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嬴姓
释义

嬴姓 远古时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为二。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汉书地理志注》和《说文解字》记少皞氏为嬴姓。嬴即燕的异字,且又同音,故嬴即燕。少皞氏初以燕(玄鸟)为图腾,故成为嬴姓的始祖。

简介

少昊是中国野蛮时代中期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神话人物。他的名字,在中国典籍中五花八门,除"少昊"外,又写作"少皓"、"少皞"、"少皋",此外又称"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左传》、《帝王世纪》都说少昊名叫挚。但《帝王世纪》又说:"少昊帝名挚,字青阳,殷姓也。"

少昊之母,《帝王世纪》说是"女节",《拾遗记》又称为"皇娥"。《春秋元命苞》-上记载:黄帝之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有的书又作"稚华之渚",即今河北盐山东南),女节梦中幻觉到这颗巨大流星落在身上,意感而生下了少昊。而《拾遗记》上却更有一段富于神奇色彩的记载: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当她来到穷桑的沧茫之浦时,遇到一位容貌俊美绝俗的神童,自称为白帝之子,即太白星之精。这位太白星化身的美少年,下凡来到沧茫水边,与皇娥相遇,竟一见钟情,从此与她嬉戏宴游,乐而忘归。经过一段浪漫时间,皇娥便怀有身孕,后来生了一位圣子,取名叫挚,为了纪念皇娥与帝子穷桑相爱,便又给他取名穷桑氏,亦叫桑丘氏,这就是嬴姓的原始远祖少昊。

少昊长大后,成为氏族首领。他的氏族先居住在穷桑(今山东曲阜一带)。后来氏族壮大,少昊当上东夷部落联盟首领,便迁都曲阜。当少昊即位之日,有五只凤从五方(东、西、南、北、中)飞集于帝庭。少昊氏认为这是吉祥瑞兆,因此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以鸟来给各个氏族命名,称自己氏族为"凤鸟氏"。《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少昊即位后,"利器用,正度量",即发展生产,订立制度标准。少昊最大的功绩是测量天象,制定历法。他的部落设置有专门负责观测天象节气变化的官,有历正、司分、司至、司启、司门五种之多。少昊氏是中国古代最早确定星宿的部族,曾“法度量,调气律,行二十有八宿”(《路史·后记》),又把北辰列为最尊贵的星位。后世以星宿定部族区域,以星定人,都是源于此。少昊又是一个会创作乐曲的氏族,史称少昊“作乐曰《九渊》。”《帝王世纪》说,少昊一直当了一百年东夷部落联盟领袖后才去世。

少昊去世后,戎夏黄帝集团的颛顼取代了少昊的部落联盟首领权。原少昊部落的许多鸟夷氏族纷纷向中原内地迁徙。有的加入到中原华夏颛顼集团,有的氏族沿着黄河继续西迁到黄土高原,少昊凤鸟氏族则迁到更远的陕西云阳一带。正因为如此,少昊虽为东夷,但《帝王世纪》和《遁甲开山图》等典籍都说帝少昊死葬云阳。《山海经·西次三经》说:"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由于少昊氏族西迁,少昊逝后,被尊为西方天神,叫"西皇"。

确切地说嬴姓始祖是伯益,司马迁《史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伯益之父是禹以最贤之皋陶,打算将自己的帝位让给他,不巧他病逝。皋陶死后,"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皋陶的次子名仲甄,又叫仲偃,继承了燕鸟图腾,仍以偃为姓。皋陶的长子名伯益,伯益为秦赵之祖,继承了少皞氏的嬴。《帝王世纪》说:"伯翳为舜王畜多,故赐姓嬴氏。"伯翳即伯益,舜帝赐他为嬴姓,只是命他继承了少皞氏担任嬴姓部落的首领。并非嬴姓自伯益时才开始有。这样,从皋陶父子时始,嬴与偃两姓分开,而变成了凤凰家族的两大系统。偃姓奉皋陶为祖,他的后裔主要向南发展;嬴姓则奉伯益为祖,他的后裔主要留在山东,或南行淮水,或向西迁。

