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廿九日帖
释义

《廿九日帖》是东晋王献之致其一位同辈兄长的信札,信中所写是王献之为自己未能送别而致歉,并问对方身体状况的内容。行楷书,3行,30字。纵26厘米,横11厘米。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廿九日帖》展现了王献之新创书体“破体书”(大令体)的书风。

法帖信息

【名称】廿九日帖

【作者】王献之

【时代】东晋

【书体】行楷

【摹搨】唐代

【材质】硬黄纸墨迹

《廿九日帖》为《万岁通天帖》中第六帖。《廿九日帖》双勾技术精妙。《淳化阁帖》卷九、《绛帖》卷八、《宝贤堂帖》卷六、《真赏斋帖》下卷均收刻。

法帖内容

原文

九日献之白:昨遂①不奉别②,怅恨③深。体中复④何如。弟甚顿⑤,勿勿不具⑥。献之再拜。

注解

①遂:竟然。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若遂不改,方思仆言。”②奉别:敬词。犹告别。③怅恨:因失意而恼恨。④复:引申为恢复。⑤弟甚顿:王献之在兄弟中排行最末,“弟”非指他人,是自称之辞。这通书简是王献之致其同辈中的某一位兄长。顿:疲乏。⑥勿勿不具:“勿勿”,释作“匆匆”。东晋书简常用语,与“不具”(不一一)一样,多用作结束语。“勿勿”犹言匆忙、急遽,乃自谦之辞。具:写,题。

大意

二十九日献之拜上:昨日竟没有同你话别,很是怅然和惭愧。你近来身体恢复如何。我则很乏顿,匆忙间就不再叙了。献之再拜。

书法赏析

书风

《廿九日帖》帖为行书,但有的字近楷书,如“日”、“白”、“昨”、“中”等,有的字是草书,如“何如”、“献之再拜”,楷、行、草共处一纸,自然、协调,毫无牵强之感。书写自由,不拘体式,由此可见东晋士人寄情翰墨,自由书怀的风尚。

结体

《廿九日帖》结体端正严整,并在方正的均势中加入欹侧、高低、长短的变化,增强了字的动感。行笔劲健有力,洗炼沉稳,笔画间提按转折比较明显。其中楷体字“日”、“白”、“中”等转折处多用方笔,很接近后来的北碑。  《廿九日帖》为王献之早期行书作品,师承来路十分清晰。字形偏于扁方形,横向取势,且掠画多为隶法,用笔含蓄深沉,点画厚朴,近钟繇与王羲之早期书风。其中“献之”、“何如”、“再拜”为书信常用语,所以作惯式草体。

笔意

用笔秀媚飘洒,风流俊美,笔意连贯而舒展,章法生动,感之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出入右军法中,师古创新的面貌跃然纸上。

书法评价

清代杨守敬《激素飞清阁评帖记》曰:《廿九日帖》,“唐摹,载《万岁通天帖》中。香光(董其昌)谓东坡学王僧虔而不悟去学大令。是帖冯氏《快雪堂》亦刻之,而与《万岁通天》稍有不同,亦佳甚。岂别有真迹传世耶!”

《廿九日帖》用笔洗练而沉稳,笔画厚实。尤其是帖首“廿九”二字,几乎是平铺笔毫,若侧锋刷出。转折处亦见顿按之力。擒纵有致,皆出规入矩。其结字呈横张之势态,方整而有体积感。唐太宗所讥诮的“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若仅就此帖书风而论,则很难成立了。

徐利明则认为,《廿九日帖》楷书中草书字体的出现,并非刻意出现,而是因为这些字体为书信套语,因经常书写,而作习惯式草体。例如“献之”为王献之自己之名,“何如”、“再拜”等为常用语。因此“整幅字稳重严谨,分明有模拟意味,尚未形成自家面貌。”

