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斑秧鸡属
释义

斑秧鸡属(学名:Rallina )属于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与秧鸡属的区别在于嘴较短,远短于中趾,中趾短于跗蹠。全世界有8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栖息于芦苇沼泽地、稻田、芋田以及河流、水边的灌木丛和林间湿地。以草籽、甲壳动物和昆虫等为食。

中文学名:斑秧鸡属

拉丁学名:Rallin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鹤形目

科:秧鸡科

属:斑秧鸡属

种:8种

外形特征

该属与秧鸡属的区别在于嘴较短,远短于中趾,中趾短于跗蹠。翅圆,第3 枚初级飞羽最长。除安达曼斑秧鸡 R.canningi 的次级飞羽稍长于初级飞羽之外,其他种的次级飞羽均短于初级飞羽。飞羽和翅下覆羽均为暗褐色或黑色,上有白色横纹或斑点。

分布范围

全世界有8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从印度、斯里兰卡、中国东部及南部、中南半岛、琉球群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到新几内亚岛,以及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等,栖息在森林或森林中的沼泽地中。中国有2种,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

生活习性

栖息于芦苇沼泽地、稻田、芋田以及河流、水边的灌木丛和林间湿地。在菲律宾也可生活在开阔的山坡和白茅草地,在印度阿萨姆邦可生活在最密的森林中,在下缅甸有时可栖息在村庄周围的灌丛和草地中。一般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下,但在迁飞时可高达海拔1 400 m。以草籽、甲壳动物和昆虫等为食。

生长繁殖

繁殖期各地不同,缅甸8—9月,加里曼丹4月,印度尼西亚3月。单配制,繁殖季节有领域性,用树叶和草营建粗放的巢,巢远离水,在灌木或矮树上,每窝产卵3—6枚。卵呈卵圆形,石灰白色,有光泽,有时有少数模糊的暗红棕色斑点。两性孵卵。

该属种类

(8种)

安达曼斑秧鸡 Rallina canningi (Andaman Crake)

白喉斑秧鸡 Rallina eurizonoides (Slaty-legged Crake)

红腿斑秧鸡 Rallina fasciata (Red-legged Crake)

黑翅栗秧鸡 Rallina forbesi (Forbes's Forest Crake)

白纹栗秧鸡 Rallina leucospila (White-striped Forest Crake)

锈膀栗秧鸡 Rallina mayri (Mayr's Forest Crake)

栗秧鸡 Rallina rubra (Chestnut Forest Crake)

红颈斑秧鸡 Rallina tricolor (Red-necked Crake)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