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AFP
释义
1 法新社(Agence France-Presse)

abbr.

1. 法新社(Agence France-Presse)

法新社全称法国新闻社,成立于1944年,是与路透社、美联社和合众社齐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讯社之一。前身是由夏尔·哈瓦斯于1835年创建的“哈瓦斯通讯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讯社中资格最老的一个。法新社业务上分三大部:新闻部、总务部、技术部。摄影部较小,从属于新闻部。总社每天通过各条线路用各种文字编发新闻稿。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新闻稿订户约3500家。法新社的主要客户是法国政府,为法新社的各种服务提供捐赠。实际上,这些捐赠相当多地做为法新社的补助金,法令规定:法新社禁止接受直接的政府补助。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五十七。

2 金融理财师

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实施的是两级金融理财师认证制度,即金融理财师(AFP)和国际金融理财师(CFP)认证制度。AFP的商标为,CFP的商标为。AFP培训为CFP培训的第一阶段。

根据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与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的框架协议,目前,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只进行金融理财师(AFP)的资格认证,2006年起,将进行国际金融理财师(CFP)的资格认证。

按照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的规定,无论AFP还是CFP,都必须在达到其制定的教育(Education)、考试(Examination)、从业经验(Experience)和职业道德(Ethics)标准(以下简称为“4E”标准)后,方可取得相关的资格认证。

AFP资格认证制度的“4E”标准

教育(Education)

获得AFP培训合格证书是AFP资格申请人取得AFP资格认证的第一个条件。

AFP培训共108学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l 金融理财和CFP认证制度

u 金融理财的目的、内容与意义

u CFP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理念

u 金融理财师的执业流程与标准

u 金融理财师的道德准则与职业操守

u 金融理财师的责任与纪律规范

l 理财基本技能

u 家庭财务报表与财务预算

u 客户价值取向与行为特性

u 理财工具:计算器与电子表格运用

l 理财环境

u 经济学基础

u 金融机构的功能与监管

u 理财与法律

l 家庭理财综合

u 居住与房产投资规划

u 信用与债务管理

u 教育金规划

u 特殊事件理财规划

l 投资规划

u 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相关计算

u 投资组合理论与资产定价模型

u 货币市场与债券投资分析

u 股票投资分析

u 外汇与衍生性金融产品投资分析

u 效率市场假说

u 共同基金投资分析

u 投资组合资产配置实务

u 投资绩效评估与投资组合调整策略

l 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

u 风险与风险管理

u 保险基本原理

u 保险需求分析与保单规划

u 人身保险产品概念

u 财产保险产品概念

u 投资型保险产品概念

l 员工福利与退休规划

u 薪酬与员工收入

u 社会福利与薪酬扣除

u 企业福利与薪酬扣除

u 退休计划原理

l 税务筹划与遗产规划

u 所得税基础

u 个人税务筹划概述

u 遗产规划概述

l 综合理财规划案例示范与讨论

u 案例分析指导

u 案例分析

AFP资格申请人完成培训,通过结业考试,并获得授权教育机构颁发的AFP培训合格证书后,可向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提出参加AFP资格考试的申请。

AFP资格申请人在培训方面满足认证标准的方式一共有三种:

1、 标准培训

按照国际惯例,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将通过公开和公平的原则,选择和授权有资格的教育机构对AFP资格申请人进行培训,并由该教育机构颁发AFP培训合格证书。获得培训合格证书是参加资格考试的前提。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将定期公布所授权的教育机构名录。

在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正式授权有资格的教育机构培训AFP前,由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组织金融理财领域知名的专家和学者承担培训任务,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目前,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提供的培训方式包括集中班、周末班两种方式。根据计划,2005年底,深受大家欢迎的远程培训即将面世。

2、 挑战身份

拥有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认可的经济管理类或经济学博士学位的AFP资格申请人,具有“挑战身份”,可申请豁免全部培训课程,直接参加资格考试。

3、 学分评估

拥有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认可的相关资格证书的AFP资格申请人,可申请豁免部分或全部培训课程。

考试(Examination)

通过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组织的AFP资格考试,并获得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颁发的《AFP资格考试合格证书》,是AFP资格申请人取得AFP资格的第二个条件。