相传《山海经》为大禹、伯益所作。《山海经》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也是研究我国上古社会的重要文献。许多文献将《山海经》称为“伯益之书”。《吴越春秋》:禹“遂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证之。故名之曰《山海经》”。东汉王充在《论衡·别通篇》里说:“禹、益并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远不至,以所见闻,作《山海经》”。

伯益因对社会的发展立了大功,禹准备举伯益为戎夏--东夷部落联盟的领袖,让伯益当禹的继承人。《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云:禹之子"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于是,禅让制被世袭制所代替,中国的历史由此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

至秦朝灭亡,历尽2000多年的沧桑经历。嬴 这个姓已经不多了,甚至在百家姓上也不多见.也许是战争的摧残,或者是种族受到破坏......至今已成为一个谜团。

在江苏省的连云港市灌南县李集乡万圩村,还生活着姓(营)的人们,据说是秦始皇的后人,是抗日战争时期逃难到此地的,目前人数在数百人以外,他们也许就是秦始皇嬴政的传人。至于为什么姓营,听当地老人说是怕仇家报复,只好出此下策,改同音字(嬴)为(营)。(注:秦始皇为赢姓赵氏,故在其称皇帝前,史书一般称为秦王政,或秦王赵政。秦汉之后,姓氏一体。故若秦始皇有后人,现在应姓赵,而非赢)

听说嬴氏每2000年将会出现一位叱咤华夏风云的大人物,这究竟是真还是假,已经无人知晓。只希望不要是一个暴君,而是一个为国为民的人。

姓氏来历

我国最古老的姓氏是风姓子!凤姓!子姓等!黄帝姓公孙(子姓)!古代母系的姓大多从“女”,如“姬”,“姜”,“妫”,“嬴” 等,这也是母系氏族的残留,同姓之族大多分布于较近的地域。以秦之“嬴”姓为例,春秋时嬴姓的诸侯国除秦外还有:黄(今河南潢川),江(今河南息县),徐(今安徽泗县),钟离(今安徽凤阳)等,这些诸侯国大多分布于淮河流域(除秦,梁两国例外)。《左传?昭公元年》“周有徐,奄”,杜预注“二国皆嬴姓”。按徐,奄二国极为古老,不但远在秦立国以前,甚至早于周之立国。商周之际,二者皆东夷大国。东夷族分布主要在今江苏,山东,河北以至辽宁的沿海地区,以鸟为图腾,有时又被称为鸟夷。春秋时的郯国(今山东郯城),也是嬴姓(有称为己姓者,按莒国亦为嬴姓国,有时也作己姓,可见己与嬴或为一姓),《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访问鲁国,自云是“少(白皋,音浩,四声)之后”“我高祖少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这是嬴姓属于以鸟为图腾的东夷部族的确切记载。

商族祖先亦属于东夷鸟图腾部族(参见本人另一文《殷商史话-王亥的故事》),商之甲骨文中称东夷为“人方”,相当尊重。商末,东夷族强大内侵,如上文中的奄国(今山东曲阜)所处为商早期的都城。周武王克商后,东夷一度臣服。然而武王死后,周公摄政,管叔鲜,蔡叔度,纣子武庚与东夷诸国不服,发动叛乱。周公东征,“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史记·鲁周公世家》)。此后周又多次对东夷用兵,西周后期的青铜礼器师(上宝盖下袁,字库无此字)簋所刻铭文载:“正(通“征”)淮尸(通“夷”),欧孚(通“俘”,下同)士女牛羊,孚吉金”。这里注意两点,一是周对东夷用兵,俘虏了大量的人口,二是俘虏了大量牛羊。第二点说明东夷是以放牧牛羊为主要生产方式,亦即畜牧业。而《史记?秦本纪》载秦之祖先非子也因善养马畜牧而为周孝王“邑之秦”。则秦很有可能是周在对东夷战争中俘虏的东夷部族迁于西北,为周畜牧。同样,与秦共祖的赵国祖先造父也是以善御著称。秦,赵的共同祖先蜚廉及其子恶来“俱以才力事纣王”。所谓“蜚廉善走”(以上见于《史记?秦本纪》)决不是蜚廉是长跑好手(河南殷墟出土有大量殉葬马车,可见当时马车已很流行),而是蜚廉也是因驾驭马车的“善御者”而为纣重用。蜚廉也因与商同出于血缘关系较近的东夷部族才能被重用。(这一点与后来注重异姓通婚并且重用异姓的周有很大不同。)

