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嵩明县 |
释义 | 嵩明县,位于云南中部,地处昆明市东北部,为昆明市辖近郊县,县城距昆明43公里。嵩明县地处东经102°41′-103°21′,北纬25°05′-25°28′之间,东邻宜良、南靠昆明官渡、西南与富民相邻、西北及北面与寻甸接壤,东北与马龙相连。地处滇中交通枢纽,境内公路、铁路、航空线纵横交错,呈立体交通网络;具有“三线出省、六路连昆、九龙聚嵩”的交通优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化底蕴深厚。交通发达,区位优势突出。素有“滇中粮仓”、“花灯之乡”、“龙狮之乡”美誉 ;明代著名医药家、诗人、“理学宗匠”兰茂故里。 中文名称:嵩明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 下辖地区:嵩阳镇、杨林镇、小街镇牛栏江镇 政府驻地:嵩阳镇 电话区号:0871 邮政区码:651700 面积:1357.29平方公里 人口:34万(2004年) 机场:昆明国际机场 火车站:杨林火车站,小新街火车站 车牌代码:云A 行政代码:530127 拼音:Song ming xian 区域概况嵩明县坝区面积占39%,为云南省第七大、昆明第二大平坝。嵩明县城位于本县中部,北依普沙河,东南临昆曲高速公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城区范围:东起昆曲路与普沙河交汇点的大代理,西至五村,北起213国道的汉人屯,南至嵩阿公路的回辉村、东西宽2km,南北长4km,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人左右,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历史沿革又名崧盟,因古代各部族曾会盟于此而得名。一说因蜀汉时诸葛亮南征,与当地部族会盟于秀嵩山麓,故名。又据《元史》:“嵩明,治沙扎卧城,乌蛮东氏所筑。白蛮强盛,汉人徙云,盟誓于此,因号嵩盟。今州南有土台,盟会处也。汉人立长州,蒙氏改长州为嵩盟部,段氏因之。”以部落为名。 2000年,嵩明县辖3个镇、6个乡:嵩阳镇、杨林镇、小街镇、杨桥乡、四营乡、小新街乡、白邑乡、阿子营乡、大哨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3051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嵩阳镇 65642、 小街镇 60328 、杨林镇 51652、 杨桥乡 39683、 四营乡 30098、 小新街乡 19865、 白邑乡 30007、 阿子营乡 29706、 大哨乡 3533。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2001年,全县辖3个镇、6个乡:嵩阳镇、杨林镇、小街镇、杨桥乡、四营乡、小新街乡、阿子营乡、白邑乡、大哨乡。 2006年,撤销大哨乡和白邑乡,设立滇源镇,新设立的滇源镇管辖原大哨乡和白邑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白邑乡政府驻地;撤销小新街乡和四营乡,设立牛栏江镇,新设立的牛栏江镇管辖原小新街乡和四营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四营乡政府驻地。 2011年嵩阳镇改为嵩阳街道办事处。驻地不变,行政区域不变。 2009年,滇源镇、阿子营镇由盘龙区托管后,全县国土面积870平方公里,其中嵩明坝子面积414.6平方公里,为云南省第七、昆明市第二大坝子,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县辖4镇75个村(居)委会,446个自然村,总人口28.55万人。 行政区划嵩明县所辖4个镇:嵩阳街道办事处、杨林镇、小街镇、牛栏江镇 (2009年版) 牛栏江镇:2006年3月,根据省、市、县的要求,撤销四营乡、小新街乡新建牛栏江镇。 滇源镇:2006年3月,根据省、市、县的要求,撤销大哨乡、白邑乡设立滇源镇;2009年8月,嵩明县滇源镇、阿子营镇移交昆明市盘龙区统一实施管理。 嵩阳镇(新):2009年8月,经省、市委批准,撤销嵩明县杨桥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嵩阳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嵩阳镇管辖原嵩阳镇和杨桥乡的行政区域范围,嵩阳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嵩阳街道办事处:2011年,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原嵩阳镇改为嵩阳街道办事处。改嵩阳街道办后行政区域范围不变,驻地不变。 民族概况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气候特征嵩明县地处内陆,云贵高原面缘,全境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多年平均气温14℃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5.7℃,极端最低气温-15.9℃,多年平均无霜期232天,年平均降雨量1000-1400毫米之间,多年平均风速3.1m/s,以西南风居多。 地方特产【嵩明县】特产杨林肥酒。【四营乡马坊村】:特产新凤茶。最出名的小吃是锅边转. 经济状况综述嵩明是云南省昆明市辖近郊县,踞牛栏江、盘龙江、南盘江"三江之源",地处滇中腹地,为云南省北部的交通枢纽,是未来新昆明国际机场所在地,县城距昆明43公里,下辖嵩阳、杨林、小街、杨桥、牛栏江镇、白邑、阿子营、大哨8个乡镇,106个村委会。全县人口33.96万人,主要民族为汉、回、苗、彝。全县国土总面积1357.29平方公里,为云南第七、昆明第二大平坝。近几年,全县紧紧围绕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以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以改善发展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为重点,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环境创新为动力,在工业强县、农业稳县、科教兴县和非公经济富县上有突破性进展,县域经济基本实现了健康有序地发展。