,治病消灾,救助海难,伏妖降魔,护国庇民,无所不能。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救难济世的动人事迹和美丽传说。妈祖传说从湄洲湾扩展到沿海各地,信仰的人日益增多,并得到封建朝廷的确认。从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起到清朝,历代皇帝先后给妈祖36次褒封,封号由二字累加至64字,爵位由“夫人”而“妃”、而“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直至无以复加。朝廷的累累封赐,最终确立了妈祖作为海神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经过千年的分灵传播,妈祖信仰影响范围愈益扩大,并随着飘洋过海的华侨、海员和外交使节等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信仰者遍布全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有近2亿妈祖信仰者,仅台湾就有1600多万。世界各地分灵的妈祖庙近4000多座,分布在世界上26个国家和地区,台湾岛上最多。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庙,就有妈祖信仰者。妈祖在国际上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并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延续至今而形成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妈祖文化。妈祖文化内涵丰富,有关妈祖的建筑艺术、雕塑、绘画、书法、诗文、楹联、文物以及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民俗风情等,都是妈祖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研究价值,涉及宗教史、民俗史、航海史、科技史、建筑史、文学史、艺术史、华侨史、中外关系史等众多学科,已经走出单纯的民间信仰殿堂而形成了一种影响广泛的民俗文化,妈祖文化涉及到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侨务、贸易、文化等诸多领域,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特点

岛上气候温和,属典型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

主要景观

全岛海岸线长30公里,共有13处优质沙滩和5公里多长的海蚀岩,加之岛上怪石林立,岛外烟波浩淼,形成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连、海天一色的奇特自然景观,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湄屿潮音”、黄金沙滩、鹅尾山、日纹坑、莲池澳、牛头尾等,尤其是优美壮观的黄金沙滩、鬼斧神工的鹅尾山怪石,对海内外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黄金沙滩位于湄洲岛的西南端,是岛上最长最大最迷人的沙滩,它北拥千畴绿林,南临万顷碧波,东连著名的三湾滩,西接3000吨对台客运码头,沙滩绵延3000米,纵深300~500米,坡度5%,呈波浪状缓缓斜入大海,是天然的海滨浴场和理想的避暑度假休闲宝地。走遍祖国沿海的人均夸赞:“行万里海疆,数湄洲第一”,历游世界各地的人说:“堪与夏威夷相媲美”,故而有“天下第一滩”之美称。据传,有人曾在此见到奇幻瑰丽的“海市蜃楼”。鹅尾山位于湄洲岛的最南端,属于典型的海蚀地貌,形成于一亿三千万年前。大量的海蚀岩经过岁月的洗礼,形成一幅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大自然艺术作品,如龟如蛙,似鹰似狮,情趣盎然,各具韵味。山上有“海龟朝圣”、“情侣蛙”、“飞戟洞”、“鲤鱼十八节”、“海门”、“妈祖书库”、“龙洞听潮”等景点。这些景点蕴含美丽动人的妈祖传说和丰富的地质科普知识。

