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坐赃 |
释义 | 释义词目:坐赃 拼音:zuòzāng 基本解释 1. [frame sb. fabricate a charge against sb.]〈方〉∶栽赃 2. [commit corruption offence]∶犯贪污罪 详细解释 1. 亦作“坐臧”。犯贪污罪;判贪污罪。 《汉书·景帝纪》:“吏及诸有秩受其官属所监、所治、所行、所将,其与饮食计赏费,勿论。它物,若买故贱,卖故贵,皆坐臧为盗,没入臧县官。”《东观汉记·锺离意传》:“显宗时,意为尚书,交趾太守坐赃千金,徵还伏法。”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台省·台省之玷》:“守制御史唐震,以欺取官物,诬陷人罪,逮至京,坐赃为民。” 林纾 《析廉》:“汉法,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鄙意此特用以匡常人,若君子律身,固已廉矣。” 2. 方言。栽赃。 基本概念坐赃是《唐律》规定的六种(六赃)非法获取公私财务的犯罪之一。六赃包括: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强盗、窃盗、坐赃。“坐赃”是指官吏或常人非因职权之便非法收受财物的行为。 另外还有一些以“坐赃论”的情况。主要涉及借贷民事法律关系。唐代的借贷分为无偿借贷(负债)和有偿借贷(出举)。唐代对无偿借贷的保护力度大于有偿借贷,对于无偿借贷的债权人而言,若是债务人逾期不清偿债务,则债权人可以告官对债务人的财务牵掣(类似于扣押或执行)。唐律也允许债权人采用债权人采用自力救济的方式来牵掣,但是如果牵掣之物价超过债权,则超过部分以坐赃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