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倭袍传
释义

《倭袍传》是弹词底本,全名《绘图校正果报录》,八卷一百回,二言书目,没有作者,胡士莹的《弹词书目》中说是海芝涛著,清光绪庚子(公元1900年)瓯生居士作序,出版刊行石印本,共八本。此外,还有一种版本名《绣像全图荆襄快谈录》,分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集,每集一卷,也是一百回,二言书目,甲午(公元1994)年出版,作序人是半痴子,也是石印本,八本。还有一种版本叫《全图果报录》,十二卷一百回,二言书目,没有序,是石印本,共十二本,不知具体刊行日期。

《倭袍传》的写作日期应当在清嘉庆十四年以后。依据有二:一,《倭袍传》里提到过陈遇乾说《白蛇传》,而《白蛇传》出版刊行在嘉庆十四年;二,同治初年,王石泉以说《倭袍》擅长,在此以前,《倭袍》故事并未广为流传。有人据此推断《倭袍传》大致应写于清朝咸丰年间。

《倭袍传》卷首序中,瓯生居士曾写到:“自经史而外,闲文杂说,其类多矣。虽正变殊途,贞淫有异,要其指归,莫非经史意也。今海君芝涛,博学能文,雅喜镌印劝善诸书,流行广布,予尝嘉其志矣。近又《果报》书成,持丐为序。窃观是书之果也,报也,毫发无爽,而其文其义,自异他说,或持正论剀切,严若冰霜,或游戏三昧,著明果报。披览之余,令人抬头猛省,几何其不与劝善诸文相表里也哉!岁在庚子吉春中浣瓯生居士书。”他认为《倭袍传》讲的是一个因果循环,善恶有报的故事。

《倭袍传》一共一百回,实则是两个故事。一个是唐家倭袍的故事,另一个是刁刘氏与王文的恋爱故事。故事内容如下:明朝正德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唐士杰家有祖传御赐倭袍珍奇一件。西宫张妃之父国丈安东王张彪想借用,唐士杰没有应允,张彪因而怀恨在心,欲借机报复。唐士杰有妻杨氏,贤慧温柔,七子一女聪颖有才。儿子云龙、云虎、云麟、云凤、云豹都在朝为官,早已成家立业。另一子云骏被招为驸马。小儿子云卿在家,娶妻王定金。女儿赛金,文武双全,还未出阁。应考之期到后,云卿带书童桂童进京赶考。路上与襄阳人刁南楼、琢州人毛龙一见如故,结为兄弟,共游扬州。张彪之子张保一向横行无忌,想强抢妓女李飞龙,恰好被三人撞见,解救了李飞龙。飞龙对云卿一见钟情,二人结为夫妇。

张保向父亲诬告受云卿欺侮,张彪旧恨新仇涌上心头。他指使人在正德帝往五台山进香途中惊驾,伪称是唐士杰指使。正德帝龙颜大怒,抓了唐氏满门,只有云卿得以幸免。除了云骏因是驸马被判充军,云豹之子吉安与女银瓶护母侍机外逃,七媳王定金与女赛金也逃出外,唐家父子均被斩。唐母杨氏与四个儿媳闻讯皆自杀殉情。

云卿在外闻得凶讯,与飞龙分别,日夜兼程赶赴京城。刁南楼也回家。刁家有二个妻子,大妻刘素娥对二妻王氏心怀嫉恨。在刁南楼出游扬州之时,刘氏在后园操琴,被隔壁监生王文看见。王文以借琴为名与刘氏私通。端午节时,刘氏与王文在房中饮酒,不慎被王氏看见。刘氏为了杀人灭口,在馒头中暗置砒霜,欲毒死王氏。不料此时刁南楼正好回家,误食毒馒头,暴毙。刘氏立即下葬,要消灭罪证。

再说毛龙与二人别后,上京考试,中了状元,钦点湖广襄阳代巡。他改装往吊南楼,发现刘素娥孝衣内穿大红衣,言语不逊,心中便有所怀疑。王氏与总管王六也怀疑南楼死得不明不白,将疑点告诉了毛龙。毛龙命襄阳四府理刑厅童文政拘捕王文。刘氏请父通政刘俊为王文说情,刘俊夫妇知女儿不检点,责骂了他。此时,王氏递上状子,毛龙将王、刘二人带去审讯。从婢子蕙兰处得知真相,毛龙将王、刘二人判为极刑。行刑之日,刘氏骑木驴游四门,历唱当日谋夫经过,戒世人勿效尤。

云卿在途中遇盗,向官府告发,正好被官府当作自投罗网的唐门漏网之鱼抓进监中。飞龙闻知,赶去救援,又被张彪手下熊飞虎抓上山。王定金和赛金在投奔舅家途中也被抓上山。赛金用计谋杀死盗魁熊飞虎,成为山大王,并组织人马在云卿问斩那天大闹法场,救出云卿。

毛龙此时已任西台御史。他的儿子子佩一日误入内宫张妃处,张妃因而得知唐家受冤之事。她替子佩作媒,与薛翠昭结为夫妇。并力劝正德帝赦免唐家兄弟。正德帝便命云骏为元帅,云卿等为参谋,出兵征讨河套国,将功赎罪。赛金、定金等均随军出征。在银瓶母女姐弟的帮助下,攻下河套京城,凯旋而归。云骏向皇上奏明唐家遇害原由。皇上下旨将张彪父子处斩,西宫张妃赐自尽,终于大报仇。