AFP资格考试每年举行3次,分别为3月的最后一个周六,7月的第一个周六和11月的最后一个周六。AFP资格考试为综合考试,分为两段,上午考试3小时,下午考试3小时,共计6小时。

AFP资格申请人取得《AFP资格考试合格证书》,并向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提出资格认证申请须在4年内完成。

从业经验(Experience)

满足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制定的从业经验标准是AFP资格申请人取得AFP资格的第三个条件。

AFP资格申请人须具备在下列机构中从事金融理财或与金融理财相关的从业经验:

l 金融机构

l 会计师事务所

l 律师事务所

l 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认定的其他机构

AFP资格申请人从业经验的时间要求是:

l 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需1年以上(含1年)的全职工作经历,或等同的兼职工作经历(按2000小时的兼职工作时间等同1年的全职工作时间换算)。

l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须有2年以上(含2年)的全职工作经历,或等同的兼职工作经历(按2000小时的兼职工作时间等同1年的全职工作时间换算)。

l 具有大专学历者,须有3年以上(含3年)的全职工作经历,或等同的兼职工作经历(按2000小时的兼职工作时间等同1年的全职工作时间换算)。

l 大专以下学历者,经过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特许,也可申请AFP资格,但须有7年以上(含7年)的全职工作经历,或等同的兼职工作经历(按2000小时的兼职工作时间等同1年的全职工作时间换算)。

l 从业经验计算的有效期为申请认证日的前10年。

AFP资格申请人须提交由该申请人的上级主管,或已获得AFP或CFP证书的专业人士签字的包括从业的机构、时间及职业表现的从业经验证明。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享有对申请人从业经验有效性的最后认定权。

职业道德(Ethics)

满足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制定的职业道德标准是AFP资格申请人取得AFP资格的第四个条件。按照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的规定,AFP和CFP应该遵守同样的职业道德标准。

AFP资格申请人须同意并恪守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颁布的《金融理财师职业道德准则》和《金融理财师执业操作准则》。

3 急性弛缓性麻痹

(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

1.AFP定义:是指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并伴有肌肉弛缓性麻痹(软瘫)的一组疾病。

2.AFP病例(监测系统使用的定义):任何15岁以下的出现急性软瘫的儿童。为便于AFP病例快速报告,卫生部于1994年专门下发文件,规定了14种属AFP病例的病种,即:

(1)脊灰。

(2)格林-巴利综合征。

(3)脊髓炎(横贯性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多神经病、原因不明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低钾性、高钾性及正常钾性)。

(10)肌病(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病毒性或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或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3.消灭脊灰为什么要开展AFP病例监测:由于15岁以下儿童是脊灰发病的高危人群,因此,把15岁以下儿童的AFP病例作为“疑似脊灰”病例进行监测报告,其目的是通过对高危人群的监测活动,最大限度地发现真正由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这是AFP监测系统的一项技术要求,即要在所有15岁儿童AFP病例中搜索脊灰野病毒。全球消灭脊灰的监测活动都要做好这项工作。

4.质量控制指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消灭脊灰的技术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AFP监测工作质量控制指标体系:(1)各地区每年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不低于1/10万;(2)80%病例必须在接到报告后的48小时之内进行病例调查;(3)80%AFP病例必须在出现麻痹后14天内,间隔24小时采集双份合格粪便标本;(4)粪便标本要在7天内送到省级脊灰实验室;(5)病例随访表要在75天内送达省级卫生防疫站等。

5.AFP病例报告与漏报:卫生部要求所有发现AFP病例的临床医生和卫生工作者都要立即向当地县级卫生防疫站进行报告,这是发现病例最重要的工作。由于AFP病例作为“疑似脊灰”病例报告,也受到传染病管理法的约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下列情况,AFP病例可能漏报:(1)患儿曾就诊,但医生没有发现是AFP病例,无记录也未报告;(2)医生诊断是AFP病例,但无记录也未报告;(3)诊断是AFP病例,有记录,但未意识到或不知道需要报告。漏报的主要原因是医生不知道如何报告或报告意识淡漠。

6.主动监测和零病例报告:卫生防疫站负责AFP病例监测的工作人员,每10天到辖区内的监测医院了解AFP病例报告情况,及时发现漏报病例。在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后,若没有发现漏报的AFP病例才能作出零病例报告。医院一定要协助卫生防疫站做好这项工作,防止漏报。