特色物产

岛上盛产对虾、龙虾、海螺、梭子蟹、石斑鱼、海蛎、紫菜、龙须菜等,是发展海岛探幽、海滨度假、海上观光、海鲜美食的“海上乐园”。

旅游活动

十多年来,湄洲岛共接待境外游客(主要是台胞)120多万人次,是大陆上吸引台胞最多最集中的一个地方,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每年前来朝拜的台胞络绎不绝,湄台交流交往日益密切。1989年5月6日,台湾省宜兰县南天宫妈祖信众组织24条渔船224人直航湄洲岛朝拜,首开建国以来两岸海上直航的先河。此后,每年都有几十航次的台湾渔船直航湄洲岛,形成了两岸“官不通民通,明不通暗通”的现实。1991年3月,台湾嘉义圣恩宫组织信众乘客轮绕道日本直航湄洲岛朝圣,创下两岸首次通客轮的纪录。1997年1月,妈祖金身巡游台湾,历时102天,环游全岛,朝拜信众达1000多万人次,被台湾媒体称之为“千年走一回”的世纪之行,成为当年台湾十大新闻之首,在海内外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2000年7月16日,台湾台中大甲镇澜宫组织2000余名妈祖信众赴湄洲岛朝拜妈祖,这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台胞赴大陆进行民间信仰交流活动,再一次在海内外引起轰动。2002年5月8日,应金门方面之邀,湄洲岛组织妈祖金身巡安金门活动,开创了妈祖金身海上直航巡游台湾的先例。在两岸频繁的民间文化交流中,湄洲岛领导突出妈祖文化的桥梁功能,发挥祖庙董事会民间交流主体作用,不断拓宽对台交流通道。祖庙董事会先后与大甲镇澜宫、台南大天后宫、北港朝天宫等台湾十大宫庙“缔结至亲”,并与近1000家台湾大小宫庙开展过联谊交流活动。随着香港、澳门回归和“两门”、“两马”客运直航试点的实施及湄洲岛3000吨级对台客运码头的运作启用,湄洲岛对台民间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前景广阔。

设施项目

目前,岛上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服务设施逐步配套,景区(点)开发不断加快,接待能力大为提高。已建成11 公里湄洲大道、19公里环岛公路、进出岛轮渡码头、两条1万伏海底电缆及供电设施、跨海供水工程、8000门程控电话、3000吨级对台客运码头和绿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50多项。已建成美海大酒店、金穗大厦、海天山庄、安泰宾馆等服务接待设施30多项,接待床位1500多个,拥有国际旅行社1家,国内旅行社1家(今年有望被批为国际旅行社)。先后开发了妈祖山、黄金沙滩、鹅尾山、莲池澳等景区(点),建设了黄金沙滩勇创旅游度假服务中心、莲池澳金海岸娱乐中心、鹅尾神石园、鹅尾山海滨广场等滨海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并已开工建设凤腾龙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鹅尾山旅游度假服务中心。修复了祖庙西轴线建筑群,并从1998年开始,实施祖庙南轴线精品工程(妈祖文化遗产保护及配套工程),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祖庙新殿,完成了妈祖文化陈列馆、妈祖文化园、天后广场等一批项目,形成了规模庞大、雄伟壮观、楼亭交错、殿阁纵横的祖庙建筑群,营造了浓厚的妈祖文化氛围,初步树立妈祖文化朝圣中心的威仪与风范。此外,我们还开发了与祭黄祭孔并列为中华三大祭典的“妈祖祭祀大典”,并组建编钟乐队,包装湄洲女形象,进一步丰富妈祖民俗活动产品。目前,湄洲岛年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以上,其中台胞10万多人次,湄洲岛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热点。

交通信息

游客可从福厦高速公路经莆田黄石出口往新文一级公路抵达文甲码头(厦门至文甲约2.5小时,福州至文甲约2小时)。从莆田市区乘坐旅游区快运班车抵达文甲码头(8分钟一班,全程约50分钟)。再从文甲码头乘坐轮船或快艇抵达湄洲岛(需15分钟或5分钟);

自驾车的游客也可以通过车渡将车辆渡上岛。坐船上岛大船船票7元,快艇船票14元。

游客抵达岛上后,可在轮渡码头停车场乘车(汽车、电瓶车)、租车前往各景区(点),也可以步行至妈祖祖庙景区。

公交路线:

1路车:码头-祖庙广场-市场-鹅尾神石园-黄金沙滩

2路车:码头-祖庙广场-市场-西亭-樟头-黄金沙滩-鹅尾神石园(全程票价5元)

除公交车外,还可选择电瓶车、出租车、双三人自行车多种交通工具。

[门票信息]:(仅供参考)上岛费50元

[开放时间]:(仅供参考)

轮船:4月1日至10月31日,7:00-18:00;11月1日至3月31日,7:30-17:30,每隔1小时对开一班

快艇:每隔15分钟一班

车渡:每天四班,分别为8:00、10:00、14:00、16:00

备注:夏季轮渡开通夜航

湄州岛 - 景点介绍

湄洲妈祖庙:被称为“海上明珠”,形如秀眉的湄洲岛的北端。初建于宋代雍熙四年(公元987年)是为纪念妈祖而设立的。妈祖(960-987)是湄洲岛上林氏女。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无数的救难济世的动人的故事,后来被人们奉祀为神,形成一种民间信仰。一千多年来,妈祖的信仰远播海内外,分灵庙遍布世界各地,于是尊此庙为“祖庙”。意即所有妈祖庙之祖。湄洲妈祖庙历代都有扩建修葺,日臻完善,近年来又集资重修。现在已经形成错落有致、辉煌壮丽的建筑群。

