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偃师
释义

是一个多义词,作人名指中国古代传奇的机械师,作地名指河南省洛阳市下辖的县级市。

中文名称:偃师市

外文名称:Yanshi City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河南省

下辖地区:3街道9镇3乡

政府驻地:商城街道

电话区号:0379

邮政区码:471900

面积:668.58平方公里

人口:56万

方言:河南方言

车牌代码:豫C

区划代码:410381

河南偃师市

偃师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南屏嵩岳,北临黄河,西邻13朝古都洛阳,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26′15″~113°00′00″和北纬34°27′30″~34°50′00″之间。2010年区划调整后,全市8镇3乡、226个行政村,人口55.88万,总面积668.58平方公里(2009年区划调整前,为13镇3乡,332个行政村,人口85万,总面积947平方公里),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45亿元,是全省首批10个小康达标县(市),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26个城镇化发展重点县(市)、35个扩权县(市)和第二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前列。

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4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亿元,增长16.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24亿元,增长5%,其中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66.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81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45亿元;利税总额38.5亿元;利润28.2亿元。民营企业超亿元企业65家,其中超5亿元8家、超10亿元3家。实际利用市外境内资金33亿元,其中省外资金2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100万美元。出口3000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6.51亿元,比年初增加11.84亿元。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我市较上届前移3个位次,位居全国第68位。

行政区划

偃师市是一个县级市,隶属于河南省,现由洛阳市代管,下辖3个街道、7个镇、2个乡:商城街道、工业区街道、首阳山街道、翟镇镇、岳滩镇、顾县镇、缑氏镇、府店镇、高龙镇、山化镇、邙岭乡、大口乡。市人民政府驻民主路。

商城街道 代码:410381001 2012年,辖17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第1居委会~第17居委会;新新村、北窑村、北关村、城西村、许庄村、齐庄村、东寺庄村、西寺庄村、高庄村、后庄村、塔庄村、新城村、槐庙村、窑头村

工业区街道 代码:410381002 2012年,辖8个村委会:石硖村、大槐树村、杏园村、吓田寨村、新寨村、前杜楼村、后杜楼村、潘屯村

首阳山街道 代码:410381003 2012年,辖24个村委会:沟口头村、古城村、城东村、前纸庄村、后纸庄村、大冢头村、坟庄村、香玉村、南蔡庄村、新庄村、羊二庄村、白村、前张村、后张村、渔古村、义井村(小湾,宋湾,义井)、龙虎滩村、韩旗村、保庄村、寺里碑村、石桥村、寨后村、郭坟村、邢沟村


 
 

翟镇镇 代码:410381103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翟西村、翟东村、宁南村、宁北村、田中村、田西村、田北村、大炉庄村、东洼村、西洼村、北许村、二里头村、四角楼村、圪垱头村、前李村、甄庄村、王七村、卧龙村、前王村

岳滩镇 代码:410381104 2006年,辖18个村委会:寇圪垱村、岳滩村、东庄村、王庄村、前马郡村、后马郡村、赵庄寨村、赵庄街村、周堂村、黄大王庙村、佛滩头村、仝庄村、尚庄村、喂南村、喂北村、西谷村、东谷村、堤头村

顾县镇 代码:410381105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顾县村、史家湾村、营防口村、杨村、木阁沟村、中宫底村、西宫底村、曲家寨村、东王村、安滩村、回龙湾村、苗湾村、李湾村、段东村、段西村

缑氏镇 代码:410381106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缑氏村、化寨村、盆窑村、程子沟村、崔河村、郑窑村、夫子庙村、南家村、双泉村、刘庄村、孙坡村、邢村、布村、扒头村、官庄村、李庄村、唐僧寺村、马河村、柏谷坞村、金屯村、王湾村、马屯村、贾屯村、呼沱村

府店镇 代码:410381107 2006年,辖29个村委会:府西村、府北村、府南村、新寨村、周寨村、西管茅村、东管茅村、西口孜村、东口孜村、庙前村、夹沟村、寨孜村、双塔村、参驾店村、韩庄村、唐窑村、刘村、牛窑村、东窑村、来定村、杨窑村、柏峪村、安乐村、佛光村、杏沟村、史家窑村、曹窑村、任窑村、车李村

高龙镇 代码:410381108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高崖村、郜寨村、姬桥村、石牛村、辛村、高龙村、赵寨村、半个寨村、五岔沟村、逯寨村、陶化店村、铺刘村、左村、郭屯村、谢村、大屯村


 
 


 
 

山化镇 代码:410381200 2006年,辖17个村委会:山化村、寺沟村、忠义村、台沟村、石家庄村、王窑村、东屯村、汤泉村、蔺窑村、关窑村、张窑村、牙庄村、马洼村、光明村、新明村、油店村、向阳村

邙岭乡 代码:410381201 2006年,辖14个村委会:杨庄村、赵坡村、丁门口村、西蔡庄村、东蔡庄村、兰庄村、省庄村、刘坡村、牛庄村、牛新村、古路沟村、申阳村、吉沟村、周山村

大口乡 代码:410381203 2006年,辖28个村委会:大口村、张村、温村、韩村、袁寨村、草庙村、吕桥村、后周村、宁村、经周村、南窑村、经周寨村、西寨村、肖村、南寨村、铁村、山张村、马村、焦村、董村、宋村、翟湾村、引礼寨村、符寨村、郭村、翟寨村、曹寨村、张大寨村

