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呋喃丹 |
释义 | 呋喃丹是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和杀线虫剂。1963年由美国创制,1967年推广。纯品为白色结晶,25℃时水中溶解度为700ppm,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水解速度随pH值和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基本信息呋喃丹是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和杀线虫剂。1963年由美国创制,1967年推广。纯品为白色结晶,25℃时水中溶解度为700ppm,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水解速度随pH值和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在水田中半衰期为1~2天,土壤中为30~60天。呋喃丹是内吸剂,兼有触杀作用,能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多施于土壤防治害虫。杀虫谱广,对稻、棉、玉米、高粱、甜菜、甘蔗、烟草、大豆、花生等作物以及林木、花卉上的多种害虫和线虫有效,但对稻纵卷叶螟效果差。持效期长,一般可达30~40天。剂型主要是颗粒剂。防治地上害虫亩用有效成分35~60克;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亩用200~250克。稻田多用土壤或水面施药法;防治旱田作物害虫和地下害虫、线虫时随种子播入土中;作物生长期可条施或沟施入土中。颗粒剂不能浸水后喷雾。呋喃丹口服毒性大,皮肤接触毒性小,对人的中毒作用在于它抑制胆碱酯酶,硫酸阿托品可作为解毒剂。使用时的安全间隔期一般为21天。对鱼和其他水生动物有剧毒。 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 61889 CAS号 1563-66-2 中文名称 呋喃丹 英文名称 Furadan;Cavbofuran别 名 克百威;虫螨威;2,3-二氢-2,2-二甲基-7-苯并呋喃基-甲基氨基甲酸酯 分子式 C12H15NO3 外观与性状 纯品为白色无臭结晶,工业品稍有苯酚气味 分子量 221.38 蒸汽压 2.67mPa 熔 点 153℃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18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4(有毒品),34(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 用作农药杀虫剂 理化性质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为白色无臭结晶,工业品稍有苯酚气味。 熔点(℃):153。 沸点(℃): 相对密度(水=1):1.1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蒸气压(kPa):2.67 MPa。 燃烧热(kJ/mol):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碱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主要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在组织中蓄积而引起中毒。作用机制和有机磷农药中毒相似。中毒表现有流涎、流泪、瞳孔缩小及痉挛。但与有机磷农药相比,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持续的时间较短。停止接触后,胆碱酯恢复较快。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经口属剧毒类;经皮属中等毒类。对人畜高毒。 急性毒性:LD505.3mg/kg(大鼠经口);885mg/kg(兔经皮);10g/kg(人经皮);LC5085ppm 2小时(哺乳类动物吸入);8~14mg/kg(小鼠经口); 呋喃丹属高毒农药。对环境生物毒性也很高,在各种环境生物中,呋喃丹对鸟类的危害性最大,一只小鸟只要觅食一粒呋喃丹足以致命。受呋喃中毒致死的小鸟或其它昆虫,被猛禽类、小型兽类或爬行类动物觅食后,可引起二次中毒而致死。在美国曾发现30余起猛禽(鹰、隼、秃鹫)遭呋喃丹二次中毒事故。 呋喃丹的另一个环境行为特点是它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长(降解半衰期为1~2个月)、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能较大(水溶解度为700mg/L),在降水量大、地下水位浅的砂土地区易引起对地下水的污染,为此美国对呋喃丹使用作了一些地区性限制。