7.AFP病例诊断要点:AFP可见于多种疾病,临床医师面对每一例AFP患者,除了要获得详尽可靠病史,首先要认真排除假性麻痹(由骨关节疾病所致的运动障碍),然后才能确定为真性麻痹。根据神经定位不同,应进一步区别上运动神经元麻痹(痉挛性麻痹),还是下运动神经元麻痹(弛缓性麻痹)。值得注意的是急性与严重的上运动神经元麻痹可有一休克期(因其临床表现与下运动神经元麻痹很相似,故这类疾病应作AFP病例报告),如脊髓受累,称脊髓休克期。病变虽累及上运动神经元,但表现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一般经数小时至几周,休克期解除,逐渐出现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此外,脊髓病变患儿可有尿潴留,可检查学龄儿异常感觉平面,以助定位诊断。根据每例AFP的临床特征,及时进行必要的实验检查,对AFP病因诊断可提供重要依据。首先强调的是粪便标本的脊灰病毒分离,这是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检验方法。首先要对发病两周以内未再服疫苗的AFP患者,间隔24至48小时,收集两份足量粪便(每份应在8克左右)标本,冷冻或冷藏条件下(2~8℃)保存,并在冷藏条件下运送至合格实验室尽快分离病毒(包括脊灰病毒及非脊灰肠道病毒)。此外,实验室检查包括:脑脊液(常规及生化),血清酶(AST、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血清学检查:脑脊液和(或)血中脊灰的特异性IgM抗体(明确近期无服疫苗史)。肌电图,肌肉活组织检查及脊髓磁共振成像(MRI)等。我们曾对80例AFP进行病因分析,研究结果提示,需与脊灰鉴别的疾病主要是格林-巴利综合征,其次是急性脊髓病变,此外尚有一些少见疾病。总之,AFP病例的快速报告,是病例调查、标本采集、病情控制以及病例最终诊断的先决条件,直接影响AFP病例监测质量。

8.AFP病例分类标准:当前我国进入消灭脊灰最后阶段,必须把特异性诊断放在首要位置,实行以病毒学为基础的病例分类方法实属必要,即分离到脊灰野病毒的AFP病例才是确诊的“脊灰病例”,以提高病例诊断的特异性,减少假阳性。如果不采用这种分类方法将无法证实消灭脊灰的目标是否达到。而以前使用的分类方法对于脊灰病例的定义为:AFP病例有如下任何一种情况,即诊断为脊灰病例:(1)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2)与脊灰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3)发病60天后仍残留麻痹;(4)死亡病例;(5)失访病例。在使用新的分类方法对无粪便标本,而又有残留麻痹,死亡或失访的AFP病例即不能归入确诊病例,也不能排除,因此称之为脊灰临床符合病例。如果太多的AFP病例最后被分类为临床符合病例则意味着监测工作的失败。总之,新的病例分类标准对确诊的脊灰病例定义为由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并将AFP病例分为确诊、排除和临床符合病例三类,排除病例中包括疫苗相关病例。

由于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 vaccine, OPV)的广泛应用,因服疫苗引起的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VAPP,简称脊灰疫苗相关病例)也开始出现,并得到广泛关注。美国监测资料表明,首次服疫苗者VAPP发生率是再次服疫苗者的29倍,平均每年发生率0.34/100万,说明其发生率极低。经验表明,VAPP往往见于免疫功能低下儿童,在诊断时一定要慎重,任何医生在没有经过省级AFP病例专家诊断小组同意不要对VAPP作出诊断。

我国证实消灭脊灰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监测系统要保持其应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才能全面提高AFP监测质量。因此,处在AFP监测工作前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一定要理解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病例报告、协助卫生防疫站进行病例调查、采集粪便标本、主动监测和病例随访工作。消灭脊灰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我们要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贡献。