到2003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3187万元(可比价),其中,第一产业完成44891万元,第二产业完成55698万元,三产业完成4259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92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98元。县域经济基本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县乡工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良性格局,为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优势嵩明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十分明显:一是拥有立体便捷的现代交通,不仅距离昆明主城近,而且具有“四线出省”(贵昆铁路、320国道、213国道、嵩待高速)“五路通昆”(贵昆铁路、昆曲高速、213国道、320国道、7204线)的便捷交通优势,境内乡乡通柏油路,60%以上的村子通水泥路,随着新昆明国际机场在境内的建设和几条高等级公路的拟建,嵩明作为昆明主城门户、西南最重要的内陆大码头的功能日益凸现。二是拥有宽阔平旷的土地资源,坝区、缓坝区丘陵区集中连片,未利用土地达20574.40公顷,田畴平阔、土地肥沃、山川秀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和主城50公里以内任何地方不可比拟的自然条件。三是生态环境良好,可以说是“天蓝、水碧、山青、树绿、花鲜、果甜”,典型的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混合类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ºC,无霜期222天,森林覆盖率为44.6%,环境空气质量达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地区所规定的一级标准。四是嵩明自古以来就有“滇中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烤烟生产重点县、云南省商品猪基地县等,也是鲜切花、干花生产大县,各种农产品深得国内外商家的赞誉。五是积累了深厚的人文资源,2000多年的农耕文化,演绎出灿若星河的古迹文物。县城北面凤凰窝汉墓群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证实嵩明是滇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与孟获结盟的“古盟台”至今尚存;明代著名医药学家、音韵学家、诗人兰茂的一首《早梅诗》将中原音韵引入南疆,开云南普通话之先河,比《本草纲目》还早120余年的《滇南本草》,更是誉满全滇,流传百世。嵩明花灯源远流长,绚丽多姿,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一朵艳丽的山茶花。积累深厚的人文资源和崇尚教育、文化的社会风尚,传承着别具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审美情思,有“龙狮之乡”、“花灯之乡”的美名。 2010年经济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从“十五”末的20.6亿元增至40.6亿元,年均增14%,其中:一产业从5.8亿元增至7.7亿元,年均增6.5%;二产业从8.6亿元增至20.2亿元,年均增16.8%;三产业从6.1亿元增至12.7亿元,年均增15.1%。三次产业结构由28∶42∶30调整为19∶50∶31,非公有制经济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56%提高到60.5%。财政总收入从1.7亿元增至6.8亿元,年均增3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1亿元增至4.5亿元,年均增31.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6.77亿元增至52亿元,年均增50.3%,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从1.52亿元增至22亿元,年均增70.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7.7亿元增至13.7亿元,年均增16.4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评价中,嵩明进入20 个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行列。五年来,工业提质增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4户,工业总产值从“十五”末的24亿元增至81亿元,年均增27.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十五”末的6.37亿元增至48.2亿元,年均增4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十五”末的2.36亿元增至12亿元,年均增17.4%。农业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现有农业龙头企业40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7个,取得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达24个;粮、烟、菜、花等主导产业得到巩固和提高,烤烟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粮食生产总体平稳。