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斑足突眼隐翅虫
释义

雌虫体长5毫米左右。体黑色具光泽,全身密布粗刻点,被白色短绒毛。复眼大,突出,复眼间具两凹洼。触角11节,黄褐色,第一节略粗,稍长于第二节,第三节细长,端部膨大呈棒状。上唇前缘中央不分裂,表面具短毛。上颚内侧具1尖齿,齿上方排列小齿5个。下颚须黄褐色,第一节长,第四节呈锥状。足黄色,仅腿节端部具黑斑。跗节为5-5-5式,第四跗节深二裂。第六腹板后缘呈舌状。雄虫第六腹板后缘具1三角形缺口。在25-28℃,相对湿度90%情况下,各虫态的平均历期是:卵期3.20天;幼虫期14.60天;蛹期8.30天(陆自强等,1983)。

中文学名:斑足突眼隐翅虫

二名法:Stenus cicindela Sharp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亚门:有颚亚门Mandibulata

纲:昆虫纲Isecta

亚纲:有翅亚纲Pterygota

目:鞘翅目Coleoptera

亚目:肉食亚目Adephaga

科:隐翅虫科

种:斑足突眼隐翅虫

形态特征

卵:长0.50毫米,宽0.30毫米。椭圆形,前端稍尖,具一乳状突起。表面密布粗大刻点。初孵淡乳白色,孵化前淡黄色,近前端两侧可见红褐色眼点。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被白色细刚毛。头圆形,褐色。上颚大,弯曲。触角4节。前胸背板近方形,前、中、后胸背板前缘中央各有1近三角形凹陷。足具细爪。腹末中央具1瘤状突起,两侧各1尾状突起,上有长刚毛。

蛹:离蛹,长4毫米左右。头下曲,紧贴胸部,腹末两侧各具一尾突。初蛹淡褐色,近羽化时黑褐色。

生物学

(1)历期:在25-28℃,相对湿度90%情况下,各虫态的平均历期是:卵期3.20天;幼虫期14.60天;蛹期8.30天(陆自强等,1983)。

(2)年生活史:斑足突眼隐翅虫在江苏省成虫在河边、塘边、沟边水生植物及禾本科为主杂草丛中以休眼状态越冬。越冬期间抗寒能力较强,在-2℃的情况下,经10天,生存率为98.20%;-7℃下经6天,生存率仍达67.40%(陆自强等,1983)。

越冬成虫一般于3月上旬当气温上升到8℃以上时,开始在麦田、油菜田活动,捕食蚜虫。6月进入棉田。5月下旬开始交配,但7月中旬以后才开始产卵,是否由于成虫生殖滞育,还不清楚。9月出现成虫,一直到次年8月。因此,寿命平均达290天左右,最长达330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