云骏兄妹得回倭袍,得到封赐,屈死者也被追封。

书中所叙这两个故事比重大约各占一半。首三回是刁、唐合传,从第四回《游园》到第二十七回《窥浴》是专记刁氏的,从第二十八回《谎父》到第五十四回《劫斩》是记唐氏的,从第五十五回《闺诉》到第八十四回《还阳》又是记刁氏的,从第八十一回《山遇》起,就几乎都是记唐氏的了。因为这二个故事各自首尾齐全,从中改编的传奇就有了两个:从刁氏故事改编的是《南楼传》,从唐氏故事改编的叫《倭袍记》。

在弹词作品中,也有两部作品《南楼传》和《刁刘氏》,是专门记叙刁氏故事的,宝卷作品《果报录》也是同一题材。此外,闽剧、越剧《刁刘氏》,扬剧《三审刁刘氏》,滇剧、婺剧《刁南楼》,蒲仙戏《刁颜楼》,川剧《情书报》都是反映同一内容,丁日昌的查禁书目中《诊脉通情》也是内容相同,文字稍有出入的作品。

书中故事流传很广。清代有佚名传奇《倭袍传》,还有随园主人袁枚的小说《绣戈袍全传》。《绣戈袍全传》由福文堂付梓,道光、咸丰年间刊印,题为“江南随园主人著,古番曾放翁校正”。其序写道“随园主人题”。有学者以为文辞浅陋,应当是他人假托之词。郑振铎曾云:此书即演述弹词《倭袍传》之故事为小说者”。《中国文学研究》第六卷有所提及,《巴黎国家图书馆中之中国小说与戏曲》—《长篇小说》十五说《倭袍传》是弹词中最好的作品之一,但小说就远不如弹词作品动人。弹词中有很多细腻深切的叙述,很多富于诗意的描写,此书却点金成石,把原作的许多好处都失去了;存留的是“事实”的渣滓。可见,小说比之弹词,魅力大为逊色。

弹词中,《倭袍传》词句优美,许多字句令人读后余香满口。《小说二谈》引冷香《弹词论体》说明了这一点。举例说明,如“可记得,小青书上诗一句?■里一句呢?就是‘卿须怜我我怜卿’”。小青就是冯小青,是冯生小妾,因为与夫同姓,别人讳其姓,只说小青。通常人们很少读小青的诗,但这一句浅近易明,很多人以为是青楼联词,其实这一句并非是出自《小青诗集》,而是出自《果报录》。再比如“昨夜不来何处去?害得奴守到‘杜鹃枝上月三更’”。这一句中的“杜鹃”句,就是用了成语。普通人有几个知道杜鹃是什么意思呢?但是因为上有“守到”二个字,下有“三更”二个字,即使是不通文墨的人听了,也知道是时间很晚之意。所以向来被人认为是极佳之句。

此外,《倭袍传》还很善于设置场景、渲染气氛。如第十二回《雨梦》中,写王文见了刁刘氏后对之恋恋不忘,思念不已,在雨天里做梦,梦醒之后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一时不知身之所处。再如王文和刁刘氏被抓入大狱后,狱中气象森严,仿佛有蛛网密布,蝙蝠往来,二人心中害怕之极。心情与环境相当契合。而且,抒情的诗句俯拾即是。这就使得整个作品相当情景交融。

至于《倭袍传》中所叙情节,有人认为是由严嵩父子为了《清明上河图》陷害王忬、王世贞父子演化而来。弹词《一捧雪》也是叙述了该事,只不过易图为杯,名“一捧雪”,将王忬易名为“莫怀古”,寓莫以怀古致祸之意。持此种说法之人较多,还待考证。

《倭袍传》对弹词艺术研究有很珍贵的史料价值。因为在第五十二回中记了张梦高(即陈遇乾的弟子)弹唱《白蛇传》的情形:(白)只见一座茶坊上写着张梦高先生说唱《白蛇传》,不免我们呷杯茶吓。(唱)齐来书座看端的,厅中长凳层层布,桌上泡来好茶叶,高台却是先生坐。只见他,短身材,面对西,衣中略静原无俗,口上微微几缕须。坐次已经人到足,轻弹弦子把白来提。(副)(西江月)闹市谈今论古,静中明月清风,悲欢离合总相同,到底一场春梦。(唱)塘水暖漾漾,春景百花天。鸟对对双飞在梅林间。红艳艳桃花齐开放,纷沉沉杨柳到溪边。细飘飘几点清明雨,伊哑哑轻摇扫墓船。烟雾雾乡村飘白纸,只听得娇滴滴几声哭叫天。惨凄凄泪湿鲛绡帕,听哭那,亲夫吓,你不应该撇奴独自到黄泉。哭啼啼,三岁孩童把着谁人靠,忧郁郁,满腹愁肠与那个言?意悬悬,再醮从人去,一心心,撇不下旧家园。悲切切,心酸肠欲断,哭哀哀,跪到厝旁边。泪盈盈,敬夫三杯酒,气匆匆,掩泪尚留连。人若要相逢,且待再转念。一首闲文俱剪断,书归正传续前篇……(杂)住朵。先生,悟个《白蛇传》是陈遇乾先生传授个,要说得文俊点好……(拔弦介)拿个只绝嫩个笋尖个手拉胡琴,边浪搔子介两搔。(杂)好朵,个手法末是陈大个嫡传?……张梦高下把书来唱……

这其中所描绘的说书景象,和目前已经一样。也可看出,《白蛇传》故事,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广泛地在民间流传。

由于该书有些内容是描写宫闱秽乱之事,而且还写了唐氏劫法场等不忠之事,清代统治者甚为不乐。丁日昌的查禁书目中,与该故事内容有关的均被查禁,如《南楼传》、《诊脉通情》等。戏剧也多遭禁演,流传的不多,剧目也难考,传本仅见绍兴高腔全书《倭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