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沔阳小曲 |
释义 | 简介1.“沔阳小曲”是今“湖北小曲”的一个支流。“湖北小曲”则是“汉滩小曲”、“沔阳小曲”的总称。沔阳小曲始于明清时期,从它的基础来看,明显地承袭了明清俗曲的路数。它流行于汉江沿岸一带的沔阳(今湖北省仙桃市)、天门、潜江、监利、京山、汉川等地。早期多为沿门卖唱,常为一人敲碟子演唱,一人用二胡伴奏。因此,又叫“碟子曲”,或称“内河小曲”。 2.酒名。“沔阳小曲”酒作为地方名酒,在上个世纪湖北地区曾经风靡一时,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优质产品”和“消费者满意产品”,并获得国家轻工业部银奖,其产地位于武汉城市圈——湖北仙桃。这座城市是中国著名的体操之乡,培养了李小双、李大双、杨威、郑李辉四位体操奥运冠军和举重奥运冠军廖辉;仙桃是江汉平原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块闪烁荆楚文化光辉的历史名城。 记载据《沔阳县志》记载 ,沔阳小曲,亦称小调。一般是农村妇女在室内绣花做鞋时轻声低唱,也有在田头小憩或夏夜乘凉时唱小调的习惯。小调反映的生活面宽,爱情题材居多,常以四季(如四季相思、四季美人、四季歌、四季位、叹四季)、五更(如劝五更、叹五更、阔五更、叫五更)、十(如十辑、十想、十恨、十送、十杯酒、十把扇子)、十二(如十二月望郎、十二月看姐、十二月不得闲,十二时辰)以及花鸟鱼虫为题,采用比兴手法表达情感。唱词通俗生动,顺口易记,曲调优美细腻,婉转动听,主要有十绣调、绣荷包调等。沔阳花鼓戏的曲牌,大多数由小调发展而成。 旧时,沔阳小调在灾荒之年,常伴随着配上丝弦的三棒鼓、敲碟子流向外地,成为人们卖艺谋生的一种手段。并得到了发展,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 艺术特色沔阳小曲句式有“七五七”,“五五七七”、“五五七五”几种结构形式,此外,还有一些不规整的“长短句”。音乐结构多为上下句式;在三句式、四句式的结构中,以“起承转合”的结构较为常见。 沔阳小曲所用的碟子既是伴奏乐器,也是演唱者表演时的导具。碟了的顶面直径为四寸,艺人称之为“四寸面”。瓷细质优,外形美观、音质清脆,敲碟子的筷子,质地坚硬,长度适中,以檀木或石竹为上品。 敲碟子要求手腕灵活,掌握筷子与碟子触击的回弹力,艺人说,“敲出回弹音,声音更好听”。碟子“单打”、“平打”、“疾打”、“慢夺”、“翻手打”、“点盘心”、“腾空”、“单花”、“双花”、“转盘花”、‘波浪花“等多种技法。 沔阳小曲曲调高亢、优美、动听、是以唱为主的曲唱艺术,唱词优美,清新自然,有着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它的音乐风格是根据沔阳方言四声语调的特色而形成的。由于语言的关系,沔阳小曲与汉滩小曲有明显的不同。沔阳小曲是在本地语言特色上发展起来的。其语言通俗、生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 沔阳小曲的曲目有100多个,其中70多个有词,如《小奴今年一十三——一十八》(6个曲牌),《玉美人告状》、《月望郎》、《十八摸》、《张生跳粉墙》等,这些曲目大都来源于沔阳、天门一带民歌中的小调,也吸收了明清俗曲《相思调》、《鲜花调》、《玉娥郎》、《五更调》、《探妹》、《九连环》的一部分。曲目一般属于单曲体,其曲趣及表现力非常丰富。有抒情言志的,有轻松愉快的,有低沉哀怨的,也有叙述性很强的。 发展历程当一只只渔船摇荡在湖中,当一朵朵莲花飘向那岸边,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拉开嗓门,轻轻唱起——《洪湖水,浪打浪》。这一曲具有泥土气息、悠扬动听的《洪湖水,浪打浪》,自1959年至今,共传唱了46年,经久不衰。不仅唱遍了祖国大地,而且享誉海内外。沔阳(今仙桃市)籍歌唱家、歌剧《洪湖赤卫队》韩英扮演者王玉珍动情地回忆说:“这首歌,周恩来唱了几十年,文革中,他不能和大家一起唱,就一人悄悄地哼,直到他去世前,还深爱这首歌。”六十年代,王玉珍赴日本演唱这首歌,轰动了整个朝野,东京各大报刊撰文称赞道“中国青年歌唱家王玉珍动人的歌声妙不可言,美极了!”然而,《洪湖水,浪打浪》优美抒情的旋律,就是来自沔阳小曲曲目《望郎》。 1958年大跃进时期,著名歌唱家蒋桂英把由沔阳农民刘同兴作词、音乐家何良佑配曲的《回娘家》民歌唱进了杯仁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这首民歌与另一首东北民歌《回娘家》形成南北两种不同的风格。听沔阳花鼓剧团退休音乐干部黄宏志讲,该民歌就是沔阳小曲曲目《补背褡》的调子。 1982年11月,沔阳小曲著名曲目《小女婿》又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小曲唱片,并唱遍大江南北。尤其是在武汉,不少小曲爱好者学着“沔古老腔”唱道:“鸦雀子嘎几嘎,老鸦哇几哇,人家的女婿多么大,我的女婿一滴卡(一点点大的意恩)”。唱得特别开心,不亦乐乎! 更值得一提的是,沔阳有一出《美人瓶》的戏,其中就配了《月望郎》、《姐望郎》、《十二月望郎》等10多种小曲调,令听众如痴如醉,乐不可支。那乡土韵味宛如珊瑚般鲜活生动,又如春雨般甜蜜,滋润着听众的心田。 由于沔阳小曲曲调高亢、优美、动听,还有不少的曲调被楚剧所吸收。据仙桃市戏剧家协会理事、《荆州花鼓戏剧志》编辑欧东汉讲,1910年,沔阳遭水灾,由陈辛苟(艺名戏夫子)领班,组合谢春成(艺名赛湖北),姚玉春(后为楚剧艺人名录排列第七名)等一批沔阳花鼓戏艺人赴汉口共和升平戏楼与黄陂花鼓艺人姜秋平(又名小宝宝)同台献艺,给楚剧艺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轰动了整个江城。演出一月后,沔阳大水已退,大部分的艺人开始返乡,只有姚玉春、黄黑苟留居武汉,把《讨学钱》《思凡》、《招郎》、《补背褡》、《十枝梅》等许多沔阳小曲曲目传授给了楚剧。从那以后,楚剧开始用汉腔唱沔阳小调了,丰富了楚剧音乐。 “沔阳小曲”由于受时代的局限,不少唱词既雅俗同在,又良莠共存,有的比较粗俗,甚至是封建糟粕。但瑕不掩瑜,它以自己鲜明的特征融汇千百年江汉平原地城文化的优良传统,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这些泉涌如珠的小调,文化价值的含意是不可低估的。 “沔阳小曲”充满乡音乡情,今天它有了新的发展,由一人演唱发展到多人演唱,边唱边舞,气氛更为活跃,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