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邳彤
释义

邳彤,字伟君,汉族,信都(今河北安国)人 。东汉大将。初仕王莽,后举城降刘秀,为和城太守。刘秀从蓟还,失军,彤遣军迎之,自此常从征伐。光武即位,封灵寿侯,位至太常。

中文名:邳彤

国籍:中国

出生地:信都(今河北安国)

职业:太常,行大司空事

主要成就:东汉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所处年代:东汉

爵位:武义侯,灵寿侯

外号:药王

人物简介

邳彤《后汉书》有传,能文能武,东汉名医,初为王莽部下,后为光武帝刘秀28员武将(后人附会为二十八宿)之一,开国功臣,满腹文韬武略,《后汉书》称邳彤为“一言可以兴邦”之俊杰,在平定王莽后,任曲阳郡太守,以功封灵寿侯。死后葬于安国南关。

邳彤死后葬在祁州(今安国)南关,修造“邳王庙”作为祭所。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984年)祁州建立“药王庙”,清朝时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又特为“药王庙”书匾。

据《资治通鉴》、《后汉书》所载,东汉光武帝刘秀从在更始皇帝部下为臣,至率兵将征战河北,并立足于信都、和成,南征北战,有弱到强,一直到鄗称帝时,邳彤一直在刘秀的身边,为刘秀的核心人物。他高瞻远瞩,雄才大略,立下屡屡战功。为汉光武帝刘秀推翻王莽,平灭王郎,光武中兴,恢复汉朝帝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将军生平

王莽末年,天下群雄并起,邳彤初为和成郡卒正。刘秀在黄河北起事,复兴汉业,至下曲阳,彤率城投降,仍封为和成太守。刘秀留止数日继续北伐,到蓟(今北京西北),恰王郎在河北起兵,所过郡县无不降迎,惟和成与信都二郡监守不下。刘秀在北方闻报慌忙回兵,然未至信都兵将尽失。邳彤即派二千精骑迎刘秀至信都共商退兵之策,然议者多言以信都之兵护刘秀返还长安,惟邳彤当庭直谏:“ 天下之民思汉久矣。明公本汉室宗亲,今振臂一呼,天下影从。王郎不过一介匹夫,集一帮乌合之众尚 能威震燕赵;况明公奋二郡之兵,扬响应之威,以攻何城不克,以战何军不服!如今倘失此机会而避走长安,岂只失掉河北,三秦必惊,威名损堕实不足取。且明公如无征伐河北之意,信都之兵恐难随君西退长安。”

刘秀遂止,拜邳彤为大将军,命邳率军直征王朗,相继收复堂阳,破白奢于中山。后信都守将投降王郎,王郎即捕邳彤全家老小,送信威胁邳彤曰:“降可封爵,否则灭族。”邳彤涕泣言于信使: “事者不得顾家,刘公待我不薄,吾岂可复念私乎?”不日,信都为刘秀别部攻下,邳彤全家才得以幸免于难。

及攻下邯郸,邳彤被封武义侯,公元25年(建武元年),受封灵寿侯,行大司空事。后为左曹侍中,常伴刘秀征战杀伐,屡立战功,至公元30年(建武六年)殉国。刘秀在河北尚未遇邳彤,恐难有后汉,故史称其为“一言可以兴邦”之俊杰。

药王故事

邳彤生前精通药理,乃一代名医,常走村串户,采方治病,人颂“药王邳彤”。为纪其事,宋徽宗于1101年始为邳彤立“药王庙”,供世人纪念,经历代重修,至今安国“药王庙”内仍香火不断。

说到药王邳彤,要先从刘秀讲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东汉纪元开始。邳彤为刘秀的部下,开国功臣,满腹文韬武略,《后汉书》称邳彤为“一言可以兴邦”之俊杰,在平定王莽后,任曲阳郡太守。刘秀之子汉明帝刘庄,让画匠为邳彤画像,把他与邓禹、吴汉等二十八位开国功臣的画像一起挂在南宫云台,百姓都说云台二十八将是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下凡,刘秀能平定天下全靠这帮神仙帮忙了。