三产加快发展。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2.7亿元。建成大营、杨桥大牲畜市场和杨林农贸市场,对县城、小街农贸市场进行改扩建,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143个,全县“商业网点”覆盖率达100%。发放汽车、家电下乡补贴1929万元、农机购置补贴723万元。楼宇经济实现零突破,完成商务楼宇7.5万平方米。 到2010年底,共引进项目417个,其中亿元项目39个,累计利用外资5735.16万美元,引进市外资金80.43亿元,进出口总额达3669万美元,实现历史性突破。向上争取资金工作效果明显,累计包装申报项目423个,争取到位资金24.1亿元;成立富嵩、泰佳鑫、荣深、兰茂星城四个县级投融资公司,加强与银行和有实力的企业合作,探索民间融资及委托借款等方式,累计融资23.8亿元。 人文历史兰茂(1397~1476)明代医药家。字廷秀,号芷庵,别号和光道人。昆明市嵩明县人。生性聪颖,勤奋好学,少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终身隐居杨林乡里,采药行医,潜心著述,设馆授徒,人称"小圣"。著有《玄壶集》、《鉴例折衷》、《经史余论》、《韵略易通》、《止庵吟稿》、《安边策条》、《声律发蒙》、《医门挈要》、《滇南本草》、《性天风月》、《通元记》、《山堂杂稿》等传世之作。其中《滇南本草》共载药物544种,附方剂500多种,为中国现存本草书籍中成书较早的一部。 布衣隐士兰茂在明代前期的云南历史上,出了一位嵚崟伟岸的历史人物。他就是云南士林人物中的佼佼者,布衣隐士兰茂。 兰茂,字廷秀,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生于嵩明杨林御守千户所。兰茂自幼聪慧好学,年十六时,凡诗史过目辄成诵。兰茂一生勤奋,博学多才。是明代和云南历代最负盛名的音韵学家、药物学家、诗人、教育家和理学宗匠。兰茂的著述很多,可存世之作却不多。兰茂辞世40年,明正德《云南志》记述兰茂著有《玄壶集》等十九种书;这份兰茂著述一览表记述的有关书目,也有二十多种。可惜流传至今的只有《韵略易通》、《滇南本草》、《医门揽要》、《玄壶集》、《信天风月通玄记》和170多首诗作。 音韵学家兰茂兰茂自二十岁起,因“耻于利禄,自匾其轩为‘止庵’,遂不出”。他整日读书写作,首先写出了云南第一部声律启蒙读物《声律发蒙》。这是一部用韵语写成供童生学习音韵对仗的专用读本,早于李渔《笠翁对语》约200年。 正统七年(1442年),兰茂46岁时又写出了“应用便俗,而风行全国”的《韵略易通》。他大胆创新,把原来100多个旧韵部缩编为20个新韵部,并以一首五言绝句20个字的《早梅诗》将当时的北方话的声母标准注出来,成为现在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普通话21个声母的前身。 《声律发蒙》的价值,在于揭示了《中原音韵》之后,汉民族共同语韵母系统的发展规律。正如清代云南督学孙人龙在《声律发蒙叙》中所言:“《发蒙》一书,切于幼学,吟诵之下,恍觉景物山川,皆成佳趣,庙堂经济,如在眼前;学者童而习之,便不至于白首茫然也”。兰茂的音韵学成就,之所以受到现代音韵学大师钱玄同等人的高度评价,是因为兰茂的音韵学在汉语语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这张标识图上,我们不难看出兰茂的《早梅诗》与普通话声母的因袭关系。 教育家兰茂兰茂著《韵略易通》和《声律发蒙》是与其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在正统年间(1436—1449年间)及其前后,兰茂在杨林设堂讲学。由于他的《韵略易通》“言言珠玑,句句琳琅”,《声律发蒙》“词采骀宕,裁对工稳,村塾启蒙,几乎人手一编”。于是,“一时学者宗之”。据《云南乡贤事略》称:“四方学者至杨林从茂学”。由此,兰茂声名大震,成了当时滇中地区受人景仰的民间教育家。兰茂治学严谨,身体力行,孜孜不倦,从这两幅“骑驴标韵图”和“童冠相随图”中,我们或许可以联想出兰茂教育实践中那些更为生动感人的情景。 药物学家兰茂说起药物学的典籍,人们都知道有一位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其实,成书及刊刻都比《本草纲目》各早142年和147年的《滇南本草》,正是兰茂所著。而且,《滇南本草》中所著录的多种云南特产的中草药,洽洽是《本草纲目》及其他著作中所未载。 兰茂从事药物学和医学,是从为母亲治病起,立志学医,一发而不可收。嵩明的“药灵山”,就是他采药常去的地方。他边采药,边学医,边著书。从永乐丁酉年(1417年)至正德丙辰年(1436年)20年的时间里,他四处觅方采药,结合积累的治疗经验,终于完成了《滇南本草》(含《医门揽要》)这部巨著。 《滇南本草》最早的抄本载药274种,整理本载药544种,附方600余首。是一本药物与方剂结合,便于使用,有独创性的药物学专著。 兰茂为了著书采药,几乎踏遍了云南全境:东至滇黔川边界,南达中老边境,西临中缅边界,北至金沙江两岸。 巅峰绝壁,深涧险壑,到处都有兰茂的足迹。他边行医,边采药,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边民的爱戴。 《医门揽要》共二卷。上卷专论脉法,载望、闻、问、切四诊,总论及脉诀歌。下卷论方症,主张疗疾要从实际出发,诊断要全面慎思。每症先论病理,再予临床处方。其复方配伍精当,单方简易实用,无不体现兰茂渊博的学识和精到的诊疗经验。 李孝友称兰茂《滇南本草》及所附《医门揽要》,“系兰茂对古代边疆民族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经验的总结,对我国民族药物的发掘与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年来,省内外医药学家对《滇南本草》的多种药物经临床配方应用,证明确具特效。此如驰名中外的云南白药,专治风湿的虎力散,祛风除湿的肾福宝,专治偏瘫的灯盏花等等,都是各医家和药厂采用《滇南本草》的药物配方研制的。 《滇南本草》的最早版本,为明嘉靖丙辰年(1556年)滇南范洪增述,经清康熙丁丑年(1697年)滇南高宏业抄录,乾隆38年(1773年)朱景阳重抄本,称为“范本”。