妈祖文化园:园区占地数百亩,大海环抱,怪石嶙峋,满目青山,胜景叠出。游人徜徉其中,似是漫步于一座艺术迷宫,在游兴正酣时,也感受到浓重的妈祖文化的熏陶,其主要景点有妈祖石雕像,妈祖故事群雕、妈祖碑林等,石雕巨像是为纪念妈祖羽化升天一千周年而建的,于一九八七年九月初九奠基。一九九一年九月初九竣工剪彩。当时另建一尊模样完全相同的石雕石像屹立在台湾北港朝天宫,两岸妈祖石雕像头顶冕旒,身披霞帔,端庄慈祥,遥遥相望,共同维护台湾海峡的和平与安宁!

朝天阁:朝天阁内供奉的妈祖神像,其肤色为黝黑,人们称她“黑脸妈祖”,是清康熙二十二年从湄洲祖庙分灵过去的。由于台湾信众非常虔诚,香火不断,时间久了,妈祖的皮肤就渐渐被熏黑了。

慈孝洞,顾名思义,即“慈爱”之洞、“孝亲”之洞。大孝无垠。“孝”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八德”之首,乃天下之至情至性——孝敬父母是人类最崇高最纯洁的感情与本性。而脍炙人口的“二十四孝”,是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孝”之精粹,它在民间流传千古,经久不衰。为弘扬中华民族孝行美德,敦请工艺技师,在慈孝洞内组装“子路负米”、“黄香扇枕”等二十四孝人物群像。

寝殿:妈祖神像两边各站一尊执扇的侍女——司花与司香,是掌管香花和侍候妈祖的玉女。殿堂两边的塑像有“五风十雨”,是掌管风雨之神;有“左右相”,是掌管文武大事的官员。两边廊庑供奉的则是“五湖”“四海”“九河”共18员部将,就是所谓的“水阙仙班”神像。神座上跪着的小神像是妈祖生前收伏的高里鬼。站立门旁的神像是为妈祖收发文书的通讯员。寝殿里悬挂的匾额《神昭海表》是清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御笔亲书的,并命福建水师复制三个匾额,分别挂在湄洲妈祖祖庙、台湾台南大天后宫及厦门的一个妈祖分灵庙。

圣父母祠为祖庙重要配殿之一。祠内供奉妈祖及其父母神像,象征妈祖永远侍奉父母膝下,寓意妈祖在庇佑四海万民的同时,时刻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圣父母祠是清代建筑物,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升天古迹:传说妈祖就是在她芳龄二十八岁那年的九月初九,在这里羽化升天的。传说黄昏,只见湄峰顶上浓云布合,仙乐悠悠,妈祖乘长风,驾祥云,和前来迎接她的观音菩萨及童子一同登上天庭!妈祖原是观世音身边的一个龙女。有一次,她和观世音共赴王母娘娘的蟠桃会,途中看见东海四处都有海妖兴风作浪,翻船伤人,渔民们深受其害。龙女见此情况便祈求观世音让她下凡,为民除害。观音菩萨心地善良、慈悲为怀,龙女有这样的慈善之心,观音自然点头答应,只说了句:“二八为期,汝去吧”!于是龙女便下凡投胎在湄洲林家。默娘十六岁时,想起观音给她的期限已到,十分苦恼。在古代,二八就是十六的意思。可是,岛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等着她去做,乡亲们离不开她,后来一位法号玄通的道士为她指点迷津:二八为期,可做二解,一解为十六,二解即把二八拆开来念,不就是二十八吗?默娘于是便安心的再留下来,继续为乡亲们除恶驱邪,直到她二十八岁的重阳节,告别了亲人,在这里羽化升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