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湟源排灯 |
释义 | 湟源排灯,是流传于青海省湟源县的一种民间节日灯彩艺术。湟源排灯起源于商号广告牌灯箱,在里面点燃蜡烛,挂在商号大门上,后来逐渐发展成有底座、图案,形式多样的灯彩艺术。湟源排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湟源排灯河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青海湟源县地处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的接合部,是通向世界第三级青藏高原的平台和青藏旅游线上的“第一站”,也是唐蕃古道和丝绸南路上的要塞,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为湟源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有王母石室、汉唐古堡、明清寺庙、排灯艺术、日月名山等众多文化遗产,融合了商业、军事、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 起源发展青海省湟源县排灯起源于18-19世纪世纪的清代中期。据传,当初街市商家为了在夜间招揽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牌灯箱,在里面点燃蜡烛,挂在商号大门上,后来逐渐发展成有底座、图案,形式多样的广告牌灯。湟源排灯首次正式出现于1829年(清道光九年),当年的正月元宵节展出了过街排灯。20世纪初的清光绪后期,京津洋行从苏杭购回纱灯、宫灯、彩灯,悬挂在洋行里外,为湟源排灯的发展增色添彩。 湟源排灯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10-20年代(民国初年)。那时,每当元宵之夜,彩布篷街,每隔十米就有一架排灯,排灯齐亮,如同白昼。那时排灯从古城西门(即拱海门)到东门(即迎春门),一条排灯组成的长龙延伸到万安街、张家尕铺;另一条直下丰盛街,至火祖阁。这里是湟源商业繁荣地区,也是排灯集中区,悬挂的排灯有一百多架。排灯,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太平盛世的称颂,体现了普天同庆,万民同乐,同时也展现了“茶马互市”、“环海商都”、“小北京”的文化辉煌,是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艺术珍品。 艺术特色湟源排灯形式多样,有长方形、卧桥形、梅花形、扇子形、立柜形、椭圆形等,大都由四格组成,意为“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四季长春,永葆其年,千秋万代。每格由长3尺,宽2尺方格的纱窗组成,排灯两面,共八格,长约丈余。惟在拱海门首挂“八仙庆寿”排灯,迎春门尾挂“龙凤呈祥”排灯。万安桥有“凤儿”排灯一架,张家尕铺有“卧桥”排灯一架,排灯用料是苏、杭上等丝纱,由国内绘画高手或名师手工制作。绘画内容丰富多彩,分别取自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宗教故事等。每架排灯以连环画形式,集中展现一个故事或某段情节,因而人物生动,场面活现,栩栩如生。尤其是当蜡烛火焰旺盛,灯光闪烁之时,画面人物静中有动,惟妙惟肖。 后来的湟源排灯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形式上,把原来的悬挂式改为落地式,形状有立柜式、中堂式、屏风式、影壁式等;艺术门类除了绘画外,又增添了堆绣、刺绣、羊皮绣、皮影、剪纸、书法等,画面还展现了昆仑神话、河湟文化等,尤其是湟源作为昆仑文化的发祥地和西王母故里,特有“蟠桃盛会”、“相见穆王”、“嫦蛾奔月”、“夸父追日”、“大禹治水”、“营造西海”等排灯,使民间文化大放异彩。 制作工艺湟源排灯的框架要用上好木料制成,框边雕刻极为精细考究。古时的排灯有长方形,大都是长2尺、宽1.5尺方格的纱窗组成,大都五格两面,共十格,长约丈余,画面绚丽多彩,栩栩如生。湟源排灯的制作工序先是先制作框架,将传统的花草人物等图案雕刻在木制框架上,这一工序由鲁班式的能工巧匠承担,因为它是排灯的骨架。框架制成后,上面蒙纱,并根据不同架形,绘制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风土人情、名人轶事、神话故事等画面。最后就是内置蜡烛,进行艺术的排列和组装,使单个的排灯具有整体的艺术效果和主体思想。 传承价值实用价值湟源排灯在悬挂式的基础上,对传统排灯进行了艺术革新,在传统与现实、民俗与民风的勾勒中,将触角伸向市场,各种立柜式、中堂式、屏风式、影壁式等排灯装饰在客厅、餐厅、门厅、会议厅,使湟源排灯从公益性、开放性的公共场所,走进了千家万户,为排灯之乡打下了坚实牢固的发展基础。 收藏价值湟源排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湟源排灯河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旅游价值湟源县地处夏都西宁文化圈和青海湖文化圈的连接点。所以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湟源县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因此,以湟源排灯展出带为干线,建设湟源排灯之乡为文化长廊,开辟以湟源排灯示范园为基地,使湟源排灯作为传统文化资源来吸引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又可以通过旅游业来保护、保存、传播、影响湟源排灯,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建设良性的旅游文化环境,更有无可比拟的经济价值。 研究价值由商贸店铺的广告灯箱演化成排灯,实际上记载了湟源县由“茶马互市”、“环海商都”、“小北京”、“青藏高原冠名十六古都”一路发展起来的商业文明史。由此可见,湟源排灯是商贸文明多元化的产物,有着可取的研究价值。 传承保护1958年,排灯框架大多被毁,图案也基本散失。1992年,湟源县文化部门组织艺人重新制作了70副排灯,赶在1993年正月十五展挂。1997年,湟源县重新形成了排灯一条街。 从21世纪初起,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青海省湟源县的杨增贵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为了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发展排灯艺术,自2004年,湟源县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购置设备、搜集资料、完善档案,并组织专家、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采用电、光、声等现代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对传统排灯进行艺术革新。在形式上把原先的悬挂式改为落地式,并增加了立柜式、屏风式、中堂式、影壁式和扇形、椭圆形、梅花形等;艺术门类上除绘画外又增加了堆绣、刺绣、皮影、剪纸等,使湟源传统排灯更具观赏性、研究性和收藏性。同时,湟源县还培养出了一大批排灯传承人和新一代民间艺人,树立品牌意识,积极申报国家专利和注册商标,使湟源排灯走上了市场化的经营之路,并成功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非遗信息遗产级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文号:国发〔2006〕18号 批准日期:2006年5月20日 批准机关:国务院 批准序号:349 遗产编号:Ⅶ—50 遗产类别:民间美术 项目名称:灯彩(湟源排灯) 申报单位:青海省湟源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