传说邳彤医术精湛,经常扮作游医给百姓治病,疗效颇佳,被称为“神医”。至今,在安国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邳彤游历京城,恰巧遇到皇帝爱女患病,宫里御医束手无策。爱女心切的皇帝令人将皇榜贴满大街小巷,寻民间名医为公主诊疗,并许诺“谁能治好公主的病,愿索金银者,必然重赏;愿招为驸马者,即可娶公主为妻。”邳彤伸手揭下皇榜。经过一番望、闻、问、切,邳彤弄明白了公主的病情,断定公主是消化不良,导致胃口闭锁。他回到住处后,将身上的污泥搓成一个药丸,给公主奉上。公主服下后,一阵剧烈的恶心,呕吐之后,慢慢地能进食水,不几日,食欲正常,神色好转。邳彤怕皇上知道“药丸”的内情怪罪下来,连夜逃出京城奔回故里。皇上念其为公主治病有功,便传圣旨:封邳彤为药王,并在其家乡祁州立庙。就这样,邳彤被世人尊崇为“药王”。

药王邳彤听说南方瘟疫流行,便离开家乡祁州前往南方为百姓治病。

邳彤离家后,母亲得了重病,百医无效。捎信给邳彤,邳彤在南方的病人很多,又离不开。母亲病中又十分思念邳彤,哥哥邳祝只好带母亲去南方。邳彤见到母亲后,赶紧为母亲诊治,依然不见好转,只好让哥哥带母亲回家。临别时,邳彤流着泪说:“不是儿子不孝,确是儿子不才。我治好过那么多人的病,今天却治不好母亲,因为治这种病的药世间难以寻找,但若天地有情,念我为世为治病之医德,或许有缘能碰到。母亲保重,就看命运如何了。”

这天,哥哥邳祝搀着母亲走在半路上,母亲口渴难忍,可前不归村,后不归店,哪里去讨口水喝。邳祝将母亲安置在路边,四处寻找哪里有水的影子。后来走到一片槐树林里,看见一个死人头骨,里面存有雨水,有两条细细的小蛇在水中嬉戏。邳祝轰走小蛇,把水端给母亲:“您就闭上眼睛把这点雨水喝下去吧。”母亲实在渴极了,也顾不上干净不干净,闭上眼一饮而尽,觉得心里好受多了。

来了一个村寨,母亲又觉饥饿难捱,小村里又没有饭铺,邳祝只好上门讨饭。可巧有一家生了一对双胞胎,这家的婆婆是个瞎子,公公是个拐子,这样的人家一胎添了两个胖小子,自然十分高兴,一听有人讨饭,赶紧把产妇吃乘下的一碗薏米饭和一个鸡蛋给了邳祝,没想到那鸡蛋还是一个双黄蛋。母亲吃了薏米饭和双黄蛋,身上觉得有力气多了,终于回到了家乡。又过了一段时间,竟然完全好了。不久,邳彤托人捎来一封家信,信上写道:“如母亲能喝到二龙戏珠天然水,吃到一胎双子双黄蛋,牛马小姑碾薏米,拐公瞎婆做成的饭,自然病除。这四种药非人力可为,若母亲命大,自然巧成药到,不知母亲一路如何,十分悬念。”邳祝看了信,回想母亲在路上的遭遇,才知道喝的吃的正是弟弟开的方子,赶紧写信告诉了弟弟。邳彤接到哥哥的信,感叹道:“真是神灵天佑,我邳彤理应顺天行事,普济众生,以报天恩才是。”

在安国,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穿山甲,王不留,小媳妇喝了顺怀流。”形象地说出了穿山甲和王不留行(也叫王不留)两味中药的通乳作用。王不留是一种草的种子,具有很好的舒筋活血、通乳止痛的效果,据说它的发现者是邳彤,可邳彤为什么会给它们起这样古怪的名字呢?这还得从当年王莽追杀刘秀讲起。当年,追杀刘秀的官兵,在邳彤的家乡四处宣扬刘秀是冒牌的汉室宗亲,王莽才是真正的汉室皇帝,让老百姓给他们腾出好房子,送来好吃好喝的犒赏官兵。可村民们对王莽这支祸害百姓的军队深恶痛绝,早就坚壁清野,躲进青纱帐了。王莽火冒三丈,扬言要实行“三光”政策,斩尽杀绝。这时,谋士进言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跟他们斗气不值得,万岁还是追杀刘秀要紧。”王莽听了,才悻悻地离开了这里。想到家乡这段不留假大汉皇帝王莽食宿的往事,邳彤就给那味草药起了个名字叫“王不留行”,提醒人们牢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邳彤死后葬在祁州(今安国)南关,修造“邳王庙”作为祭所。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984年)祁州建立“药王庙”,清朝时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又特为“药王庙”书匾。