相关阅读

欲创新书体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承继父亲王羲之书风而发展创新,别树一帜。在王献之年轻时就颇具创新意识。唐代张怀瓘《书议》载:“子敬年十五六时,尝白其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且法既不定,事贵变通,然古法亦局而执。’”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一)王献之对古体——章草不满,认为它不够潇洒、舒展(未能宏逸),而且有些局促、胶着(局而执);(二)提出应该变革和变革的合理性(法既不定,事贵变通);(三)提出了变革创新的方向和道路,即‘穷伪略之理(简化屈折,使笔画较为单纯),极草纵之致(表现草书姿纵的情趣),不若稿、行之间(采用草稿和行书之间的体式)”,并且劝父亲王羲之不应再用旧体教他,应改变体式。

新创破体书

王献之创出自己的“破体”——行草体。所谓“破体”(又称“大令体”),就是打破楷书、行书、草书的界限,以行书为主,偏于楷的为“行楷”,偏于草的为“行草”。这种书体,既有楷书的工稳,又有草书的流畅,书写者可以有自己的偏好,亦可发挥自己的特长,给书写者留有极大的驰骋艺术才能的天地。唐代张怀瓘《书断》说:“子敬之不逮真,亦劣章草,然观其行、草之会,则神勇盖世,况之于父,犹拟抗衡,比之钟张,虽勍敌,仍有擒盖之势。”献之性格比其父更加放达豪爽,反映到书法上就更加开张超逸,于是创出“破体”新书体,使行书体系在“二王”手中充实完善起来。张怀瓘对这种行草新体曾有比较中肯的评价:“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张怀瓘《书议》)

破体代表作

王献之破体的代表作,一是行楷《廿九日帖》,一是行草《鸭头丸帖》。《廿九日帖》首行开笔的“廿九日”三字为行楷书,第四字便转为行草书,笔势连属,第三行“献之再拜”四字,一笔贯通而行,优游疏爽,形势宏逸。全幅楷、行、草相间,但却配合协调、自然。《鸭头丸帖》开头三字为行书,行笔较缓,往下行笔加快,或三字或两字相连属,均为草书。字与字、行与行中间常留较大空白,给人以形断意连的感觉。王献之在书法上的又一大贡献,是创立了“一笔书”,使草书成为书法艺术中最富表现力的书体。

作者简介

王献之(344-386)东晋书法家。字子敬。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工书,兼精诸体,尤以行草善名。在继承张芝、王羲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当时古拙的书风,有“破体”之称。与王羲之并称“二王”。存世墨迹有行书《鸭头丸帖》,小楷刻本有《洛神赋十三行》。其正、行、草书帖札,散见于宋人所刻丛帖中。

关于万岁通天帖

《万岁通天帖》又称《王羲之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唐代钩填本王羲之一门书翰。纸本墨迹卷,纵26.3厘米,横253.8厘米。697年(唐万岁通天二年),武则天向王方庆征集王羲之墨迹,方庆将家藏自十一代祖王导至曾祖王褒等二十八人书共十卷献出,武则天命人全部双钩廓填。《万岁通天帖》即十卷之一。其中尤以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王徽之《新月帖》、王献之《廿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等为最精。十卷本在宋代已残缺不全,并历经二次火灾:明代无锡华中甫真赏斋火灾、乾隆内府乾清宫大火,卷幅上尚有火焚痕迹。卷后有南宋岳珂、元代张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题跋,俱称其钩摹精到。法帖“笔花满目,奕奕生动;用墨之意,亦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世殆尽”(董其昌语)。廓填墨迹本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万岁通天帖》目录如下:第一帖:王羲之《姨母帖》,行书;第二帖:王羲之《初月帖》,草书;第三帖:王荟《疖肿帖》,行草书;第四帖:王荟《翁尊体帖》(《郭桂阳帖》),行草书;第五帖:王徽之《新月帖》,行书;第六帖:王献之《廿九日帖》,行楷;第七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琰帖》、《在职帖》),行楷;第八帖:王慈《柏酒帖》,行草书;第九帖:王慈《汝比帖》,草书;第十帖:王志《喉痛帖》(《一日无申帖》)行书。共七人十帖。卷尾有“万岁通天二年王方庆进呈原迹”的衔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1: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