4 甲种胎儿球蛋白

甲型胎儿蛋白是检测肝癌的肿瘤标记。但医生们指出,没有一种肿瘤标记能兼顾百分之百的特异性及敏感度,因此不能大意,要结合采用其他方法。

目前肝癌实验室检查,首选检测项目为AFP,多用放射免疫法(RIA)或AFP单克隆抗体酶免法(EIA)快速测定法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的含量,本室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阳性率结果为76.2%,与国内各地的阳性率70%~80%相符合。一般认为AFP>400μg/L时,可对原发性肝癌确定诊断,但约有15%左右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始终不高,故AFP不高者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4〕。由于肝细胞肝癌血清中的AFP水平高低又与肝细胞分化程度有关,Ⅰ级肝细胞分化接近正常细胞,故AFP含量尚不足以测出,Ⅳ级者由于分化极差,已失去类似胚胎细胞的机能,也不能从血清中检出AFP,Ⅱ、Ⅲ级肝癌细胞认为是和胚胎肝细胞相似的幼稚细胞,产生AFP阳性率较高,因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不同,AFP含量也有差异,特别是约15%左右原发性肝癌患者AFP始终不高,而糖链蛋白CEA及γ-GT,当肝细胞受损及细胞恶变时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因而三者结合检测更有意义。

AFP是人体在胚胎时期血液中含有的一种特殊蛋白,系肝细胞内粗面内网核糖颗粒所合成,胎儿出生后,血清AFP浓度下降,几个月至1年内降至正常,正常成人肝细胞失去合成AFP的能力,因此血清中含量极微(一般<20μg/L),除肝细胞癌可显著升高外,妊娠、胚胎癌如睾丸癌、卵巢癌和极少数胃、胰、胆管、结肠直肠癌也可升高,但其绝对值不如肝细胞癌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可有AFP的分子变异体,亦可有一过性升高。因此血清AFP检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与超声检查才有诊断意义。

AFP是胎儿的一种特异性球蛋白,分子量为64000-70000道尔顿,在妊娠 期间可能具有糖蛋白的免疫调节功能,可预防胎儿被母体排斥。

AFP在妊娠早期1-2个月由卵黄囊合成,继之主要由胎儿肝脏合成,胎儿消化道也可以合成少量AFP进入胎儿血循环。妊娠6周胎血AFP值快速升高,至妊娠13周达高峰,此后随妊娠进展逐渐下降至足月,羊水中AFP主要来自胎尿,其变化趋势与胎血AFP相似,母血AFP来源于羊水和胎血,但与羊水和胎血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妊娠早期,母血AFP浓度最低,随妊娠进展而逐渐升高,妊娠28-32周时达高峰,以后又下降。

怀有先天愚型胎儿的孕妇,其血清AFP水平为正常孕妇的70%,即平均MoM值为0.7-0.8MoM。

“AFP”的中文全称是“甲种胎儿球蛋白”,简称“甲胎蛋白”。

AFP是与大家所熟悉的丙种球蛋白、前蛋白一样,是一种衡量肝脏肿瘤免疫功能强弱的糖蛋白。在正常人的血清中只有极其微量的AFP存在。

另外,AFP病例又称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是指将所有15岁以下急性发生的肢体(或腹肌、颈肌)肌肉进行性弛缓性麻痹瘫痪病例急14个病种,这不在此范畴内。

临床上血清甲胎蛋白(AFP)正常值

定性:阴性。

定量:放射免疫法 <25ng/mL ;化学发光法 <5Iu/mL。

妊娠3个月后孕妇血清中的AFP会升高,7-8个月达最高峰,一般 <400ng/mL,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

血清甲胎蛋白(AFP)临床意义:

升高:

1.主要见于原发性肝癌、恶性畸胎癌、卵巢胚胎性肿瘤,胃癌肝转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2.另外,还可见于胃癌、胰腺癌、结肠癌、胆道细胞癌、畸胎瘤、卵巢癌、睾丸肿瘤等。

3.急性肝炎、肝硬化者大多AFP<300ng/mL;60%的肝细胞癌、睾丸癌、非精原细胞的生殖细胞癌患者AFP>1000ng/mL。

4.孕妇血清AFP异常升高,应考虑胎儿脊柱裂、无脑儿、脑积水、肾变性、胎儿宫内窒息、先兆流产等。

5 AppleTalk文件协议

(AppleTalk File Protocol,Apple Talk文件协议)

苹果公司的文件协议, 用于AppleShare网络中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的通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2: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