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攸侯喜 |
释义 | 攸侯喜 攸,地名;侯,爵位;喜,人名。 攸侯喜是封地位于今江苏一带的淮夷一部,是殷商末年重要的一个诸侯。公元前1045年,武王伐纣,攸侯喜勤王未果,而后就从中国史书中消失了。然而,根据历史记载,作为殷商重臣的箕子逃亡朝鲜后被武王追封。作为纣王长兄的微子被成王封为诸侯,一方面是因为周室秉承中国传统文化“存亡兴灭”的至德,尊崇殷商的后裔;另一方面是由于微子仁慈、贤明,深受商族遗民的爱戴;再则,因为微子建立的宋国保存商代的文化传统最多,被看做古代礼制的典范,受到各路诸侯的尊重。那么,勤王未果的攸侯喜及其十万大军到哪里去了呢? 美洲印第安人流传着<<侯喜王歌>>。歌中记叙了侯喜率领二十五族历尽万难终于抵达美洲的事迹。甲骨文"舟"字是一段剖开的竹子。原产中国的涕竹在本土失踪,却在美洲生长至今。墨西哥西海岸出土的距今3000多年的陶器上,刻有二十多个"舟"字,即二十五族会师时留下的盟书。25万人集体远走他乡,绝非易事.他们出发前应当有一定的计划,航行中有可以想像的困难。但是,他们来到了中美洲,在这里会盟。如果会盟是事实,那么对于目的地是明确的。"舟"字表达了他们对劫后余生的感恩,就和许多民族对葫芦--昆仑的感情相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