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现代环境监测方法》(水、粮食和土壤)张晓林等主编 气相色谱法(GB/T14877-94,食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农药环境毒理学研究》,蔡道基主编 环境标准:美国(1982) 车间卫生标准 0.1mg/m3 中国(GB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0.01mg/L 中国(98年修改稿)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特定值) 0.005mg/L 中国(GB14928.7-94) 食品卫生标准0.5mg/kg(稻谷)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液体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可用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彻底洗胃。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管理信息操作的管理: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的管理: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运输的管理: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废弃的管理: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应急医疗诊断要点(1)具有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的一系列表现。 (2)起病急,生产性中毒一般在接触本品后2~4 h发病,快则半小时;而口服中毒发病更快,多在10~30 min出现症状。 (3)恢复快,脱离作业并及时处理后,一般在数小时内恢复正常。 (4)中毒后不发生迟发性周围神经病。 (5)眼部受污染有局部刺痛、结膜明显充血、瞳孔缩小等。 (6)全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7)尿中3-羟基呋喃丹测定可作为接触指标。 处理原则(1)迅速脱离现场,彻底清除毒物。皮肤污染者,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反复清洗。口服中毒者应迅速催吐,反复彻底洗胃。洗胃液用清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 (2)解毒剂用阿托品或氢溴酸东莨菪碱,用法及剂量参见本节概述;肟类复能剂无效。如系本品与有机磷农药混合中毒,可先用阿托品,根据病情需要,在中毒一段时间后,可酌情适量应用肟类复能剂。 (3)对症与支持疗法。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注意生产、搬运及使用过程的规范操作,加强个人防护;禁止农药与食物等混放,严防误食。 产品信息呋喃丹(Furadan)是美国富美实公司(FMC Corporation)开发生产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广谱性内吸杀虫、杀线虫剂。可有效防治棉花、水稻、花生、玉米、甜菜等作物上的多种地下害虫 及线虫。 通用名称 克百威(carbofuran) 制剂 3%呋喃丹颗粒剂、35%呋喃丹种子处理剂理化性质。35%呋喃丹种子处理剂由有效成分和聚酯酸乙烯酯、蓝光碱性蕊香红、水溶性粘着剂、水及防泡沫剂等组成。外观为紫色液体,极易溶于水,常温下贮存稳定达2年以上。3%呋喃丹颗粒剂由有效成分克百威和聚酯酸乙烯酯、糖、颜料、沙子及水等组成。外观为紫色、红褐色或淡蓝色颗粒。常温条件下贮存有效期5年以上,但遇碱易分解。 毒性 按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呋喃丹属高毒杀虫剂。35%呋喃丹种子处理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0毫克/千克,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3%呋喃丹颗粒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37毫克/千克,急性经皮LD50大于10200毫克/千克。 作用机制 其杀虫机制为干扰昆虫的神经系统,抑制胆碱酯酶,使昆虫的肌肉及腺体持续兴奋,而导致昆虫死亡。但与其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不同的是,它与胆碱酯酶的结合不可逆,因此毒性高。 产品特点 1.适用于防治棉花、水稻、甘蔗、花生、玉米、甜菜等多种作物的地下害虫、叶面害虫及线虫。 2.呋喃丹是氨基甲酸酯类广谱性内吸杀虫、杀线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3.呋喃丹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并能输送到植株各器官,以叶部积累较多,特别是叶缘,在果实中含量较少,在土壤中半衰期为30-60天。 4.稻田水面撒药,残效期较短,施于土壤中残效期较长,在棉花和甘蔗田药效可维持40天左右。 使用方法 1.防治稻螟、稻飞虱、稻蓟马、稻叶蝉、稻瘿蚊、水稻潜叶蝇、稻水象甲、稻摇蚊等,可采用以下方法: 根区施药:在播种或插秧前,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2.5-3.0千克,残效期可达40-50天。亦可在晚稻秧田播种前施用,对稻瘿蚊防治效果尤佳。 水面施药: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1.5-2.0千克,掺细土15-20千克拌匀,均匀撒施水面,保持浅水,同时可兼治蚂蝗。