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偃旗息鼓
释义

偃旗息鼓,汉语成语,出自晋朝陈寿《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成语资料

注 音

yǎn qí xī gǔ

释 义

偃:仰卧,引申为倒下。放倒军旗,停敲战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评判和攻击。

用 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事情中止或声势减弱。

结 构

联合式

近义词

销声匿迹

反义词

大张旗鼓、重整旗鼓。

同韵词

势成骑虎、参参伍伍、良工心苦、深铭肺腑、雕龙绣虎、指不胜数、传神阿堵、披文握武、兼年之储、郭公夏五

【年 代】古代

【灯 谜】武松

成语辨析

正音

息;不能读作“xǐ ”。

辨形

偃;不能写作“揠”。

偃:放倒;息:停止。放倒战旗,停敲战鼓。秘密进行军事活动,不暴露目标,也指军中没有动静。现比喻停止做某事。也指收敛声势。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斗争等。

示 例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七三》:“现在见我偃旗息鼓,遁迹海滨,无从再来利用,就开始攻击了。”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

典 故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中记载:在一次战斗中,蜀将黄忠杀死了曹将夏侯渊,并夺取了战略要地。曹操非常恼火,把米仓移到汉水旁的北山脚下,亲率20万大军向阳平关大举进攻。黄忠、张著商议趁夜烧劫魏军粮草。临行前赵云和他们约定了返回时间,过期不归就带兵出寨接应,正与曹操亲自统率的部队相遇。赵云同曹军厮杀起来,把曹军打得丢盔弃甲,救回了黄忠和张著。

曹操没有善罢甘休,指挥大队人马追杀赵云,直扑蜀营。赵云的副将张翼见赵云已退回本寨,后面追兵来势凶猛,便要关闭寨门拒守。赵云下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准备放曹军进来;一面又命令弓弩手埋伏在寨内外,然后自己单枪匹马站在门口等候敌人。

生性多疑的曹操追到寨门口,心想,寨门大开,必有伏兵,即匆忙下令撤退。就在曹操调头后退的时候,蜀军营里金鼓齐鸣,杀声震天,飞箭如雨般向曹军射击。曹军惊慌失措,夺路逃命,自相践踏。赵云趁势夺了曹军的粮草,杀死了曹军大批兵马,得胜回营。

成语示例

冯部前锋,李鸣钟、鹿钟麟所部,偃旗息鼓,一昼夜行军二百二十里,于二十二日晚到达北京,孙岳打开城门迎接。

一般人都乐于宽恕朋友,在朋友间通情达理,求同存异,而且也设身处地地为朋友着想,如果我们都能像晏君那样把情侣作朋友去看待,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世界上的两性“战争”从此将偃旗息鼓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