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
【拼音】:bǎn
形声。字从土,从反,反亦声。“反”意为“镜像对称的事物或动作”。“土”指“土地”、“田地”。“土”与“反”联合起来表示“河道两边有着同样大小范围的田地”。
【本义】:关于河道对称分布的田地。
【转义】:阪(两边的坡度和坡长都一样的山坡)。
山坡;斜坡
如丸走坂(比喻迅速)
坂 ◎bǎn (1)(形声。从土,反声。《广韵》作“阪”。本义:山坡,斜坡) 同本义 [slope] (2)又如:坂田(地势较高的水田);坂坻(坡岸)
康熙字典【广韵】 【集韵】 【韵会】甫远切,音反。坡坂也。一曰泽障。一曰山胁。
【前汉·文帝纪】帝从灞陵,欲西驰下峻坂,爰盎谏,乃止。又地名。蒲坂,在蒲城东。
【帝王世纪】舜都䈬坂。
【西域传】𦋺賔道历大小头痛之山,赤土身𤍠之坂。
【集韵】部版切,音返。义同。 又叶俾缅切,音褊。
【孙绰·三月三日诗】缥萍漫流,绿柳䕃坂。羽从风飘,鳞随浪转。又叶苦椽切,音绢。
【苏辙·闲燕亭诗】诸峰宿雾收,草木朝阳绚。盎盎云出山,浏浏泉𠂹坂。
【集韵】与岅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