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泗川之战 |
释义 | 泗川市地处朝鲜半岛陆地的南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条狭长的泗川湾,是海外通往韩国首都汉城最便捷的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592年4月14日,日本侵略军从南部海港城市釜山登陆,45天后,占领了战略要地泗川,并向重镇晋州突进。不到两个月,朝鲜国土大部分沦丧。 朝鲜国王遣使向明朝告急,要求出兵援助。明朝廷认为,“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故决定援朝抗倭。1592年7月,明朝派先锋戴朝弃、史儒率兵2万出征,副总兵祖承训带大部队随后进入朝鲜,拉开了明援朝抗日之战的序幕。 1597年,朝明联军抗倭进入决战阶段。明朝调动了陆水军共14万兵力,再度增援朝鲜,并决定兵分三路,进攻倭寇盘踞的三座要塞:蔚山、泗川、粟林。中国援朝抗倭大军的东征军,在中路提督董一元、副总兵张榜率领下,明军分四路向盘踞在朝鲜半岛南部永春、昆阳、晋州、泗川等地的倭寇发起进攻。朝鲜庆尚右兵使郑起龙也率兵2200人与明军组成联军,共同作战。朝明联军英勇杀敌,势如破竹,连连取胜。1598年9月28日半夜,朝明联军向倭寇盘踞在朝鲜南部的要塞泗川古城发起进攻:先锋李宁带头冲锋,不幸被围,力战而死,董一元大军随后赶到,至29日凌晨3时,被围在城里的日寇打开城门企图夺路逃窜时,朝明联军发动猛攻,攻进泗川城,击毙日军大将相良丰赖,日寇守将川上忠实身中数箭,领一百余人逃入内城,城外数千日寇被歼,但在董一元攻城之际,后方突然失火,倭寇立刻发动攻击,朝明联军军大败,但日军依旧盘踞在泗川城内,朝明联军久攻不下,在十月份撤退,日军同样士气低落,其余10几个据点的倭寇“举阵惊骇奔散”,投降者越来越多,最终朝明联军在日军撤退时在露梁海全歼日本泗川守军。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