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拜鲁伊特音乐节 |
释义 | 在拜罗伊特歌剧院举办歌剧节的气氛在世界乐坛都是独一无二的。当年瓦格纳在位于巴伐利亚美丽的洛可可镇建造这座宏伟的歌剧院,是为了实现他毕生的雄心壮志。 拜鲁伊特音乐节-简介在拜罗伊特歌剧院举办歌剧节的气氛在世界乐坛都是独一无二的。当年瓦格纳在位于巴伐利亚美丽的洛可可镇建造这座宏伟的歌剧院,是为了实现他毕生的雄心壮志。1876年剧院以上演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开场。这座带有梦幻色彩的歌剧院,融会了十九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和希腊风格的建筑特色,这也正是当年古典作曲家们强调个人主义和权力至上的真实写照。 拥有环形剧场的拜鲁伊特歌剧院,其观众席间没有预留过道,因而观众往往要等到这排人全部到齐后才能安然入座。演出开始之后剧场所有的门都被关上,在昏暗的灯光下,观众唯一可以看到的是来自乐池里的橙色光束。乐池是根据瓦格纳的设想建造的。低陷的乐池使观众无法看到乐手甚至指挥,其目的在于营造瓦格纳歌剧中那独特、深沉的音响效果。 但是,坐在这座充满十九世纪美学观点氛围的古朴的剧场里,观众也不得不做些妥协,欣赏瓦格纳歌剧的观众常常觉得无法忍受没有空调和扶手的硬座席。然而,不可思议的是,既便如此,拜鲁伊特音乐节的观众仍从世界各地蜂拥前来朝圣。 拜鲁伊特音乐节-历届主题年份 作品 指导 1876 尼伯龙根的指环 理查德·瓦格纳 1882 (– 1933) 帕西法尔 理查德·瓦格纳 1886 (– 1906)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柯西玛·瓦格纳 1888 (– 1899) 纽伦堡的名歌手 奥古斯都·哈拉赫 1891 (– 1904) 唐豪瑟 柯西玛·瓦格纳 1894 (– 1909) 罗恩格林 柯西玛·瓦格纳 1896 (– 1931) 尼伯龙根的指环 柯西玛·瓦格纳 1901 (– 1902) 漂泊的荷兰人 齐格弗里德·瓦格纳 1911 (– 1925) 纽伦堡的名歌手 齐格弗里德·瓦格纳 1914 漂泊的荷兰人 齐格弗里德·瓦格纳 1927 (– 1931)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齐格弗里德·瓦格纳 1930 (– 1931) 唐豪瑟 齐格弗里德·瓦格纳 1933 (– 1934) 纽伦堡的名歌手 海恩兹·提贞 1933 (– 1942) 尼伯龙根的指环 海恩兹·提贞 1934 (– 1936) 帕西法尔 海恩兹·提贞 1936 (– 1937) 罗恩格林 海恩兹·提贞 1937 (– 1939) 帕西法尔 海恩兹·提贞 1938 (– 1939)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海恩兹·提贞 1939 (– 1942) 漂泊的荷兰人 海恩兹·提贞 1943 (– 1944) 纽伦堡的名歌手 海恩兹·提贞 1951 (– 1973) 帕西法尔 维兰德·瓦格纳 1951 (– 1952) 纽伦堡的名歌手 鲁道夫·奥托·哈特曼 1951 (– 1958) 尼伯龙根的指环 维兰德·瓦格纳 1952 (– 1953)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维兰德·瓦格纳 1953 (– 1954) 罗恩格林 沃尔夫冈·瓦格纳 1954 (– 1955) 唐豪瑟 维兰德·瓦格纳 1955 (– 1956) 漂泊的荷兰人 沃尔夫冈·瓦格纳 1956 (– 1960) 纽伦堡的名歌手 维兰德·瓦格纳 1957 (– 1959)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沃尔夫冈·瓦格纳 1958 (– 1962) 罗恩格林 维兰德·瓦格纳 1959 (– 1965) 漂泊的荷兰人 维兰德·瓦格纳 1960 (– 1964) 尼伯龙根的指环 沃尔夫冈·瓦格纳 1961 (– 1967) 唐豪瑟 维兰德·瓦格纳 1962 (– 1970)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维兰德·瓦格纳 1963 (– 1964) 纽伦堡的名歌手 维兰德·瓦格纳 1965 (– 1968) 尼伯龙根的指环 维兰德·瓦格纳 1967 (– 1972) 罗恩格林 沃尔夫冈·瓦格纳 1968 (– 1975) 纽伦堡的名歌手 沃尔夫冈·瓦格纳 1969 (– 1971) 漂泊的荷兰人 奥古斯都·埃弗丁 1970 (– 1975) 