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跰趾 |
释义 | 简介跰趾是指出现了脚趾甲分瓣的小脚趾。有跰趾的人群曾经被判别是否是血统纯正的汉族人的标志。 传说在距今640多年前的明洪武年间,中央政府为了往连年战乱,人口锐减的豫鲁冀等中原地区填充人口,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将人丁兴旺的山西各地人民,迁往中原。 面对茫然的未来,山西民众极不情愿地集合到洪洞县大槐树下,被推推搡搡着离开家乡。这时,押解的兵士往每个人的小脚趾的趾甲盖上砍上一刀,以后凡是小脚趾趾甲上有裂痕,或小脚趾的趾甲分瓣的,都是山西移民。 民谣在山西移民往南迁徒的漫长路途中,有一个聚居地是河南南阳,伏牛山脉中的这块地域里有这样一句民谣:“谁的小脚指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这句民谣的根源就是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公园祭祖堂里的两副楹联:“举目鸹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和“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 作用跰趾,在今天中国很多地方的人群中,不但是判别祖先是否来自山西洪洞县的标志,更成为判别是否是血统纯正的汉族人的标志。 医学名称在现代的中国人当中,的确生活着不少小脚脚趾甲分瓣的人群,在医学中称为瓣状甲(petaloidtoenails,PTN)或小脚趾复形。 跰趾 - 科研调查来源2005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研究室副教授边建超、研究生郝卫国等人,对出自洪洞的跰甲传说,做了遗传学方面的考察和研究。结果发现,从山陕经豫苏浙到赣闽,瓣状甲的分布呈递减趋势。这表明,瓣状甲的分布在一定区域里,的确与山西移民有关。 郝卫国一行从西部省份的山陕出发,一路向东南走去,经过几个历史上山西移民最多的省份、次多省份、直到历史记载中与山西移民无太大关系的福建省。 郝卫国等在陕西、山西、河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七省,各选一个乡村,进行了瓣状甲的田野调查。这些村落分别位于山西洪洞县、陕西周至县、河南禹州市、江苏淮安市、浙江湖州市、江西玉山县和福建永泰县。同时,他们还选择了10个微卫星位点,对调查人群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在他们将调查人群的遗传多态性与瓣状甲的地区分布差异进行对比后,得出了如下结果: 受调查的七个省份晋、陕、豫、苏、浙、赣、闽的瓣状甲频率分别为79.17%、79.51%、63.74%、62.45%、62.54%、36.29%和37.80%,其中呈现出的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果将七省受调查地区的瓣状甲频率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那么发生频率79.17%、79.51%的山西、陕西两省,为高频率地区,发生频率60%多的三个省河南、江苏、浙江为中等频率地区,赣、闽的发生频率是三成,被列为低频率地区。这些地区被考察的瓣状甲人群中,分为两瓣的人口占总瓣状甲人数的98.82%,还有1.18%的人群,小脚趾趾甲分为三瓣;被调查人群中的瓣状甲由于成百上千年的遗传和变异,目前肉眼可看出清晰型、融合型和退化型三种类型。 基于这些调查和统计数据,郝卫国得出一个阶段性和地域性的结论,“瓣状甲频率以山西为起点向东南方向呈递减趋势。”郝卫国的这一结论,与历史上发生过的移民史实相吻合,那就是,就当年的移民区来看,从山陕,经中原,越往东南,移民区就越少。因此,郝卫国认为“根据山西一带的移民情况和民间传说。我们推测瓣状甲可能起源于山西……并随移民向全国各地扩散。” 汉族特征瓣状甲确实与移民分布有关,但它是否就是汉族人独有的性征呢?随着调查的深入,这个结论并没得到科学的证实。 郝卫国在山西的调查区域,选在跰甲传说的中心地带-- 山西洪洞县。在他进行调查的这个村庄中,有26个核心家系和1个完整的三代家系参与了调查。对这些家庭的系谱分析的结果是,发现瓣状甲发生的频率为79.51%,其中男性为82.28%,女性为76.15%。同时,有些人双脚都有瓣状甲的性征,有些人是一只脚为瓣状甲,另一只脚的小脚趾甲正常。 在郝卫国的此项研究中,最小的跰甲受调查者3个月,最小的瓣状甲呈现年龄为1岁,有的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小脚趾复形现象的,是长到5岁以后才出现的。瓣状甲对其“主人”的成长和健康都没有影响。 