地理位置

历史渊源

建置

据《读史方舆纪要》:“周武伐纣,回师息戎,因我偃师”。周武王伐纣之后,回师西亳,息偃戎师,马放南山,牛放桃林,表示不再用兵,偃师因此而得名。因此,西亳从周代时始称“偃师”。

西亳为商汤之都,即今偃师商城。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商本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的部落,为东夷族的一支。夏朝时属于夏王朝的一个诸侯国。商部族经常迁徙。从契至汤十四世,共迁徙八次。商部族活动的主要地区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东的西南部。商经过五百年而强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最后经鸣条之战灭掉了夏。商汤攻克夏都斟(鄩)之后,决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后,商汤从南亳迁此,史称西亳。

商都西亳在何处?这是数千年来历史上的一个疑案。我们根据有关史料和新的考古发现,加以探索,找出西亳的位置。《史记·殷本纪》正义云:“亳,偃师城也。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也。”《汉书·地理志》云:“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在偃师西十四里。”又云 :“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这西亳在洛阳偃师尸乡。

1983年,中国社科院在洛阳偃师尸乡沟、大槐树、塔庄一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这座商城遗址。从此揭开了西亳的秘密,结束了数千年来关于西亳的历史疑案,这是国内外史学界的一件重大发现。商城总面积为190万平方米。城内南中部有宫殿遗址。宫城呈正方形。大殿之后,有几座宫殿建筑,东西对峙,系王宫所在地。城内道路纵横,井然有条。城外有环城道路。这座规模宏大的商城遗址,显然是按照都城的规格建造的。据碳14测定的绝对年代,属商朝早期的城池。洛阳偃师尸乡的商文化遗址,就是商都西亳的所在地。

《竹书纪年》载:“汤居西亳,仲丁元年辛丑即王位,自亳迁于嚣。”《史记·殷本纪》又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又云:“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由此可以看出,商朝曾两次都西亳。第一次商都西亳,约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计230年,历经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第二次商都西亳,约在公元前1310年至公元前1140年,计170年,经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九帝王。商代两次都西亳,共19帝,400余年。

至秦灭周,置偃师县。同时,在偃师县之南建有缑氏(因缑山得名)县。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废偃师县,留缑氏县。四年(1044年)复置。熙宁五年(1072年)降偃师县为镇,再入缑氏县。八年(1075年)恢复偃师县,降缑氏县为镇,归属偃师县。至金统治洛阳,建金昌府,再复缑氏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缑氏县,其地并入偃师县,此后,缑氏一直为偃师县下属乡镇,不再独置。

1993年,撤销偃师县,建立偃师市。

沿革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回师,于亳筑城息偃戎师。偃师因此得名。

春秋(前770年至前476年)时,偃师名尸氏,缑氏之名亦见于典籍。

战国(前475年至前221年),偃师、缑氏为畿内邑。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置偃师、缑氏二县,均属三川郡。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年),仍置偃、缑二县,又有平县(故城在偃师西北25里),同属河南郡。

新莽元年(公元9年),改偃师为师氏县,缑氏为中亭县,平县为治平县。

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恢复西汉建置。三国(220年至265年)沿东汉建置,属魏国。

西晋(265年至316年),省偃师入洛阳,又省平县。单设缑氏县,属河南郡。东晋因之。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缑氏并入洛阳。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复置缑氏,仍属洛阳郡。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废缑氏置偃师,属河南郡。大业初(约605年)复置缑氏县。

唐初(618年),诸州县因地位是否重要和人口多寡,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偃师为畿县,缑氏为次赤县。贞观十八年(644年),省缑氏。上元二年(675年)复置缑氏县。偃、缑两县初属洛州,州、县均属陕东道大行台,后属都督府。开元元年(713年)后属东都河南府。

五代仍依唐置。

宋庆历二年(1042年)废偃师,四年复置。熙宁五年(1072年)降偃师为镇,入缑氏。八年复置偃师,降缑氏为镇,属西京河南府。

金太祖收国元年(1115年)置偃师、缑氏二县,偃师属中京金昌府。

元(1271年至1368年),偃师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河南府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缑氏入偃师,属河南行中书省河南府。洪武九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属河南布政司河南府。

清(1644年至1911年),沿明建置。

民国初年(1912年)实行道尹制,偃师属河南省河洛道。14年属道尹公署。16年道尹制废,属河南省政府豫西行政长官公署。22年省下置督察区,隶属河南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3年日军入侵豫西,偃师沦陷。是年10月22日,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在县南建立偃师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豫西一专区。民国34年9月,抗日先遣支队南下,中共领导的地方武装撤回太岳区,县南一带仍归国民党管辖。

1948年4月偃师解放,偃师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太岳五专区。6月改太岳五专区为豫西一专区。1949年2月改豫西一专区为洛阳行政区。1952年3月改洛阳行政区为洛阳专区。偃师随之改变隶属关系。

1967年11月28日,偃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隶属洛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恢复县人民政府,隶属洛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9月1日实行市管县,偃师县归洛阳市人民政府管辖。

历史人文

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朝在此建都。境内历史遗存众多。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的夏都斟鄩遗址 商汤灭夏后营建的第一座都城-西亳, 西亳商城遗址汉魏故城遗址东汉太学遗址西周伯夷叔齐墓、秦相吕不韦墓、唐太子李弘墓等 唐代武则天亲书的升仙太子碑唐代高僧玄奘、宋朝名相吕蒙正的故乡 商城博物馆

