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涓滴效应 |
释义 | 涓滴效应又译作渗漏效应、滴漏效应、滴入论、垂滴说,也称作“涓滴理论”(又译作利益均沾论、渗漏理论、滴漏理论),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与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或认为政府财政津贴可经过大企业再陆续流入小企业和消费者之手,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概念延伸涓滴经济学”(trickle down economics),常用来形容里根经济学,因为里根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方法,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最终使穷人受益。 效应探析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却极不平衡.针对东西部地区差距日益扩大的情况,早在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01年远景目标建设>就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并在1999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加强东西部经济联合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时至今日,经济高速增长的东部地区的"扩散效应"、"涓滴效应"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带动影响甚小;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也未明显见效,这说明"扩散效应"、"涓滴效应"和"后发优势"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是外生的,而不是内在的必然.探讨后发优势和扩散理论、涓滴效应的生成及其依赖,对于促进西部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反意见亚当·斯密夫在《国富论》中称征税“可能妨碍生意的发展,降低人们投资某些产业的意欲,影响就业。当人们必须交税,其用作营运的资金会减少甚至用尽。”由此,里根时期的预算总监大卫·斯托克曼(David Stockman)认为供应经济观点在经济学中由来已久,而维持自由放任将不但使市场中先富起来的人受惠,也最终使最贫困的一群受惠。由此产生的论点是实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必然会惠及全体,包括贫苦大众。 凯恩斯主义者提倡财政政策应覆盖整个经济体,而非照顾特定群体。但涓滴理论支持者认为,向富者减税,可促进他们投资,进而带动经济增长。这种针对性的减税政策被指对推动整体经济未必即时见效,而很多人亦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涓滴”后才可得益。 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改革开放政策便与涓滴效应异名同工。例如中共之后要求企业缴劳工社保与养老准备金,是政府的政策而非市场缺工自动帮劳工加薪加福利,美国三大车厂在劳工多次罢工争来的退休员工养老医疗给付难以由公司自己维持,得靠美国政府出钱支持才免于关门,也突显即使是大企业个别企业的力量有限照顾不了员工。 许多市场经济的信徒相信“涓滴”(trickle down)理论,即富人消费投资,刺激经济发展,最终惠及穷人,如水之向下“涓滴”。茅于轼著名的保护富人说,也是基于这样的逻辑。这种“涓滴”效应是否真那么灵,最近在美国引起不少争议。因为过去十年中,美国富人愈富,普通老百姓则愈穷,从富人那里“涓滴”不下什么东西来。任先生的文章也反映出,中国的富人经常把福益“涓滴”到外面去。不过,在文化行为中,这种“涓滴”效应确实存在。一些文化人类学家早就指出,人类的社会行为有一种模仿等级。中层模仿上层,底层模仿中层。这样,在上流社会流行的一些时尚,经过一段时间会“涓滴”到下层。我们当然不能否则,许多下层的时尚,也会向上涌动。比如足球本是下层社会的运动,现在也席卷了上流社会。这种现象最经常地发生在下层的政治和文化权力不断增长的社会。比如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民主化,使流行文化不断登堂入室。不过,即使在现代民主造成的大众化潮流中,自上而下的文化“涓滴”效应还是很难否认的。这在下层缺乏政治和文化权力的社会,则更为明显。 在城市发展中的体现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促使公共设施及服务从主城区向新城区扩散、成为社会焦点。以北京为例,发达的CBD、金融街周边教育、医疗各类资源配套充沛;而新楼林立的城乡交界地带仍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这就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极化效应”。按照国际经验,城市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城市化率超过50%时,城市发展便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其中包括区域平衡发展问题。这时候,主城区的“极化效应”开始逐渐惠及相对落后地区,形成“涓滴效应”。统计显示,2011年北京市人均GDP已超1.2万美元,城市化率在2008年时已超80%,这意味着北京应该已进入从“极化效应”向“涓滴效应”过渡的阶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