尼伯龙根的指环 沃尔夫冈·瓦格纳 1972 (– 1978) 唐豪瑟 格尔兹·弗里德里希 1974 (– 1977)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奥古斯都·埃弗丁 1975 (– 1981) 帕西法尔 沃尔夫冈·瓦格纳 1976 (– 1980) 尼伯龙根的指环 帕特里克·切鲁 1978 (– 1985) 漂泊的荷兰人 哈利·库甫 1979 (– 1982) 罗恩格林 格尔兹·弗里德里希 1981 (– 1987)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让-皮埃尔·庞尼尔 1981 (– 1988) 纽伦堡的名歌手 沃尔夫冈·瓦格纳 1982 (– 1988) 帕西法尔 格尔兹·弗里德里希 1983 (– 1986) 尼伯龙根的指环 彼德·哈尔 1985 (– 1995) 唐豪瑟 沃尔夫冈·瓦格纳 1987 (– 1993) 罗恩格林 维尔纳·赫尔佐克 1988 (– 1992) 尼伯龙根的指环 哈利·库甫 1989 (– 2001) 帕西法尔 沃尔夫冈·瓦格纳 1990 (– 1999) 漂泊的荷兰人 迪尔特·多恩 1993 (– 1999)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海涅·穆勒 1994 (– 1999) 尼伯龙根的指环 阿尔弗莱多·吉尔西纳 1996 (– 2002) 纽伦堡的名歌手 沃尔夫冈·瓦格纳 1999 (– 2005) 罗恩格林 凯特·瓦尔纳 2000 (– 2004) 尼伯龙根的指环 约根·弗莱姆 2002 (– 2005) 唐豪瑟 飞利浦·阿劳 2003 (– ?) 漂泊的荷兰人 柯劳斯·古特 2004 (– ?) 帕西法尔 克利斯朵夫·斯林根斯夫 2005 (– ?)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克利斯朵夫·马塔勒 2006 (– ?) 尼伯龙根的指环 唐克德·多斯特 2007 (– ?) 纽伦堡的名歌手 卡特琳娜·瓦格纳 拜鲁伊特音乐节-本届重头戏主席::沃尔夫冈·瓦格纳 主演:坦克雷德·多斯特(TankredDorst)全新导演的《指环》全集 指挥:克里斯蒂安·蒂勒曼。 主持:由86岁的瓦格纳孙子沃尔夫冈(WolfgangWagner)主持 对本届主持人的评论:不仅是艺术家,还是一位性格执拗的成功的经营商。 拜鲁伊特音乐节-评析本届是现年80高龄的戏剧导演多斯特首次执导歌剧,而且是在开幕前1年不到临时救场。音乐节入场券照样热销,供求比例达到1比10。一张70欧元的票子在黑市能卖到几千欧元。尽管媒体对多斯特的导演褒贬不一,但媒体一致对蒂勒曼的指挥给予最高评价。 拜鲁伊特音乐节的组织管理权一直保留在瓦格纳家族手中。有消息说,沃尔夫冈不久将退休,接替他的将是他28岁的女儿卡塔琳娜(Katharina),这位缺乏经验的年轻人,明年计划将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DieMeistersinger)搬上歌剧节舞台。瓦格纳家族内部权力交接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据知情人披露,其内部争斗的险恶情节,毫不逊色于任何一部肥皂剧中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场面的描写。 拜鲁伊特音乐节聚集了世界名流,瓦格纳歌剧协会成员和资深音乐评论家等等。早期的拜鲁伊特音乐节主要上演著名的作曲家和不少青年音乐改革者的作品。如布鲁克纳(Bruckner)、柴科夫斯基(Tchaikovksy)、贝尔格(Berg)、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和巴托克(Bartok)等。然而近年来,音乐节风气渐趋保守和僵化。例如今年歌剧节上演期间,由富有改革精神的德国导演克利斯多夫·施林根席夫(ChristophSchlingensief)执导《指环》(坦克雷德·多斯特创作),演出期间,从观众席上频频发出尖锐的口哨和吹嘘声。这场景引起不少音乐界人士的深思。 评论家指出,拜鲁伊特音乐节正是需要像克利斯多夫·施林根席夫这样具有时代气息,敢于向“神圣”的瓦格纳作品和保守的剧场文化传统挑战的导演。不仅如此,参加拜鲁伊特音乐节观众的思想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欣赏瓦格纳那些“空虚”、“怀旧”的歌剧意境中。如果拜鲁伊特歌剧节的文化环境不能与时惧进,其前景不容乐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