被称为“务本”的清光绪丁亥年(1887年)由云南务本堂刊刻的五卷本《滇南本草》(含《医门揽要》),就是后来的最新整理本三卷《滇南本草》的主要依据。 务本《滇南本草》的刻印版藏片,现存云南省图书馆。 教育概况嵩明县地处松花坝水源保护区,属典型的农业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给教育发展带来很大困难。但是,嵩明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嵩明教育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全县干部群众的高度重视。全县各级党委、政府把教育发展放在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的重要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嵩,教育立县”的战略目标,在逐年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同时,领导和发动全县人民多方筹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l994年实现了“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和低标准扫盲”目标,1996午10月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及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被国家教委认定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座座教学楼房拔地而起,结束了“破寺旧庙当学校”的历史,实现了几代人的追求和愿望,其他教学设备亦日趋现代化,教师学历达标率大大提高,1999年上半年,又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多方筹措资金,全面完成了“实验教学普及县”的工作任务。 小学教育全县现有完全小学107所(包括厂矿学校2所),其中1校为省一级示范性小学。有小学在校生31228名,教师1658名,其中专任教师1493名。校舍建筑面积226348平方米,占地面积705316平方米。实现“普六”目标以来,小学入学率一直在99%以上。 初中教育1996年已实现“普九”目标,全县现有初级中学15所,初中在校生17253名,专任教师901名。校舍面积124239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400544平方米。1999年高初中分离办学后,县一中、县四中不再择优招收初中生,嵩阳镇和小街镇初中优秀生源得到保障,学校办学活力大为增强。 高中教育全县现有高级中学1所,完中3所,在校高中生3194人,专任教师273名。高中校舍建筑面积50393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206054平方米。1999年,嵩明县率先实施高初中分离办学,到2002年,县一中已全部完成分离任务,三年来每年在原基础上递增高中生200名,同时县四中也因分离办学而每年递增高中招生100名,全县高中规模逐渐扩大。 职业教育现有嵩明县职业高级中学1所,校址原在杨林镇火烧坝,占地300余亩,2000年为解决禄劝移民搬迁用地问题,将职中迁建于县城,迁建投资1000多万元。职中现有校舍面积9815平方米,占地面积38685平方米,在校生926名,教师56名,其中高级职称6名,中级职称20名。 成人教育全县现有乡镇成技校9所,农村技校104所。成(农)技校以“扫盲”和科技文化培训为主,每年均按要求完成“扫盲”任务,培训250人取得小学毕业证,组织3.5万人次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对1万人进行“绿色证书”培训等。 教师进修现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专业证书班在校生419名,教师20名,其中专任教师11人,高职7人,中职5人。学校建筑面积4681平方米,占地8亩。近年来,学校培养了中专生970人,大专生410人,本科生262人,培训教师25000多人次。 “两基”工作我县“两基”工作于1996年10月通过了省人民政府的 评估验收,1998年1月顺利通过了省教委的复查验收。2002学年,全县有7 至 12 周岁儿童30424人,其中隔年招生34人,正常儿童30331人, 已入学30331人,入学率 100% , 残疾儿童59人, 已入学54人,经批准免学5人,入学率91.5%;有15 周岁人口 6147人 ,受完小学教育6147人 ,初等教育完成率100%,非文盲率为100%。2001学年初在校小学生31896人,学年内辍学26人,辍学率0.08%。 2002学年入学率全县共有13 至15周岁少年18163人 ,其中正常少年18148人 ,初中阶段在校生18171人 ,毛入学率为100.1%,残疾少年15人,已入学15人,入学率100%;有17周岁人口4694人,已完成初级中等教育的4691人,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9.9%;2001学年初有初中在校生17709人,学年内辍学148人,辍学率为0.84%。 部分获奖情况统计1995年1月至今,曾获国家级的奖项主要有:“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雏鹰大队”,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一、二、三等奖,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优胜奖;获省级表彰的奖项主要有:云南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中小学勤工俭学校办产业先进单位、云南省扫除文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学校4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现状近年来,嵩明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县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解放思想,团结奋进,务实创新,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进步。