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饽饽 |
释义 | 饽饽是中国北方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这种饽饽颜色金黄,有粘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 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面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气,别具风味。粘糕饽饽 是用大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则成。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蘸着糖吃都行 ,既香又甜。 中文名:饽饽 主要食材:粘米 分类:满族视频 口味:颜色金黄,有粘性,味香可口 注音解释饽饽 [bōbo] (1) [bun;cake] 〈方〉∶糕点或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玉米饽饽 (2) [pasery] 〈方〉∶馒头 方言。面饼、饺子、馒头之类面食 ,如山东胶东地区,圆形的馒头称为饽饽。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典故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元旦》:“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麪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及宝石等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说话间,姨奶奶吃完饽饽。” 曹禺 《日出》第三幕:“外面叫卖的声音:(寂寞地)硬面饽饽!硬面饽饽!” 文化历史中国北方的饽饽很耐饿,携带方便,风味独具,至到今天仍是颇为风行的食品。 汉族、蒙族、回族等多民族居住区的百姓都喜欢吃饽饽。在承德最受欢迎的是油酥饽饽、混糖锅饼、叉子火烧、丝糕等被当地人誉为满族饽饽四绝。 中国北方人习惯把许多面制食品称为“饽饽”。制作方法分为蒸、烙、烤、煮等。据清代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记载:“饽饽,古之铧锣也”。又据《升庵外集》:“北人呼为波波,南人呼为镆镆。今京中书为饽饽,有硬面饽饽、发面饽饽......”。承德人吃饽饽已有300多年历史。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每年来避暑山庄消夏,主食几乎都要吃饽饽。据乾隆44年(公元1779年)和嘉庆25年(公元1820年)《驾幸热河哨鹿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乾隆和嘉庆就餐用过“匙子饽饽、”、“油酥饽饽”、“芦花饽饽”、“奶油饽饽”、“澄沙饽饽”、“白面丝糕”等不下20多个品种。 乾隆末年,一些御厨离宫休致到承德街定居,有的就在本市开设饭馆和点心铺,专以制作饽饽为生。到清末民国年间,承德街专营饽饽店铺已有几十家,业主大部分为御厨的徒弟和满族和回族兄弟。较有名气的有王家名盛馆、二道牌楼陈记烧饼铺、杨家澄沙包、张三把大锅饼、满把烧麦、马家烧麦馆等。承德艺人张登顺的“混糖锅饼”远近驰名。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承德地方风味小吃尤其是饽饽越来越受当地百姓和旅游者的青睐。市内各饭店酒楼都有经营,并且已形成了五条胡同、陕西营、大、小佟沟、南园路、北兴隆街、石洞子沟等食品一条街。经营满族饽饽四绝的小吃摊点遍布各条街巷,深受群众欢迎。 种类及制作方法油酥饽饽油酥饽饽制作方法是,用精粉、白糖、豆油、香油、桂花、青红丝等,分为和面、制酥、卷馅、烤烙四道工序。特点是酥脆、松软、有层次。 混糖锅饼混糖锅饼制作方法是,面粉加水和面肥和匀发酵,然后加碱至不酸时,将白糖、红塘、白果、桂花、香油掺在一起搅匀,放入面团中揉均。分做坯、烤、烙即成。特点是可长期保存,便于携带,是乡间馈送亲友的礼品。 丝糕丝糕的制作方法是将白面和匀发酵,在加碱后再加入白糖,揉匀,上屉蒸。特点是清香爽口,甘甜松软。或者小米面,玉米面等加水搅拌发酵后蒸熟. 叉子火烧叉子火烧的制作方法分为搓酥、和面、制坯、烤烙四道工序。这四道工序要求都非常严格,有一道工序做不好,就影响下一道工序。最后用温火烤烙至微黄色即成。特点是酥香微咸、松脆适口,易于保存 酸汤子酸汤子也是北方的传统饽饽食品。它是用玉米面经 过发酵后做成的。先用水把玉米泡开,磨成水面,再用 布袋过掉渣滓,水面置桶里发酵,待到有酸味时,用漏 斗或机器挤成面条状,煮熟即可食用。有时发酵过大, 略有酸臭味,故又称“臭米子”。在辽宁叫“(左火右 叉)子”。东北城乡,还设有(左火右叉)子馆,专营 “臭米子”。 萨其玛萨其玛是驰名全国的糕点。其前身,是一种传统糕点——搓条饽饽。制作搓条饽饽先把蒸熟的 米饭放在打糕石上用木锤反复打成面团,然后蘸黄豆面 搓拉成条状,油炸后切成块,再酒上一层较厚的熟黄豆 面即成。搓条饽饽是昔日满族的重要供品,所以也称为 “打糕穆丹条子”。后来,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 “糖缠”,更名为萨其玛,人们又称其为糖蓉糕。这种 饽饽色、香、味、形具佳,深受人们的喜爱 。 其他饽饽品种繁多,各有特色。金黄的小窝头,酥 脆的炸馓子,松软的淋浆糕、细腻的大盆糕,此外,还 有金丝糕、太阳糕、凉糕、酒糕、春饼等等,数不胜举 ,各领风骚,都是北方的传统风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