调查同时发现,跰甲父母生的孩子并不都是跰甲,在26个家系中,有24个家系子代有瓣状甲。2个家系子代未出现瓣状甲。也有些家庭,父母双方有一方为瓣状甲,他们的子女中,有的有复甲性征,有的则没有。 遗传学认为,瓣状甲的遗传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家系中的传递遵循孟德尔分离规律。具有以下特点:遗传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生机会均等;该性状在每代均有表达,呈连续传递。 瓣状甲频率以山西为起点向东南方向呈递减趋势。”郝卫国的这一结论,与历史上发生过的移民史实相吻合,那就是,就当年的移民区来看,从山陕,经中原,越往东南,移民区就越少。” 也就是说,跰甲与否,与其是否是汉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即便是在传说中的移民发源地洪洞县,也并非每一个汉族人群都出现跰甲,就连同一家庭的兄弟姐妹身上,跰甲出现与否也各自不同。 陕西作家高建群在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中,对跰甲的出现有这样一段文学性描述:离队的年轻匈奴士兵,跟一位唱山歌的汉人女人相合了。按照这个汉人村落规矩,这对年轻人将被当众吊死。行刑之前,族长听说汉人女子已有了身孕,于是险情急转直下。族长要求女子把孩子生下,如果是个男孩,如果这个男孩是瓣状甲,说明他是汉人的后代;假如生出一个小脚趾趾甲光洁的男孩,那么这就是匈奴的后代,这个儿子就要被处死。 一年后,女子生下个小脚趾光洁的男娃,于是她的头生子便成了个匈奴留下的冤孽。但是又过了一年,女子生下小脚趾甲分成两瓣的男孩,这个孩子被当作汉人的儿子,名正言顺地受到保护。 在这一家人中,兄弟二人在小脚趾甲上的遗传上,出现了不同的遗传性征。对此,边建超解释说,系谱分析表明,瓣状甲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性状,一对有瓣状甲的汉族夫妻,他们的基因型也完全可能都是显性的,但进行配对组合后,有多少种组合,子女中就可能有几种基因型。于是,就会生出一些不是瓣状甲的孩子。用跰甲来区分孩子是匈奴还是汉族,显然是个错误。 民族融合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洋教授则认为,瓣状甲不但不能看作是汉人的独有的性征,反而应该看作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自春秋以后,山西就是一个汉人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戎人、胡人已经来到这里,由于人类实行外婚制(同一家族不得通婚),甚至同姓不婚,这就自然而然地发生多民族融合的现象。 尤其自秦以降,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中匈奴、契丹、女真、奚、蒙古族渐次兴盛,他们与汉族人群从战争起、至和平聚居止,一次次地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居通婚和文化交融并历经千年。这些在历史上曾兴盛一时的游牧民族,经过多个世纪与汉人的共同生活,演变、发展,最终在华夏汉族的怀抱之中共同完成了民族的大融合。 山西这块东西狭窄,南北修长的地带,正好上北下南地贯通了农业与牧业两大人类生存空间。并且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必经之地、南迁首选之区。所以,征伐和北方民族的迁入,山西杂居人群的迁出,都使山西成为胡汉杂处之地。山西因此在中华民族融合史上地位显赫。 在明代大移民之前,山西早已成为五族杂处之地,从血统上去区分谁是汉人,谁是异族早已不现实。因此,即便山西人的跰甲现象出现较多,但跰甲是否就源自于汉族根本无法证实了。 从医学遗传学的角度讲,50年的时间是不可能产生一种新的、稳定遗传的生理性状,因此,瓣状甲的源头应该是藏在历史更深处。 边建超、郝卫国等研究者进一步推测说:瓣状甲有可能是古代华夏族的一个生理特征;另一种可能是,这是某个早已融入汉族的远古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它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山西本是华夏族的发源地,又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包容接纳了各种族群。在华夏族与其他族群的征战、交往中,各民族自身特有的一些性状也就自然地通过民族融合的形式遗传下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