县域经济基本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县乡工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良性格局。 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按照“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发展优势产业”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粮、烟、畜、渔、菜、花、果七大主导产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区域布局调整有新进展,外向型农业发展势头较好,龙头企业培育、引进工作有明显成效,产业化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无害化生产体系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去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76224万元,同比增长5.2%。粮播面积减少4.2%,粮食总产达14.32万吨,减少0.7%。完成烤烟收购计划任务,实现了烟农收入1个亿和农业特产税2000万元的目标。种植蔬菜76500亩,增20.8%,产值8335万元;花卉7710亩,增36.1%,产值达5160万元;水果产量达6500吨,产值975万元,增3.2%;畜牧业产值27593万元,增5.1%;渔业实现产值4630万元。 工业经济增速加快 (二)、工业经济增速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去年,在“非典”和缺电等影响企业发展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工业仍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65945万元,增长15.2%,其中乡镇工业完成产值155566万元,增15.2%。国企改革力度加大,部分重点难点企业的改革取得了突破,县供销系统、印染厂、副食品厂等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任务全面完成。同时,全县非公经济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截止目前,杨林工业区内已有来自英国、澳大利亚、台湾、广东等国内外客商到开发区投资办厂,累计引进项目63个,协议投资11.68亿元,实际投资7.08亿元,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11个,外资企业8个,协议资金1087.4万美元。投资项目涉及电解铝、氧化锌、黄磷、精细化工、食品加工、橡胶、机械制造、旅游服务等行业,一些项目还填补了国内、省内的生产空白。十余年来,全区产值增幅均在20%以上,收入增幅在16%以上,税收增幅在28%以上,至2003年底止,开发区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6.54亿元,销售收入15.79亿元,上交税金7884.7万元,吸纳了社会和周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达到3280多人,同时还带动了周围运输、餐饮、娱乐、修理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旅游业健康发展,全年无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实现旅游收入1538.3万元。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三)、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以兴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新高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两个务必”再学习以及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等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县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顺利完成,班子团结干事意识不断增强,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结合县级领导班子换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批年富力强、具有开拓精神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结合村级“两委”换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巩固“三级联创”,落实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对统战、民族、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工作的领导。