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吲哚美辛缓释胶囊 |
释义 | 基本信息生产企业:北京红林制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06-4-5 药品类别:西药产品 详细类别:解热镇痛药 药品类型:处方药 药品剂型: 药品性能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及痛风急性发作。 药品说明 久保新®; 的产品特点 强力镇痛:外周、中枢双重作用机制 安全可靠:适合长期使用,无成瘾性 医保品种:更易普及应用 缓释制剂:血药浓度平稳,疗效持续 24 小时 依从性好:一日一粒,服用方便 久保新®; 的缓释原理及作用机理 久保新®; 的生物利用度 ( 单剂量 ) 久保新®; 的临床研究 临床作用 临床疗效 临床评价 久保新®; 的安全性研究 神经消化系统为主无成瘾性自行缓解 ( 华西医科大学附一、二院 ) 不良反应程度较普通制剂轻,总发生率为普通制剂的50% 经典的服用方法:睡前、餐后,一次一粒,可加服胃药和维生素 B6 久保新®; 的产品特点 强力镇痛:外周、中枢双重作用机制 安全可靠:适合长期使用,无成瘾性 医保品种:更易普及应用 缓释制剂:血药浓度平稳,疗效持续 24 小时 遵从性强:一日一粒,服用方便 独家规格:更符合临床用药 处方资料【商 品 名】久保新 (Jupocin) 【通 用 名】吲哚美辛缓释胶囊 【适 应 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及痛风急性发作期,缓解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一粒 (75mg) ,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胃肠道、神经系统、肾脏、各种皮疹、过敏反应 【禁 忌 症】肾功能不全、活动期胃与十二指肠溃疡 【注意事项】本品宜于饭后服用或与食物、制酸药同服,交叉过敏反应、肝肾功能不全慎用或禁用,用药期间应定期随访检查 【规 格】75mg 【包 装】铝塑包装,每板 10 粒 【贮 藏】遮光,密封保存 【有 效 期】三年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0108 详细资料备索 优秀品质源自——先进的缓释技术 久保新®; ( 吲哚美辛缓释胶囊 ) 是采用先进的微丸膜控技术制备的缓释制剂,在人体内单位时间的释药量趋于恒定,血药浓度平稳,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血药峰谷效应,从而摆脱了吲哚美辛传统制剂副作用大、服药次数多的缺点。 疗效持久:每日一粒,使用方便 久保新®; 单剂量给药后能维持 24 小时的有效血药浓度,每日仅需口服 1 粒 (75mg) ,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高。 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久保新®; 的血药峰浓度低于不良反应血药浓度 40% ,大幅度地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患者极少[1-2] 。 1 孟平等 久保新镇痛作用临床观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资料 2. Word JR, et al. Rheumatoid arthritis: evaluation of disease activity and response to indomethacin therap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Excerpta Medica(Amsterdam) 1964; 82:355-360. 久经考验的一线非甾体抗炎药——强效镇痛、抗炎 久保新®; 的有效成份吲哚美辛问世近 40 年,经广泛临床使用验证,疗效确切,是公认的强效镇痛、抗炎药。 久保新®; 在国内已历经 6 年的临床应用,在加入先进缓释技术的同时保留了吲哚美辛的强效特点。 镇痛作用强,总有效率高达 100% 研究显示,久保新®; 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总有效率高达 100%[1] 。 抗炎效果显著,明显改善关节炎症状 久保新®;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明显缓解关节炎症状,改善关节功能[3] 。 3. 杨南萍等. 久保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华西医学 2000 ; 15(4) : 466-467 . 久保新®;吲哚美辛缓释胶囊 疗效显著:强效镇痛、抗炎 缓释制剂:血药浓度平稳,持续24小时 使用方便:每日一粒,依从性好 副作用少:安全可靠,适合长期使用 临床研究【功效主治】 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及痛风急性发作期,缓解症状。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吲哚美辛。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炎、解热及镇痛作用,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对环氧化酶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制止炎症组织痛觉神经冲动的形成,抑制炎性反应,包括抑制白细胞的趋化性及溶酶体酶的释放等。至于退热作用,由于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及出汗,使散热增加。这种中枢性退热作用也可能与在下视丘的前列腺素合成受到抑制有关。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对乙酰氨基酚长期合用可增加肾脏毒副反应,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增高。(2)与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盐同用时并不能加强疗效,而胃肠道副作用则明显增多,由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加强,可增加出血倾向: (3)饮酒或与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同用,可增加胃肠道溃疡或出血的危险。(4)与洋地黄类药物同用时,本品可使洋地黄的血浓度升高(因抑制从肾脏的清除)而增加毒性,因而需调整洋地黄剂量。(5)与肝素、口服抗凝药及溶栓药合用时,因本品与之竞争性结合蛋白,使抗凝作用加强.同时本品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因此有增加出血的潜在危险。(6)本品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合用,可加强降糖效应、须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7)与呋塞米同用时,可减弱后者排钠及抗高血压作用。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抑制了肾脏内前列腺素的合成.本品还有阻止呋塞米、布美他尼及吲达帕胺等对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nin activity,PRA)增强的作用,对高血压病人评议其PRA的意义时应注意此点。(8)与氨苯蝶啶合用时可致肾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下降、氮质血症)。(9)本品与硝苯地平或维拉帕米同用时,可致后二者血药浓度增高,因而毒性增加。(10)丙磺舒可减少本品自肾及胆汁的清除.增高血药浓度,使毒性增加,合用时须减量。(11)与秋水仙碱、磺吡酮合用时可增加胃肠溃疡及出血的危险。(12)与锂盐同用时,可减少锂自尿排泄,使血药浓度增高,毒性加大。(13)本品可使甲氨喋呤血药浓度增高,并延长高血浓度时间。正在用本品的病人如需作中或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应于24~48小时前停用本品,以免增加其毒性。(14)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zidovudine)同用时,可使后者清除率降低,毒性增加。同时本品的毒性也增加,故应避免合用。 【不良反应】 本品的不良反应较多。 ①胃肠道:出现消化不良,腹泻、胃痛,胃烧灼感,恶心反酸等症状者有12.5%~14%。出现溃疡、胃出血及胃穿孔为2%~5%; ②神经系统:出现头痛、头晕、眩晕、焦虑及失眠等约10%~25%,严重者可有精神行为障碍或抽搐等;③肾:出现血尿、水肿、肾功能不全,在老年人多见: ④各型皮疹,最严重的为大疱性多形红斑(Steven-Johnson综合征), ⑤造血系统受抑制而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等;⑥过敏反应,哮喘,血管性水肿及休克等。 【禁忌症】 肾功能不全,活动期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禁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