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汨 |
释义 | 汨 mì <名> 水名 [Mi River]。源出湘赣交界处,为汨罗江的上游。经古罗城又称罗水(一说汨水与罗水合流),下称汨罗江 汨罗江 Mìluó Jiāng [Miluo river] 中国南部湖南省北部的一条河。东源出于江西省修水县境,西源出于湖南省平江县境,流经汨罗市,在湘阴县入洞庭湖 遂自投汨罗以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汨 mì ㄇㄧˋ 〔~罗江〕水名,在中国湖南省。 郑码:VKVV,U:6C68,GBK:E3E8,五笔:IJG, 笔画数:7,部首:氵,笔顺编号:4412511 康熙字典的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康熙笔划:8 部外笔划:4 〔古文〕淿【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莫狄切,音觅。【说文】长沙汨罗渊,屈原所沉之水。【一统志】汨罗,江名,在湘隂县北十里。源出豫章,流经湘隂,分二水,一南流曰汨水,一经古罗城曰罗水,至屈潭复合,故曰汨罗。西流入湘。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忽切,音骨。治也。汨作,书亡篇名。【孔安国书序】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汨作。【传】汨,治。作,兴也。言治民之功兴,故为汨作之篇。 又水声。【木华·海赋】浤浤汨汨。【注】波浪声也。 又通也。【周语】决汨九川。【又】汨越九原。【韦昭注】汨,通,越,扬也。 又乱也。【书·洪范】汨陈其五行。【正义】言五行陈列皆乱也。 又汨没也。【避暑录】今人言汨没,当是浮沉之意。【杜甫诗】汨没一朝伸。【韵会】通作淈。 又【集韵】【韵会】【正韵】??胡骨切,音搰。涌波也。【庄子·达生篇】与齐俱入,与汨偕出。【注】司马曰:汨,涌波也。郭云:回伏而涌出者,汨也。 与汩别。【佩觿集】汨,莫的翻。汨罗江。又音骨,没也。或从曰,非。汨、汩y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