历史沿革

据《读史方舆纪要》,“周武王伐纣,回师息戎,因名偃师。”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攻取朝歌,灭掉商朝。武王回师镐时,认为天下已经太平,决定偃师息戎。于是“放马华阳”,兵车入库,表示不再打仗。

秦因置偃师县。1993年撤县设市。

2001年,偃师市辖12个镇、5个乡:城关镇、翟镇镇、首阳山镇、李村镇、诸葛镇、府店镇、高龙镇、庞村镇、缑氏镇、顾县镇、岳滩镇、寇店镇、山化乡、大口乡、邙岭乡、佛光乡、佃庄乡。

2000年,偃师市辖13个镇、4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816026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118823 、首阳山镇 50487 、佃庄镇 38686、 翟镇镇 41268 、岳滩镇 39042 、顾县镇 58628 、缑氏镇 62899、 府店镇 41250、 高龙镇 35816、 寇店镇 36020、 庞村镇 36790、 李村镇 68888 、诸葛镇 50860 、山化乡 45905、 邙岭乡 33217、 佛光乡 13086、 大口乡 44361。

至2001年底,全市辖城关、首阳山、岳滩、顾县、翟镇、佃庄、李村、庞村、寇店、高龙、缑氏、府店、诸葛等13个镇和邙岭、山化、佛光、大口等4个乡,332个行政村。

2005年,偃师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佛光乡,其行政区域划归府店镇管辖,府店镇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偃师市辖13个镇、3个乡:城关镇、首阳山镇、诸葛镇、顾县镇、高龙镇、寇店镇、府店镇、庞村镇、岳滩镇、李村镇、翟镇镇、缑氏镇、佃庄镇;山化乡、邙岭乡、大口乡。

2009年12月21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豫民行批[2009]46号),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同意将偃师市诸葛镇整建制划归洛阳市洛龙区管辖。

2010年3月19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豫民行批[2010]8号),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同意将偃师市李村镇整建制划归洛阳市洛龙区管辖。

2011年5月9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豫民行批〔2011〕35号),将偃师市庞村镇整建制划归洛阳市洛龙区管辖。

至2010年年底,偃师市辖11个镇、3个乡:城关镇、首阳山镇、顾县镇、高龙镇、寇店镇、府店镇、庞村镇、岳滩镇、翟镇镇、缑氏镇、佃庄镇;山化乡、邙岭乡、大口乡。

2012年1月,撤销城关镇、首阳山镇,设立商城街道、工业区街道和首阳山街道。

经济发展

2004年经济发展概况

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61亿元,比上年净增37亿元,同比增长16.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生产总值达19304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8%、18.7%和13.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018万元,增长3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6亿元,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8亿元(不含首阳山发电厂),增长27.9%;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8.2亿元、利税7.2亿元,分别增长34.6%、26.1%;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70.5,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保持河南省先进位次,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扩权县(市),并首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行列。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62亿公斤,其中夏粮总产和平均单产分别达到1.87亿公斤和369公斤,均创历史新高。种植优质专用小麦1.35万公顷,新增蔬菜种植面积866.67公顷、200公顷、花卉苗木333.33公顷、牧草733.33公顷;新建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5个,奶牛存栏1.52万头;生猪饲养量76万头,禽类饲养量830万只,继续保持河南省养猪、养鸡大县称号。全市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6个,缑氏葡萄成为全市第一个国家级农产品品牌,西银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全市第一个出口创汇农产品企业;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34个,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万人,其中域外输出7万人;兑付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749.9万元,减收农业税10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0元,增长11.1%。

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年新上、技改和扩建工业项目241个,投资总额70.3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6个,超千万元项目35个。华润电力首阳山公司260万千瓦机组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华润热电公司25万千瓦机组项目顺利投产发电,常村年产90万吨煤矿、首龙铝业公司年产万吨超薄铝箔、中硅高科公司年产300吨多晶硅等项目进展顺利,ITO导电膜玻璃、河南中美矿业集团建设项目相继开工。企业自主发展机制不断强化,在全市工业企业的综合效益指数排序中,“50强”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33.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7.3%;上缴税金2.1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5.2%。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3.8亿元,上缴税金2.76亿元,分别增长20.5%和23.3%;有9个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亿元。积极实施“质量立市、名牌兴业”战略,有90个企业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14个,居全省各县(市)第一,其中洛阳花都金柜有限公司生产的花都牌保险柜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实现了偃师市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80公顷,扩大节水灌溉面积80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平方公里,解决吃水困难人口1.23万人,完成退耕还林1000公顷,完善通道绿化373公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华夏西路、杜甫路、张衡路相继建成,新区绿化、亮化工程全部完成,第三水厂、商都南路改造、首阳路和华夏路东端排水改造等工程全面竣工,城区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商城植物园等工程进展顺利;新增绿地8.1万平方米,通过了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复检验收。全部消除全市农村141所中小学现有D级危房,府店、李村等10个乡镇卫生院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完成交通投资1341.4万元,207国道部分路段大修和火焦路整修工程顺利竣工,枣东洛河大桥建成通车,岳酒路、东牙路大修和省道314线建设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府李路、掘丁路改造工程已完成施工前期工作。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组建市招商服务局,先后组团参加洛阳牡丹花会、厦投会、乌洽会、广州中国首届中小企业博览会,分别在上海、浙江和广东东莞举办专项招商活动。在浙江温州和广东东莞派驻了驻外招商机构,与浙江台州市黄岩区缔结为友好区市。全年共引进项目139个,投资达到67亿元,其中域外资金55.7亿元,到位资金15.3亿元。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市拥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到54个,完成直接出口创汇420万美元,被列为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积极推进科技兴偃战略,荣获“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和“全省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县(市)”称号,全年实施洛阳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个。成功举办了偃师商城建都3600周年暨考古工作20年专家座谈会、玄奘思想与当代社会研讨会。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完成了艾滋病防治暨有偿供血人员普查工作。