为增加撒布的均匀度,可将上述用药量的3%呋喃丹颗粒剂与10倍量的半干土混合均匀,配制成毒土,随配随用,均匀撒施于水面。在保水好时,持效期可达30天。 播种沟施药:在陆稻种植区,3%呋喃丹颗粒剂与稻种同步施入播种沟内,每亩用药量为2.0-2.5千克。 旱育秧水稻:在插秧前7-10天向秧田撒施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用(秧田)7-10千克,即每平方米秧田撒施10-15克,可防治本田发生的水稻潜叶蝇。 2.防治棉蚜、棉蓟马、地老虎及线虫等,根据各地区的条件可选用以下方法: 播种沟施药:在棉花播种时,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1.5-2.0千克,与种子同步施入播种沟内。用机动播种机带有定量下药装置施药,则既准确又安全。 根侧追施:一般采用沟施或穴施方法进行追施,沟施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2-3千克,距棉株10-15厘米沿垄开沟,深度为5-10厘米,施药后即覆土。穴施以每穴施3%颗粒剂0.5-1.0克为宜,在追施后如能浇水,效果更好,一般在施药4-5天后才能发挥药效。 种子处理:棉种要先经硫酸或泡沫硫酸脱绒,每千克棉种用35%呋喃丹种子处理剂28毫升加水混合拌种。 3.防治烟草夜蛾、烟蚜、烟草根结线虫以及烟草潜叶蛾、小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 苗床期施药:每平方米用3%呋喃丹颗粒剂15-30克,均匀撒施于苗床上面,然后翻入土中8-10厘米,移栽烟苗前1周,需再施药1次,施于土面,然后浇水以便把呋喃丹有效成分淋洗到烟苗根区,可保护烟苗移栽后早期不受害虫危害。 本田施药:移栽烟苗时在移栽穴内施3%呋喃丹颗粒剂1-1.5克。 4.防治甘蔗害虫:呋喃丹对蔗螟、金针虫、甘蔗蚜虫、甘蔗蓟马及甘蔗线虫等有效,均可采取土壤施药法,于播种沟内施颗粒剂,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2.2-4.4千克,施药后覆土。 5.防治大豆及花生害虫。 大豆蚜、大豆根潜蝇及大豆胞囊线虫:在播种沟内施药防治,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2.2-4.4千克,施药后覆土。 花生蚜、斜纹夜蛾及根结线虫:在播种期采取带状施药的方法,带宽30-40厘米,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4-5千克,施药后翻入10-15厘米中。在花生成株期,可侧开沟施药,每10米长沟内施3%呋喃丹颗粒剂33克,然后覆土。 6.防治玉米害虫:用3%呋喃丹颗粒剂,于玉米喇叭口期按照3-4粒/株的剂量逐株放入玉米叶心(喇叭口),可达到良好的防虫效果。另外每千克玉米种子用35%呋喃丹种子处理剂28毫升,加水30毫升混合拌种,可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虫。 7.防治甜菜、蔬菜害虫:35%呋喃丹种子处理剂用于甜菜、油菜等多种作物拌种,防治幼苗期跳甲、象甲、蓟马、蚜虫等多种害虫。具有粘着力强。展着均匀、不易脱落、成膜性好、干燥快、有光泽、缓释等优点。甜菜每千克种子用35%呋喃丹种子处理剂23-28毫升,加40-50毫升水混合均匀后拌种。如兼防甜菜立枯病可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克加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5克加增产菌浓缩液5毫升混合拌种,拌药最好用拌药机。油菜每千克种子用35%呋喃丹种子处理剂23-28毫升,加水30-40毫升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克加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5克加增产菌浓缩液5毫升混合拌种,可做到病虫兼治,培育壮苗。 注意事项 1.呋喃丹毒性高,勿用在蔬菜和果树上。 2.严禁将呋喃丹加水制成悬浮液,直接喷施。 3.在稻田施用呋喃丹,不能与敌稗、灭草灵等除草剂同时混用,施用敌稗应在施用呋喃丹前3-4天进行,或在施用呋喃丹1个月后施用。 4.呋喃丹在水中水解速度随pH值及温度升高而加快,故不能与碱性农药、肥料混合使用,否则易分解失效。 5.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01毫克/千克,最高残留限量(MPL)(FAO/WHO)油料种子为0.1微克/升,糙米为0.2微克/千克,花生仁为0.1微克/克。 安全措施 1.使用前请详细阅读产品标签,按说明使用。 2.施药时要穿戴防护用具,避免与药剂直接接触。 3.施药后换洗被污染的衣物,妥善处理废弃包装物。 4.药剂应原包装贮存于阴凉、干燥且远离儿童、食品、饲料及火源的地方。 5.中毒解救:若误服本品,不可催吐,应立即就医。如需催吐,必须在医生或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因为吸入催吐溶剂时可能损害肺部,若不慎吸入药雾,须立即移至空气清新处,并请医生治疗。在触及眼睛时,需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触及皮肤时,用肥皂和清水洗净。本品所含有效成分是胆碱酯酶的不可逆抑制剂,不可使用解磷毒一类的解毒药,开始可先在皮下注射2毫克阿托品,然后根据临床反映情况继续注射,直至出现阿托品反应症状(口干、瞳孔扩张)为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