自建立“药王庙”后,逐渐形成了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十月十五日的庙会,传说这两天分别为药王邳彤生日和祭日,庙会盛况空前,且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古祁州沾了药王邳彤的光,成为中国著名的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天下第一药市”之称以及“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的美誉。

史书评价

邳彤字伟君,信都人。父邳吉,为辽西太守。邳彤起初为王莽和成卒正。世祖攻取河北,到下曲阳。邳彤举城投降,世祖便以邳彤为太守,居留数日。世祖北到蓟,恰逢王郎兵起,使将领攻略土地,所到之县莫不奉迎,惟有和成、信都坚守不下。邳彤听说世祖从蓟回来,失了军队,准备到信都,就先派五官掾张万、督邮尹绥选精骑二千余匹,沿路迎世祖军。邳彤不久就与世祖相会于信都。世祖虽然得到了二郡的帮助,但兵众没有集合,部下多说可用信都兵送他西归长安。邳彤当即回答说“:议者之言都错了。吏民歌颂思念汉朝已久了,所以更始即位天下群起响应,三辅清宫扫榻除道以表欢迎。一个人举戟大呼,则千里之将无不献城而逃遁,贼虏匍匐请降。自从上古以来,也没有感物动民达到这种程度的。那王郎只是一个卜卦之士,假借刘氏宗室之名乘天下混乱之势,驱使集合乌合之众,竟震慑燕、赵之地;何况明公奋起二郡之兵,宣扬响应之威,要攻则何城不可克,要战则何军不可降!现在弃此而归,不但空失河北,而且更惊动三辅,使威风重名一旦坠损,这就不是有利的良计。假若明公没有再次征伐的意图,那么虽有信都之兵也难以相会哩。为什么呢?明公既已西归,那么邯郸的城民是不肯捐弃父母,背弃城主,而千里送公西归的,他们的离散逃亡是必然的了。”世祖以其言为善而停止西归。

即日拜邳彤为后大将军,和成太守一如过去,使他率兵在前面。等到达堂阳,堂阳已反属王郎,邳彤派遣张万、尹绥先去晓谕官吏民众,世祖夜间到达,堂阳就开门出迎。又引兵击破白奢贼于中山。自此邳彤常从世祖攻战。信都复造**归顺王郎,王郎所设置的信都王拘捕囚缚邳彤的叔父及妻子儿女,使他们以手书呼唤邳彤说:“投降就封爵不投降就灭族。”邳彤流泪哭泣回报说“:事君王的不得顾家。邳彤亲属所以至今得以安身于信都,是刘公的恩德。刘公现在正忙于国事,我邳彤不得以私事为念。”恰好更始派去的将领攻下了信都,王郎兵败走,因此邳彤家属得免于难。攻拔邯郸后,封邳彤为武义侯。

建武元年(25),更封灵寿侯,代理大司空事。帝入洛阳,拜邳彤为太常,月余之间日转少府,这年免太常职事。再为左曹侍中,常从征伐。

建武六年(30)回到封国。邳彤去世,子邳汤嗣位,

建武九年(33),徙封为乐陵侯。

建武十九年(43),邳汤去世,子邳某嗣位,无子,封国被废。

元初元年(114),邓太后续封邳彤孙邳音为平亭侯。邳音去世,子邳柴嗣位。起初,张万、尹绥与邳彤同迎世祖,都拜为偏将军,也跟从征伐。张万封重平侯,尹绥封平台侯。史官评论道:凡是说到成事的,都是因功劳卓著而容易显声扬名;预谋事的先见的,因事理隐晦而难以昭著。这当然是按照实情比较而言的,是应当推理考察的。至于世祖虽得二郡之众,仍想西还长安,弃成业,临不测之境,而世祖并未觉悟,出谋划策者都附和跟从,在这种情况下,邳彤的话,难道不是先见之明吗!论语上面说“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隆”,邳彤的话,是很接近的了。

药王庙故事的另一版本

说宋朝年间,祁州(今日安国)南关土地庙前有一皮匠摊。

一天,土地庙前贴了一张招医的皇榜,原来皇帝最宠爱的公主得了重病,经过太医治疗不见好转,现终日昏昏入睡,病入膏肓。皇帝无耐,下令张皇榜招天下名医。皇榜上写:治好公主者重赏千金并招为驸马。