2008年经济发展概况

2008年7月11日,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出炉,与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相比,河南省偃师市的位次由第71位提升至第68位。2009年7月25日,2009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在湖南省长沙县召开,会上,发布了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其中中部百强县(市)河南偃师市列第三名。

偃师市有各类企业1.6万家,产品达2000余种,从业人数22万人,200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112亿元,纳税达4.5亿元。工业在全市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达到60%。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其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6.3%,对财政的贡献达80%以上。初步形成了能源电力、机械加工、石油化工、轻纺针织、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优势行业,建成了在中原乃至全国比较有影响的钢制家具、制鞋、针织、农用摩托车四大特色产业生产基地。目前能源产业年发电能力达130万千瓦,年产煤能力达125万吨,年产值24亿元;建材业年产玻璃99万重箱,水泥200多万吨,耐火材料两大类40余个品种,年产值11.3亿元以上;化工业年创产值11.4亿元,年上交税金3100余万元;轻纺业年产值28亿元;钢制家具生产企业现有230余家,年产钢制家具400余万套,从业人员3万人以上,年产值20亿元,为全国产量最大的钢制办公家具生产制造基地,占全国同行业市场份额的38%以上;制鞋业现有企业400多家,年生产布胶鞋3亿双,年产值达到18亿元;

农用车摩托车制造业年产值18亿元以上,年产量55万辆,占全国同行业市场份额的40%以上。全市通过IS0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工业企业达到100余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级知名商品8种、著名商标7件,是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市)。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小麦生产蜚声全国

偃师现有可耕土地74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53万亩,近80%的土地实现了机械化耕作,粮食总产年均3.5亿公斤左右,为全国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栽培技术的发源地。国家科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小麦万亩2l世纪超高产样板田”曾在偃师实施,并达到平均亩产608.3公斤目标。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已经形成了优质专用小麦和小麦良种、无公害蔬菜、鲜食葡萄、花卉苗木和奶牛养殖等五大优势产业为支撑的新格局,被列为国家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

科教兴市步伐较快,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全市共拥有各级各类农村科技服务组织1098个,省、洛阳市科技型企业6个,科技示范园区4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386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科技人才5人,高级技术职称406人,中级技术职称的2862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 56%。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星火技术密集区”,2005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工作优秀县(市)称号。教育事业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基础教育先进县(市)、省政府首批“两基”工作试点县(市)、河南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首批实现“两基”单位、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

地理资源

偃师地处中原腹地,位于陇海经济发展带和河南省“三点一线”旅游热线上,东距郑州90公里,西距洛阳30公里,与龙门石窟、白马寺、少林寺等风景名胜区毗邻。陇海铁路和连霍、太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310和207国道在此交汇贯通;全市城乡公路里程达723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矿产资源丰富,探明储量的有煤炭、铝、钼、金、银等20多个品种,其中原煤7亿吨、铝矾土3500多万吨、花岗岩6亿立方米,花岗岩中的“云里梅”、“牡丹石”被誉为世界“独特品种”。水电煤资源充足,地下水净储量18.5亿立方米,并有伊河、洛河等过境水源;拥有国家大型企业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厂和偃师市发电厂、中友电力公司、华润热电公司等发电企业4家,装机容量130万千瓦,在建电厂1个(华润电力首阳山公司),装机容量240万千瓦(一期2×60万千瓦机组将于2006年4月并网发电);目前在建2个分别年产90万吨和120万吨的煤矿,建成后全市煤炭年开采能力达410万吨,届时偃师将成为华北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

城镇建设

偃师首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2004年11月,在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评选活动中,偃师市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位列第九十二位。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440元,增长12.9%;财政一般预算外收入完成31019万元,增长21.7%,人均财政收入375万元,增长1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亿元,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3206元,增长9.9%。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全国此次参评的县(市)共有3012个,其中河南省110个县(市),进入百强的仅有巩义、偃师两市。

偃师被列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基地2004年7月,偃师市政府与省科技厅签订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基地执行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偃师市建设6666.67公顷小麦、3333.33公顷玉米的示范区和1万公顷小麦、3333.33公顷玉米的辐射区。产量指标是示范区小麦平均亩产450公斤以上、玉米500公斤以上;辐射区小麦平均亩产350公斤以上、玉米400公斤以上。偃师市政府拨付10万元作为前期费用,制订了《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偃师示范基地实施方案》,落实了项目区;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组织相关乡(镇)科技副乡(镇)长和重点村负责人到省农科院玉米试验田、洛阳农科所玉米试验田和浚县农科所参观学习,为玉米种植寻找技术和品种支持。11月,市科技局组织人员对项目区重新进行了全面、反复的调查研究,对项目实施方案及项目区设置、千亩示范方设置进行了调整。

偃师城市规划控制面积130.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16.8万人,是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也是全省第一个获得“河南省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县级市。偃师被授予河南省村镇建设先进县(市)荣誉称号,诸葛镇被确定为全省小城镇重点建设城镇,顾县镇还获得中宣部等5部委命名的“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称号。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2.04%.

