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勐满镇 |
释义 | 勐满镇为地名,我国同名乡镇主要有: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满镇,该镇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西北部,全镇总面积488.39平方公里;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满镇,该镇位于勐腊县西南部,介于东经101°12′至101°27′、北纬21°10′至22°22′之间,全镇有耕地总面积18854亩,总人口12865人。 1、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满镇乡镇概况该镇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西北部,东接勐阿镇,东南连勐海镇,南邻勐遮镇,西南接西定乡,曼蚌渡口段与缅甸国仅一河之隔,西、西北与澜沧县糯福乡、惠民乡毗邻。镇政府驻地勐满街,东南距勐海县城56公里,北距澜沧县城63公里。是一个集拉祜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镇。全镇总土面积488.39平方公里,东西最大纵距为37公里,南北最大横距为25公里,最高点在帕滇梁子,海拔为2192米,最低点在勐满坝子,海拔为838米,属半山区乡镇。坝区占总面积的3%,山区面积占97%。辖区内分布着南拉河、南罕河等澜沧江水系的河流。国道214线由北至南穿坝子通过。全镇辖城子、纳包、班倒、星火山、帕迫、南达、关双七个村民委员会,64个自然村,83个村民小组,镇内有黎明星火生产区。 历史沿革古为一土司地,明、清为一版纳地。1913年属第二区行政分局(勐遮)。1927年置勐满乡,属南峤县。1950年置勐满区,属南峤县。1953年属版纳勐遮,1958年属勐遮县。1969年设向阳公社,1984年置勐满区。1987年置勐满拉祜族哈尼族布朗族乡。2002年撤销勐满拉祜族布朗族乡设立勐满镇。 农村经济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9002万元,比上年增长25.78%,其中:农业总产值5617万元,比上年增长8.31%;工业总产值3385万元,比上年增长71.74%。财政收入114万元,完成任务数的159%,比上年增长31.28;财政支出699.5万元,比上年增长14.34%。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1655万元,比上年增加168万元;各项贷款1200万元,比上年增加2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2元,比上年增加210元,增长12.88%;人均占有粮食523千克。 人口卫生2007年末,总人口4459户18688人,其中:男性9505人,女性9183人;农业人口4141户18062人(男9159人,女8903人,劳动力10094人);少数民族人口16547人,占总人口的96.65%,其中拉祜族6859人、占总人口的36.7%,布朗族2994人、占总人口的16.02%,傣族4537人、占总人口的24.28%,哈尼族2820人、占总人口的15.09%。年内出生人口182人,出生率10.22‰,比上年下降0.69个千分点;死亡131人,死亡率7.36‰,比上年下降0.3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86‰,辖区内人口密度38人/平方公里。 至2007年末,全镇有1所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8所,设有26个医疗网点,有乡村医生26人,其中取得村医合格证26人。镇卫生院全年接诊病人14780人次,住院治愈率达55%,好转率38%,死亡5人,死亡率6.28%。2007年业务总收入114.5928万元,全镇有16098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9%。2007年内,争取资金4万元建设勐满镇村卫生室建设。认真抓好防保工作,坝区的防保覆盖率达95%以上。 基础设施截止2009年7月,镇内有水库(坝塘)5座,总库容量225万立方米;新建三面光节水渠道2条,长1.6公里。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9964万亩,水利化程度52.95%。有81个村民小组62个自然村通自来水,通水率分别达到98.4%、97.6%。有60个自然村82个村民小组通电。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全镇有13座211地面卫星接收站,中频分配18座,有线电视用户达978户。全镇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8%和75%。 2、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满镇基本概况该镇位于勐腊县西南部,介于东经101°12′至101°27′、北纬21°10′至22°22′之间;东与尚勇镇、磨憨国家一级口岸相连,西南与老挝南塔省勐新县交界,北与勐捧镇接壤;国境线长42公里。镇政府驻景龙村小组(海拔611米),距县城53公里,距国境线12公里,距老挝勐新县城24公里,是中国通往老挝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 资源环境勐满镇地形四周为丘陵群山,中间为宽谷盆地,坝子总面积28万。境内平均海拔1100米,最高点为大包包山,海拔1678米;最低点为勐岗村小组,海拔570米。全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在1600至1900毫米之间,年均气温21.3℃;气候湿热、长夏无冬;土地肥沃,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素有“渔米之乡”之称,是全县粮、胶、蔗主要产区之一。 境内河流众多,纵横交错,有大小河流20多条,河流总长244.6公里,流域面积达40平方公里,属富水区。南满河横贯坝子中央。 2008年镇辖区拥有森林总面积1000公倾,其中国家自然保护区面积8365公倾,占83.5%;森林覆盖率达62%。在茫茫的热带雨林中,不仅蕴藏着篦齿苏铁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千果榄仁、绒毛番龙眼、中华木沙椤、大叶木兰、石梓、野生稻、董棕、金毛狗、合果木、金荞麦等10多种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而且还栖息着国家一级保护的亚洲象、野牛、印支虎、鼷鹿、灰叶猴、白颊长臂猿、巨晰、莽蛇等10余种野生动物。 