皇榜贴出数日不见有人揭榜,急坏了守榜特使,更急坏了皮匠。

皮匠以修鞋钉掌为生,连日来看皇榜的人山人海,皮匠摊被挤的东倒西歪,没有了生意怎生是好?气急败坏之下,皮匠一把扯下皇榜。他哪知这一扯惹下大祸,守榜特使见此不容分说抓皮匠去京城为公主瞧病。

皇帝老子哪知来者是皮匠,可怜皮匠被安排在宫内候旨,心里想,这下完了,等死吧,急的他像热锅上的蚂蚁。

人固有一死,但不能死的不明不白。皮匠冷静下来,抓耳挠腮,直挠头皮,苦思冥想逃生之计。

忽闻太监唤神医晋见,皮匠大汗淋漓,情急之下,将挠下的雪花头皮和身上的陈年老裉撮成小球数枚交与太监,并对太监说:此乃家传秘方,包治百病,尔乃皮匠,不便见公主玉容。太监心想也是,便将妙药灵丹捧走。

皮匠见太监离去,心想此时不溜更待何时,随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如漏网之鱼,星夜奔命逃回祁州。

话说公主服下灵丹片刻,肚中便翻江倒海,吐的是一塌糊涂。见此,皇帝、皇后,太医、太监大惊失色。谁知公主如梦初醒,樱桃小口虽沾满污物,嘴里却直嚷嚷我好饿,边嚷边从床上爬起来找吃的。皇帝龙颜大悦,喜命召见神医,太监速去速回:回禀皇上,神医不愿领赏已回祁州……皇帝急命御林军前往祁州请神医欲兑现诺言并招为驸马。

原来公主整日大鱼大肉,健身房里从来不见她去过。长此以往,导致肚中停积食物胃口闭塞,太医院王太医们自作聪明,以人参鹿茸等为公主治病,庸医误事,坑了公主了。

谁知皮匠的泥丸是正宗的泻药,歪打正着,治好了公主玉体。皮匠哪知会此事。

接着说御林军在守榜特使带领下快马加鞭来到祁州,那皮匠逃回后正在收拾皮匠摊,准备离家出走,见当兵的追来心想,这下死定了,上天无路,下地无门,见旁边有一枯井,便一头扎下,结束了他光灰不灿烂的一生!

后来,皇帝追封皮匠为药王,并在皮匠生前所在地土地庙原址建药王庙,遇难处枯井旁修药王墓,还下令免收全国皮匠税收。所以药王庙又称皮王庙,国税局地税局时至今日也不敢收皮匠的税。

从那以后至今,药王庙香火不断,各地药商纷纷携药前来沐浴神灵。

备注

据相关的资料考证,作为将军的邳彤并非是药王,而是历史错综复杂的误会而已。

邳彤乃以汉代名将成为皮场镇土地神,即皮场王,后简称皮王,再由刘墉写匾,成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药王”!

宋徽宗的诰封,决不会是加给各地皮场土地神的,受封者必是某一个人(神),但肯定不是邳彤,周秋说东汉封炎帝事固不可信,但此是北宋有关皮王是谁的唯一文献,其以神农为皮王应有一定的可信度。据推测在宋初以医术显灵者实是相州皮场土地庙中的神农(土地庙中往往祀有多种神祗,有神农也是可能的)。终北宋一代,此神(被皮王化了的神农)皆极为朝廷、民众所信仰,至徽宗尤重鬼神之祀,乃慎重加封,其风气至南渡后尤烈,因于临安建庙,并加封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皮王中神农的影子渐淡,转由“皮”字演化出郑大夫子皮,或皮场张森。影响所及,南宋或宋以后,各地的土地也以医药归奉皮王,安国的邳通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当明清之际安国药市的建立,邳彤乃以汉代名将——本方土地——皮王——药王,成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药王”了。

在清乾隆以前并未发现将皮场王与邳彤说成一体者。但由于皮场王确指是谁本来就不很清楚,或者还有其他原因,皮场庙与邳彤土地祠合二为一了。

另一需要注意是,实际上,至今关于安国药王庙的药王是谁已经并不重要了,它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而安国的药王庙还更是药材经营的标志,是药商竞争与凝聚的物化对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