招商引资

2007年,成功举办河南省第25届洛阳牡丹花会偃师专场对外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积极组团参加第2届中博会、第11届厦交会等展会活动。引进域外资金24.8亿元,其中省外境内资金18.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302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730万美元;引进投资超百万元项目130个,投资总额60亿元,其中投资超千万元项目52个、超亿元项目8个,项目开工率84.6%,已投产或试生产项目70个。中硅高科技公司年产700吨多晶硅扩建项目竣工投产,上海超日公司5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池、永华能源公司嵩山煤矿和郭村煤矿、洛阳首天公司ITO导电膜玻璃、山东泰和东新公司年产5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增自营进出口企业40家,完成直接出口创汇2580万美元,增长395%,增幅居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第一位。 被列为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

科学教育

全市共拥有各级各类农村科技服务组织1098个,省、洛阳市科技型企业6个,科技示范园区4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386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科技人才5人,高级技术职称406人,中级技术职称的2862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 56%。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星火技术密集区”。教育事业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基础教育先进县(市)、省政府首批“两基”工作试点县(市)、河南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首批实现“两基”单位、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

偃师高级中学

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又称“偃高”,是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的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偃高地处偃师城关镇华夏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学校占地近600亩,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73个,在校学生6000多人。拥有艺术教室、大型体育场、微机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语音教学系统,沟通了教育网络,是河南省目前规模较大、功能齐全、设施达标的普通高中。

偃师高级中学于1928年建校,1955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重点高中(全省5所),是1958年河南省第一批24所省重点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学风优良,曾有“豫西清华”之美誉。建校以来培养了以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005年3月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学校现有教职工350多人,其中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80余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30余人,研究生学位获得者及在读研究生20余人。目前学校共有8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200多人。

为适应教育形势的深刻变革,学校也加大了改革力度。一是聘请全国知名学者、教育专家担任学校发展顾问,为学校出谋划策;二是同全国著名重点高中加强了校际师资交流与学生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三是和国内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学生升学、留学开通直通车;四是积极探索“一校两制”的办学模式,推动教育产业化发展;五是实施名师工程,打造过硬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00名,其中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76名,国家级骨干教师2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毕业及在读研究生16名。师资队伍阵容整齐,素质优良,颇具发展潜力。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偃师高中自2002年起,面向全省招生。同时开办出国留学预科班。

偃师籍名人

1、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

2、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

3、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教授 石璋如

4、中国书法协会主席 张海

5、白马寺佛教文化研究会禅艺委员会主任 郭贯贞

偃师一高

偃师市第一高级中学位于偃师市西区,北依邙山,南临洛水,西连汉魏故城,东与杜甫墓园、夏商都城遗址相连。是为河洛腹地,华夏文明之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灵人杰,名家辈出。历经风雨之陈年遗迹,俯仰皆是,传统文化之流风余韵,经久犹存。310、207国道在这里交汇,陇海铁路、连霍高速与之毗邻,交通便利。

学校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为私立学校,期间,小学、初中兼办。解放后,在偃师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下,改私立学校为公立学校,于1949年9月定名为“偃师一中分校”,1953年3月,定名为“偃师县第一初级中学”。文革中,学校先后更名为“南蔡庄五七高中”、“南蔡庄高中”;1982年8月,偃师县人民政府决定高中合并,邙岭、山化、城关、首阳山四乡合并于该校,正式定名为“偃师县第一高级中学”,1993年11月偃师撤县建市,学校更名为“偃师市第一高级中学”至今。

学校现占地120亩,建筑面积近3.7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一幢教学大楼,三幢学生宿舍楼,一幢教学办公楼,一座餐厅。学校内部设施近几年有较大改善,理、化、生实验室及体育器材均达国家一类标准,并拥用微机室,语音教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两个固定多媒体教室,两个移动多媒体教室,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校园绿化、硬化面积95%以上。

学校现有教职工182名,其中高级教师12名,中级职称教师41名,学历达标率95%以上,洛阳市级骨干教师5名,在校学生2300名,40个教学班。

多年来,学校始终以教学为中心,坚持“崇德博学,进取奉献”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2007年高考上省定本科线205名,2008年达225名。学校科研气氛浓厚,近几年,在国家级和省级以上报刊发有论文47篇,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如《洛河中小游污染问题研究》也已结题。

学校现为河南省绿色学校,洛阳市示范性高中、洛阳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河南省绿色学校,偃师市文明单位,质量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

网络发展

全市的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导致网络的快速发展,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大部分都在家买了电脑。这时候也涌现出一部分本地的中小型的网络兴起,比如偃师论坛、偃师信息港、偃师人社区,偃师信息网等等,都是给本地网友提供一些网络方便,提供了一个网上的家园!偃师论坛成立以后,带动偃师公益事业的发展,偃师志愿者成立,扩大推广偃师骑行活动,在偃师的网络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相信不久的将来,偃师也会像其他发展城市一样,慢慢向网络化发展,提高整体的人文素质。同时一些农业信息、商业招商信息等等分别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向外招商,相信很快企业家们就可以在网上实地考察偃师在偃师投资发展的状况了!