截至2008年,全镇有耕地总面积18854亩,其中水田面积17721亩,旱地629亩,人均占有耕地1.48亩。 历史沿革车里宣慰使统时期,勐满地区隶属勐捧土司下召哈勐满管制区,公元1729年(清雍正七年),归勐捧土便委管辖。民国2年设置普思沿边行政总局时,随勐捧土司领地为第五区行政分局。建立镇越县时,为勐捧区一个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时,隶属版纳勐捧;成立人民公社时,为勐捧公社所辖的勐满、大广个大队。1976年1月由勐捧公社划出,建立人民公社,辖勐满、曼赛囡、曼粉、大广4个大队,21个生产队。1984年进行体制改革改称勐满区,辖勐满乡、大广乡、曼塞囡乡、大广乡和曼粉乡。1988年撤区建乡时,更名勐满镇,辖勐满、曼赛囡、曼粉、大广4个办事处。2000年11月,进行村级体制改革,办事处改称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2003年曼赛囡、曼粉2个村委会合并,称曼赛囡村委会,勐满镇时辖勐满、曼赛囡、大广3个村委会30个村小组26个自然村。 农村经济2008年该镇农业总产值达7493万元,比2001年的3570.9万元增52.23%;工业及建筑业总产值达297万元,比2001年的170万元增76.43%;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825万元,比上年增5.31%;地方财政收入41.13万元,比2001年的184.4万元减77.7%(由于税费改革后,农业税取消);比上年减56.75%;农民人均纯收入3283元,比2001年的1629元增50.38%;全镇各项存款余额8583万元。勐满镇实行财帐镇管以来,2008年全镇上期余额123万元,村组集体收入393万元,支出191万元,余款325万元;粮食综合补贴1245164.35万元;粮食直补79143元;能繁母猪补贴865头,补贴金额86500元;通过各项补贴的发放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的享受到了国家的惠农政策。 基础设施2005年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该镇认真组织实施了“兴边富民”工程,通过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二年的艰苦奋斗,“兴边富民”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沿边公路网络建设 完成了三条路建设:1、曼洪至37号界碑国防路建设,全长13公里,投资126万元,受益11个村组;2、55公里至36号界碑,全长6公里,投资87万元,受益5个村组;3、新建下田房小组至南坪小组道路2.6公里,投资16万元,受益5个村组。2007年县民委投入29万元,完成了邦善村寨道路建设;投资28万元,完成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农村客运站,已投入使用。 水利建设项目 2006年后,全镇完成水利岁修及新建工程57件,总投资136.39万元。新建3条三面光排灌渠,全长3943米,受益6个村组;投资140万元,改善灌溉农田5000余亩;投资56万元的自来水池建设已完成,并完成岔河水库灌区及河图大沟勘测预算。 农网改造工程 投资80万元的集镇街道电信光缆改造工程已完成。至2008年,该镇已完成22个村民小组的电网改造工程,其中大广村委会完成了6个小组、曼赛村委会完成了8个小组、勐满村委会完成了8个小组。 中小学危房改造 2006年共投入310万元建盖了宿舍楼和综合楼;2007年投入1.2万元进行了危房修缮。 人口卫生2008年末,全镇地方总人口12865人,其中农业人口2663户,12137人,占总人口数的94%,劳力7939人,占总农业人口数的65%。全镇共有15种民族,少数民族11945人,其中:傣族5852人,占人口总数的45%,哈尼族4503人,占人口总数的35%,汉族920人,占总人口数的7%,瑶族590人,占总人口数的5%,彝族483人,占人口总数的4%,克木人376人,占总人口总数的3%,其它民族141人,占人口总数的1%。年死亡74人,死亡率4.45‰,比上年同期减少2.03‰,人口自然增长率5.8‰。 截至2008年底,全镇有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26人,其中临时15人,退休3人,在职人员中,医士5人,检验师1人,检验工2人,持有执业医师证4人,执业助理师3人,执业护证6人,卫生院设有简易病床19张,标准病床12张,新农合定点卫生室4个,全年总收入140万元,村医疗点6个,业务收入不纳入镇卫生院管理,乡村医生22人,其中女村医9人,主要工作以防疫、保健为主。2008年卫生院认真开展各种常见病、地方病、传染病的防治及妇幼保健、儿童计划防疫等工作,并按规定做好疫情上报及计划免疫工作,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培训。认真贯彻《义务献血法》,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义务献血活动。 文化教育2006年建成436平方米5镇文化教育中心大楼,部分有条件的村小组也建立了集体文化活动室,成立二老年协会。并培养出了一批农村青年文艺演出队。2007年度传统民族节日和重大节庆活动共演出10场,观众达32000余人次。 抓好教育工作,镇政府积极配合上级部门搞好教育改革工作,认真实施“科技兴镇”战略,巩固提高“两基”教育。小学不断巩固“普六”成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施集中办学,截至2008年底,共有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5所,村级小学6所;2008年在校生2209人,毕业35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中学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学校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普九”成果,在校生645人,毕业生230人,入学率达98%,巩固率98.42%。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及校舍排危和新建工作,完成了总投资310万元的国家边境寄宿制校舍建设及22万元的附属建设工程,有效改善了学校教学环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