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ǔ)
动词:
(形声。从囗(wéi),从吾,吾亦声。“囗”,“围”的本字,表示限制在某个范围。“吾”义为“中立的”、“不偏不倚的”、“公正的”、“官府的”。“囗”与“吾”联合起来表示“强行留置”、“拘留”、“拘留所”。本义:拘留、拘留所。引申义:控制场所。再引申义:监狱。说明:“圄”本义是古代官府设置的拘留所,不是作为国家机器的监狱。监狱用于关押犯罪的人。拘留所“圄”用于临时拘留民事冲突的双方当事人,以控制事态发展,待官府调解纠纷成功后可以解除拘留。)
同本义 [detain]
圄,守之也。——《说文》 案:“守之”即“有人看守之”之义。
子越又恶之,乃以若敖氏之族,圄伯嬴于轑阳而杀之。——《左传·僖公四年》
守御 [defend]
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圄之具,其何以当之?——《战国策》。高诱注:“圄亦守。”
名词:
圄:当是国的意思。《苟子·儒效篇》也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圄,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监狱 [jail]
省囹圄。——《礼记·月令》。注:“所以禁守系者,若今之别狱矣。”
拘者满圄,怨者满朝。——《晏子春秋》
又如:圄犴(牢狱);圄空(牢空着);圄囹(同“囹圄”。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