偃师人才网

偃师人才网(yshero)是目前偃师最大的人才招聘网站,80%的大中型企业选择的招聘网站,帮助求职者与企业搭建最佳的人才招募和人才培养渠道。

偃师人才网跟随着3G网络的兴起,偃师人才网推出了手机版,偃师人才网手机版不但可以快速用手机随时随地打开网页,而且可以随时随地查看人才库、企业库、人事信息等资料,非常方便快捷。

偃师信息港

偃师信息港隶属于洛阳天艺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网站开发团队,简称“洛阳天艺网络”,成立于

2006年,位于中国千年帝都洛阳,是一家专业服务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提供商,是网络信息技术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主要提供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网站推广、程序开发、域名服务、主机服务、网络广告、短信群发、安防监控、品牌形象策划等全方位的一体化服务,为企业打造专业的网络形象,使企业可以在成本、效率、稳定的前提下应用网络服务,展现自我风格和特色,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效益。

偃师特产

偃师地处伊洛河冲积平原,气候温和、水量适中,是银条的原产地域。据《偃师县志》记载,明朝弘治年间偃师银条曾为宫廷贡品。目前,偃师银条产量占全国银条产量的95%以上。产品远销泰国、越南、蒙古、俄罗斯等8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客商欢迎,被称为“世界奇菜”。并被出席2001年上海APEC会议的各国元首称为“世界奇菜”。2005年6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偃师银条正式获得原产地域保护。银条是偃师特有的绿色健康食品。

偃师银条种植历史悠久,洁白光亮,质地致密,色白鲜嫩,清脆爽口,具有解酒清神、消腻利口、增进食欲等功能。是各种宴席上的著名凉拌菜。相传大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玄奘天竺取经归来带回无名蔬菜,拜谒太宗皇帝李世民,皇上大加赞赏,赐名“银条”。清乾隆皇帝同百官品赞誉为膳食一宝。并作为宫廷菜肴,在唐玄奘家乡——偃师种植。

据现代科学测定:银条富含糖类、酚类、维牛素C、粗蛋白、氨基酸、有机酸等物质,对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具有独特的疗效。银条喜光照、耐潮湿,沙质土壤栽培尤为适宜。春分前后播种,谷雨前后苗齐,6、7月份进入旺盛生长期。银条生育期约300天,一般亩产1800-2500公斤。

偃师市豫剧团

河南省偃师市豫剧团始建于一九五四年,至今已有60年的辉煌历史。抗战时期,曾多次在硝烟弥漫的前沿阵地上慰问亲人解放军,被人们誉为皮定钧部队红色文工团。偃师又是举世闻名的大法师唐僧的故乡,也是河南豫西调的发源地,七朝故都偃师,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饱受着得天独厚文化底蕴滋养的偃师市豫剧团,坚持党的“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现已拥有教授、高级、中级职称的各类艺术人才10余人;大、中专毕业的省、市戏曲院校高才生近20名;本团戏校培养的艺术骨干近10名;以中、青年为主的演出阵容和最新型的电脑字幕、灯光、音响等一流设备可策划承接各类大型文艺晚会和戏曲晚会。数十年来,饮誉省内外,足迹大江南北,曾被河南省文化厅人事厅授予“河南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

我团在艺术生产及风格上,博采众长、文武并重、悲喜结合、多资多彩。先后推出了《讨饭国舅》、《假婿乘龙》、《程婴救孤》、《四品绿豆官》、《十八扯》等优秀剧目20部。国家一级演员王艺红领衔主演的《四品绿豆官》、《七品芝麻官》、《拾女婿》等2003年以来先后10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放;九六年市委、市政府创建五个一工程,投资百万元创作编排了大型现代戏《庄户人家》,参加了省六届戏剧大赛并荣获了大奖。2003年,王艺红领衔主演的《四品绿豆官》又荣获全省戏剧大赛第一名;孙应杰获个人表演二等奖;郭民江、霍新霞荣获三等奖,2004年,孙应杰荣获全国“牡丹杯”十佳金奖……,数十年来,我团曾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的汇演及戏剧大赛,先后共获各项团体奖、演出奖、个人奖等近八十多次,为此,《中国戏剧》、《当代戏剧》、《河南戏剧》、《中国文化报》、上海《文汇报》、《工人日报》、《大河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多次专题报道。

2005年 ,《山妞》荣获河南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戏曲类第一名。2007年该剧准备进京演出。

2006年,《山妞》荣获河南省县区级戏曲大赛金奖。

2007年3月21至25日,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录制了《假婿乘龙》、《讨饭国舅》《三哭殿、拾女婿、做文章》三台大戏,2009年春节期间在中央电视台十一套播出。

偃师市曲剧团

偃师市曲剧团始建于1955年冬。当时的主要演员有刘景乐、谢绿、靳裴兰、张太玉、焦爱玲、马凤琴、毕保才等,演出的剧目多以《刘公案》、《花庭会》、《十五贯》、《状元媒》、《秦香莲》等传统戏为主,阵容强大,名角云集,颇具影响。因此,于1973年原班人马被调洛阳地区,成为“洛阳地区曲剧团”的主要班底。