加强思想教育,构筑思想道德和法律党纪两条防线,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近几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突出重点, 开拓创新,扎实抓好党建工作,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党建工作连续三年在市委党建目标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一等奖,“学教”工作荣获了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今年,该县被省、市委组织部确定为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的试点县后,3月15日我们正式启动了全县“云岭先锋”工程。3个多月来,各基层党(工)委、党总支、支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紧紧围绕建立长效机制这个重点,牢牢把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个核心,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云岭先锋”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 各项社会事业 (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狠抓科技项目实验和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加大科技适用人才培训力度,科技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通过了国家、省、市验收,申报国家科技示范县工作正抓紧进行,认真落实教育法规,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教育管理,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共投资1130万元,排除学校危房20627平方米,新建14400平方米,完成嵩阳一小迁建工程,成立了9个乡镇中心学校。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有新进步,荣获“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卫生事业明显进步,疫病控制成效显著,实现了“非典”零传入、零感染的目标。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开展了中心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建设工作,在嵩阳两个村委会开展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加强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抓紧抓好创建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县工作,巩固和发展计划生育“三结合”。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社会保障工作,积极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全年共提供就业和再就业岗位1000个。抓好民兵预备役工作,高质量完成征兵任务,人武部迁建工程顺利进行。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五)、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认真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机关、文明行业和“双拥”共建等为主要形式,突出抓好“三大创建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以及“群星文明工程”等活动,巩固、提高,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向深入,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人大依法履行职责到位、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全面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和“三五”依法治县工作,全民的法律素质和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积极推进专项治理,全面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违法违纪案件得到查处。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继续深化“严打”整治斗争和专项打击行动,以加大治安综合整治力度和打击敲诈勒索专项行动为重点,依法严厉打击和严密防范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切实做好信访调解工作,维护了全县的社会稳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嵩明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秧鼓催春,龙腾狮跃,已建成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烤烟生产重点县,云南省商品猪、商品牛羊、蚕豆基地县,昆明市优质米、渔业和水果基地县,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首批星火计划西进工程示范县、绿化造林先进县,全国保险工作先进县。"八五"、"九五"期间,嵩明农业十大基地初步建成,随着建筑建材等县乡工业六大产业的形成及杨林工业开发区、阳光现代农业开发区、松华坝水资源生态农业开发保护区等三区建设的加快,全县经济繁荣,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