综上所述,从古文献与考古两方面看,秦国嬴姓很有可能是出自以鸟为图腾的东夷部族(我国古代西方各族没有以鸟为图腾的,主要的畜牧部族羌族以羊为图腾。)

嬴姓十四氏

司马迁在《秦本纪》中叙述了“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而且东汉大学者王符在《潜夫论·志氏姓》中就明确地说:“李、梁、葛、江、黄、阮、寥、诸葛、英、赵、秦、沈、徐,皆皋陶之后也。”皋陶之后有八支都为伯益的嬴姓十四氏。

嬴姓十四氏包括了现在的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瞿等姓氏的汉族人,被合称为嬴姓十四氏。嬴姓中东夷来源比较纯的只有徐、廉、江、黄、缪。其余九氏也有来源姬姓等其他姓或赐姓改姓。李氏一支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但嬴氏十四姓其中没有李姓,是因为嬴氏祖为伯益(大费),而皋陶(大业)是伯益之父,所以李氏是嬴宗,便不是嬴氏。

廉氏徐氏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云:“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即伯益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大廉,一个叫若木,启继帝位後,没有忘记伯益之功,大廉就继承伯益的职位,其儿子就用他的名为姓,大廉就是廉姓的始祖。长子大廉封地于秦。据《元和姓纂》所载,“颛顼孙大廉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赵有廉颇。”相传为古帝颛顼孙大廉之后,封伯益次子若木于徐,是徐国之始。若木就成为了徐国的始祖和第一位国君。子孙繁衍,至商时建立了徐国,逐渐成为东夷中最强大的一支,史称“徐夷”也称“徐方”、“徐戎”。若木的后代分为四支,分别是徐氏、赵氏、黄氏、马氏。徐姓也有支是商族后裔。

江氏

伯益下传几十代,经夏、商,到西周时有裔孙名元仲。元仲受封于江,并建立了江国(今河南正阳县涂店附近)。《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朝将伯益之后 分封於江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

赵氏

「赵」姓出自「嬴」姓,据「唐书」记载,上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第十三世孙造父。 皋陶的十四世孙造父生活于周朝,因为善于驯马和驾车,深深得到周穆王的宠爱,后来因为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乱中及时驾车带穆王回京,穆王就赐给他造父赵城(现时山西洪桐)作为封邑,造父的后代子孙以封邑赵城作为赵姓。

秦氏

出自「嬴」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云,嬴姓之後,伯益裔孙非子,周孝王封之於秦,陇西秦亭是也。至始皇灭六国,子婴归汉,子孙以国为氏。

谷氏

出自嬴姓。以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谷朗碑记》所载,秦人的先知非子,居住于秦谷(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其后分为二支,一支为秦氏,另一支为谷氏。

缪氏

出自嬴姓。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希荣,谥号为“缪”(莫六切)。

梁氏

出自嬴姓,以国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平王时。秦仲讨伐西戎有功,其少子康,受封於夏阳梁山(在今陜西省韩城县南)。春秋时, 梁国亡於秦国,其後有梁氏。

黄氏

伯益为嬴姓之祖,因治水有功受到帝舜的赐封,其后裔有封于黄国。南宋学者郑樵《通志·氏族略》:“黄,嬴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亦嬴姓十四氏之一也。楚有春申君黄歇。”

马氏

出自「嬴」姓,以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前270年),赵国大将赵奢因战公,受封于马服(河北邯郸西北),称为马服君。其後有马服氏,简为马氏。

葛氏

出自「嬴」姓。以国名为氏,夏代,有诸侯方国「葛」国,在今河南长葛县,《孟子.腾文公》载; 汤居亳,与葛伯为邻。其後有葛氏。其注曰:“葛,夏诸侯嬴姓之国。”伯夷的后裔葛伯的封国灭亡后,原居于琅邪郡诸县之葛氏有一支迁徙至阳都,因阳都已有葛姓,遂称后迁来的葛姓为诸葛氏。

费氏

伯益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大费,他的后代有支以费为姓,如夏桀时去夏归商的费昌,就是他的后裔;夏启分封其支子为费,以地为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