1978年2月,偃师县青年曲剧团组建成立。当时全团32名演员,平均年龄为21岁,可谓朝气蓬勃,风华正茂。1994年偃师撤县设市,遂更名为“偃师市曲剧团”。建团以来,始终坚持上山下乡为民演出,每年都在300场以上。并能“独辟蹊径”走自创剧目的道路,好戏连台,人才辈出,层涌现出了乔杏娥、马宏建、张相钦、马会彩、闫三通、郭遂朝、刘玉江、李石磙、李小双、杨环等一大批戏剧新秀。并先后创作演出了《攀龙附凤》、《血染白玉塔》、《二下陈州》、《肖二爷上任》、《望郎女》、《谁来当新娘》、《光棍与寡妇》、《金银情》、《慈母心》、《农家媳妇》等一系列优秀剧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其中刘志清、韩文新共同创作的古装讽刺喜剧《攀龙附凤》参加洛阳地区戏剧调演,一炮打响,演出、剧本双双获大奖。韩文新创作的历史故事剧《二下陈州》,引起强烈的反响。翟景峰创作的大型通俗喜剧《光棍与寡妇》参加洛阳市建国40周年戏剧调演,连获演出、剧本、导演、音乐等4大奖项,应邀晋、皖省汇报演出引起轰动!省剧协,《河南戏剧》编辑部联合为其召开大型座谈会,并予以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以上《攀龙附凤》、《二下陈州》、《光棍与寡妇》剧目,均被省电台录音、录像、出版盒式磁带和VCD光碟,发行全国,成为偃师市曲剧团的主要代表剧目,保留至今,常演不衰,不久,翟景峰创作的大型古装戏《金银情》在洛阳市获奖之后,又代表洛阳市参加河南省第四届戏剧大赛获奖。因而,河南省文化厅曾下文该团享受地(市)级剧团演出报酬(3年)的待遇。自此,偃师市曲剧团成了豫西剧坛的一支劲旅。

偃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心

偃师市人力资源管理中心隶属于偃师市人事劳动局,是偃师市人民政府指定,集人才、劳动力于一体的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机构。设有人力资源专业网站,拥有700多平方米的招聘交流大厅,形成了专业化、连锁化、集团化的经营模式,建立了集人力资源开发、配置、管理为一体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在主营项目上中心设有劳动力转移、招聘服务、劳动人事代理、大中专毕业生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5个窗口29项业务,该市场以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派遣、人事劳动代理三大业务形成“三足鼎立、优势互补、服务全面”的经营体系。中心以一流的服务设施,一流的服务信誉,一流的服务队伍,立志成为豫西地区县(市)级最专业的人力资源供应和服务机构。

中国人寿偃师支公司

偃师支公司——中原大地国寿系统中驶出的一匹黑马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偃师支公司是我市成立最早、规模最大、人员最多、网络最全的专业化商业寿险公司。公司除经营人寿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等商业人身保险业务外,还承担着我市城镇职工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保险等政策性保险的理赔服务工作。截止2008年底,公司为全市40万城乡百姓提供各类风险保障103亿元,受理各类理赔案件6143余起,支付各类赔款5000余万元,按期结案率98%,客户满意率高达99%,为打造和谐偃师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充分发挥保险保障的同时,公司始终不忘勇担社会责任,积极服务偃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配合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创建“中国人寿保险先进市”活动,在全市各乡镇、各行政村组建了“保险监督员”队伍,在全市十六个乡镇全部建立了服务网点,努力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公司近年还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充分运用无与伦比的品牌优势和多年来的客户资源积累,适时推出了理财产品、分红产品等保险相关服务,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惠及城乡百姓,让更多的中国人寿客户享受到公司连年来高速发展的成果。

公司依托遍布城乡十六个网点的网络优势和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领导班子及乐意奉献、爱岗敬业的营销团队,在2008年实现规模保费突破3亿元,跃居全省县(市)公司第一、稳居偃师市寿险市场75%的基础上,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2009年底,公司已实现规模保费2.6亿元,各项业务指标继续领跑全省,是中原大地国寿系统基层公司当之无愧的一面旗帜!骄人的业绩,引来上级公司和社会各界的倍加关注。先后被总、省、洛阳市公司确定为一把手联系点,尤其是2008年9月5日集团公司副总裁崔兰琴女士和同年11月16日公司总裁万峰先生的先后亲临偃师公司调研指导,更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的生机!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上级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 “创新、超越、诚信、合规”的科学经营思路指引下,公司先后荣获总公司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首批“中国人寿保险先进市”、省市公司“先进单位”、洛阳市“文明单位”、洛阳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偃师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全市政风行风评议中连续两年名列保险行业第一名。河南电视台、《河南文化周刊》、《中原崛起领导与决策》等新闻媒体和高端报刊都先后大篇幅报道了公司的发展变化以及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政府和上级公司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广大员工的辛勤付出。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公司在广泛吸收社会各类优秀人才的同时,在855名营销队伍中大力开展争当合格营销员、优秀营销员、诚信标兵、优秀主管等活动,极大调动了广大营销员的工作激情,有相当一部分有志之士在中国人寿的舞台上脱颖而出,找到了人生的坐标,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其中有一大批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人员在公司的大家庭里实现了创富梦想。

公司在发展的同时,还一直热心致力于公益事业,连年来共投入新农村扶贫帮带项目资金 20 万元,率先发起的为偃师高中贫困学子献爱心等捐资助教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地赞誉,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此时此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偃师支公司的全体员工正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在以肖智洋为首的公司经理室带领下以高昂的斗志,在公司“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双成理念指引下,按照上级“思路新、基础实、绩效优、地位高、形象好”的要求,肩负“振兴民族寿险,造福社会大众”的神圣使命,外塑形象、内修精神、继住开来、锐意进取,阔步走在 “中原国寿第一品牌”的金光大道上,朝着总公司打造“国际顶级金融集团”的奋斗目标乘胜前进!

