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苌池镇 |
释义 | 苌池镇位于县城西北11公里处,东与孙家庄镇拉壤,东南与秀水镇相邻;西南与东梁乡相邻;西与西烟镇接壤,西北与西潘乡相接;北与上社镇相邻。镇政府所在地东苌池村。 概貌全镇总面积231平方公里,辖39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7730户、2.5万人),全镇拥有劳力15560人(其中 :男劳力12913人,女劳力2467人)。全镇 宜林面积5666.6公顷,森林覆盖率40%。全镇有7村、1500余户,4000余农业入口基本达到宽裕型小康标准。 行政区划苌池镇辖:东苌池村、西苌池村、南苌池村、西掌村、北庄只村、南庄只村、韩庄只村、芝角村、陈家庄村、窨子沟村、河口村、段家山村、熬子坡村、红土坡村、卧龙坡村、下罗村、上罗村、罗坪村、小独头村、红崖底村、张家庄村、神泉村、柏石村、藏山村、普贤村、大围村、和安村、水岭底村、北连巅村、小连巅村、大连巅村、下王村、上王村、北兴道村、南兴道村、东兴道村、桥上村、中兴道村等。 经济建设苌池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农业方面以种植业、畜牧业、干果业为主。 苌池镇在工业发展方面,重点实施结构优化工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现有工矿企业17家,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均有显著提高。 二00三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313.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实现3.26亿元;人均纯收 入2706元。 工作目标1、宏观经济主要目标在5年内,把苌池镇培育成全县的农业经济强镇、建筑材料大镇、工业经济重镇。力争GDP年增长12%以上;招商引资1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00元;综合排位全县前5位;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相对稳定。 2、产业结构调整主要目标要努力建成3个核桃面积500亩以上的规模村,肉牛出栏50头以上的村2个,肉猪出栏1000头以上的村3个。 3、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目标全镇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亿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6个,配套建设新型农民住宅小区4个,建成农民文化活动中心2个,基层政权阵地建设10处,老年活动室(场)15个。 4、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主要预期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城镇化率达到10%以上,力争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30人,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5%;建设各类沼气池500座,受益农户达到1000余户;配合上级完成15个村级卫生所的改造和配套建设任务,新型合作医疗群众参合率达到95%以上;争取实施“万村千乡流通网络工程”,建成高标准“便民连锁农家店”15个。 5、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全镇刑事案件发案率控制在总人口的万分之二以内,矛盾排查调处成功率要达到98%以上,安全文明村(单位、校园)达标率达到90%;五好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分别达到300户和1200户;适龄儿童就学率达100%,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 6、可持续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十一五”末镇村主要道路通道绿化率要达到100%,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基本农田保护率要达到100%。 名胜风景苌池镇是旅游大镇,国家4A级风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山祠和全市植被保护最好的原始次森林——诸龙山位于本镇。 藏山祠藏山祠是祭拜赵武的祠庙,因为赵武谥名文子,也叫文子祠。藏山祠创建年代不详,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重修,元、明、清历代屡有修葺。祠址向南,依山建造。建筑分布于三层递高的平台上,祠前为明代“藏孤胜境”牌楼,祠内中轴线上依次布列山门、乐台、正殿、寝宫、梳妆楼,东西两侧为钟鼓楼、配殿和耳殿。除寝宫部分梁架保存金代风格外,余皆清代建筑。 正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山墙和北壁绘壁画69平方米,以连环画形式表现赵武生平。色调淡雅,手法尚佳。寝宫面宽、进深均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前檐双步梁上墨书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寝宫题记。 院内存有宋宣和六年(1124年)铁钟1口,金、元、明碑各一通,清碑72通,明嘉靖铁焚炉3个。 诸龙山诸龙山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城西北15公里处,苌池镇段家山背后。山上建有诸龙庙。关于山名与庙号的由来,《光绪盂县志》这样记载道:“县西十五里有山,峰峦秀丛,林壑幽深,神来隐于此,遂以山名。按苏龙传谱,神乃江南人,诸姓,号希默,明洪武时总兵官,靖难兵起义不服,隐于此山之偏西石洞,久之安坐而化……后立庙祀之。阶前有泉涌出,水极清澈,士人呼为满泉。清光绪五年抚县曾有祈雨,故奉神入省,事毕奏封清典,赐名诸龙神。诸龙山方圆数平方公里,上有原始森林,莽莽苍苍,郁郁葱葱,颇为壮观。诸龙庙依山势而建,院落广阔,布列舒款。现存正殿三间,山门一间,石洞三眼,禅房九间,保存完好,为清代所造,庙内存有碑碣12通,其中最早的一通为明弘治年间(1488——1505)所立,其余皆属清代遗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