翻翻动漫漫画作品

《偃师》是翻翻动漫旗下漫画家米沙的最新漫画作品,于《漫友》杂志连载。以《列子汤问》所记载的中国古代最神奇的机械工程师偃师为题材,展现那个充斥鬼神传奇的上古时代,所隐藏着的被历史遗忘的传说,千年之远的故事从此拉开华丽的帷幕。

内容简介

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域驼群途径沙漠,口渴难耐的旅人发现了绿洲,却瞬间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卷进泉底,只有一个名叫“偃师”的异乡人存活下来。这位自称是随商队游历的机械师拥有神秘的力量,一件件上古时代的奇闻异事就从此展开,会带走人类的灵魂的泉水、能直视三界的诡异眼球、记忆深处开到荼靡的花朵、上古神树常服木、回归故里的琅玕木、唯留记忆的迷谷枝、迷幻妖异的森罗木……各自有着不能诉说的过往的人们已经踏上茫茫的旅途,承载着人、神、物之间沉默的秘密。

主要人物介绍

偃师

握有禁忌的造物之术——木甲术的中国古代传奇机械师,经过他手雕琢造设的木头,皆被赋予生命。雕刻的鸟会飞,造的木偶跟真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如同魔法师一般的木匠人。他使用服常木的一部分替琅玕木造了身体,并收取服常树的一只眼睛作为报酬。

偃十卿

原本是上古神木昆仑山神木琅玕木的种子,位列昆仑仙境中三千嘉树之首 。在日落之泉救了偃师,后来获得偃师相助有了不朽之身,偃师赐名他“偃十卿”,他的左脸有大片面纹,对偃师十分尊敬,平时称呼偃师为“先生”。为了回归仙山,和偃师一同结伴旅行。

服常树

拥有三个头的守护者,本身是生长在上古神树琅玕树周围的“服常树”为了保护琅玕木殿下,势必驱赶不利殿下的外来者。为了答谢偃师为琅玕木做的不朽之身,将自己一只能够看通三界的千里眼送给了偃师作为报酬。

张华

周穆王巡游途中带回来的神秘青年,因博学多智被封为冢宰(即太宰。位次三公,为六卿之首)掌管朝政,是深得周穆王信赖的谋臣。张华擅养乌鸦。且能轻易识破小十和偃师的身份,其能力似乎不是普通人那么简单。

琉马

被虎鬼杀害的村民布泰的弟弟,他是村子里舞蹈跳得最好的人,对哥哥的死一直深表内疚,当偃师问他布泰被害当晚去了哪里,对方却说什么记忆也没有偃师此时便知真相。琉马定是被萨多巫师利用,成为杀人的武器。

南耶

云境泽现任巫女,负责祈雨求福,但村民认为她任性妄为。本有个双胞胎姐姐南零,由于个性好胜,导致姐姐在祈福祭祀的时候被水中邪木吞噬。

汤老板

偃师口中所谓的麻烦人物。外表雍容华贵,性格却乖张暴戾。万事食为先的她似乎拥有着神秘的力量。以替人实现愿望换求世间美味。和偃师似乎相识已久。

漫画发展

回数 名称 刊登时间 期数

引子 日落之泉 《漫友》9月下 286

引子 日落之泉(下) 《漫友》10月下 289

第一话 迷谷枝 《漫友》11月下 292

第二话 虎鬼 《漫友》12月下 295

第二话 虎鬼(下) 《漫友》1月下 298

第三话 隐龙之泽 《漫友》3月下 304

第三话 隐龙之泽(下) 《漫友》4月下 307

第四话 重逢之楔 《漫友》5月下 310

作者简介

作者资料

姓名:米沙

真实姓名:章莺

生日:4月9日

喜好:宅于家中,喜爱幻想

宁愿相信世界是光明的,所以不爱黑暗系、颓废系、虐系文。

喜欢冷笑话,轻松快乐的对话和观点。

对插画很有爱,但仍觉得故事才是王道。

自我故事酝酿中。

喜欢色彩明亮的小东西

毛茸茸且四脚着地(注:务必是这两项条件之交集)的动物

腹黑、眼镜、黑发系美少年最爱!

喜欢的作者:落仔、六六

喜欢的动漫:蜂蜜和四叶草

喜欢的颜色:蓝色

喜欢的绘图PC:Windows2000/1G ram/120G HD/Wacom intuos3 6X8

主要作品

《莲之果》(刊登于《电漫》05年3月号)

《双重杀手》(刊登于《少年漫画》05年12号)

《少年人生LOOK》小说“魔女的结婚”插图绘制 (05年1月号-8月号)

《新干线小说》“时钟童话”插图绘制 (05年7、8月号)

长篇漫画《星之轨迹》 (刊登于《卡通王UNIONE》05年9月号-12月号 )

短篇漫画《旁边的旁边》(刊登于新蕾杂志)

明晓溪06年小说《泡沫之夏》封面绘制

目前每月于《公主志》连载《泡沫之夏》

漫画版 已完结【于2010年5月份】

明晓溪小说《旋风少女1》插图《旋风少女3-虹之绽》封面

《王子的仙人掌》完结,单行本已上市 单价:16.80元

《泡沫之夏》1、2、3、4、5、6、7 、8册已完结上市 单价:12.80元

有个人画集MAGIC及黑白画册PIANO

《珍珠上的世界》漫画(连载于《星少女》09年6月号-12月号)

《洪荒书之商羊》短篇漫画(连载于《星少女》09年4月号)

《泡沫之夏》漫画绘制(连载于《公主志》,已完结。单行本已完结)

《月下美人》短篇漫画(连载于《漫友》10刊)

《偃师》于9月漫友(下)开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2: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