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醉乡春
释义

添春色·醉乡春是北宋文学家秦观的作品,哲宗时“新党”执政,秦观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 编管横州。郁郁不得志的秦观与祝书生以酒消愁。酒醒后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词。

作品名称:添春色·醉乡春

创作年代:宋

文学体裁:词

作者:秦观

原文

添春色·醉乡春

作者·宋·秦观

唤起一声人悄。

衾冷梦寒窗晓。

瘴雨过,海棠晴,春色又添多少。

社瓮酿成微笑。

半缺瘿瓢共舀。

觉健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 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写作地点

写作地点也即醉乡春的“乡”字,乃是广西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横州,据地方志《 横州志》记载,横县建置始于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2110多年的历史, 比南宁市建置还早400多年(南宁建制始于东晋大兴元年,即公元318年)。千百年来,横县人民在这块土地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物古迹。有为纪念 汉代名将伏波将军——马援而修筑的伏波庙,有传说明代建文帝避难达15年的应天寺,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徐霞客也在横县驻足,更有明代传奇人物甘乔嵩……重访古迹,温故历史,让人在感叹过去之余,激励自己奋勇前行。唐雨晨自幼在横州,一直以这里的悠久的文 化而骄傲和自豪,而宋朝的秦观是横州古代名人中最出名的一个。

写作背景

随着政治风向的逆转,元祐旧党遭到了彻底的清洗,苏轼一派的人马被纷纷外放,越贬越远。——别看政治斗争如火如荼,但宋朝的确称得上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天堂。宋朝重文轻武,对知识分子有一些很具优惠性的基本国策,诸如不杀士大夫、不因言论杀人等等,所以,别看总有处心积虑的迫害、总有纷纷扰扰的禁书,但终两宋之世,因此而被杀的士大夫大约只有宋高宗时代的两人而已。

黄庭坚去广西看风景,秦观也看:横州城西有一座桥,桥南桥北海棠丛生,娇艳动人。有一位姓祝的书生,家就在这海棠桥边的海棠丛中,秦观一天醉宿其家,醒来后便在柱子上题了一首小词,就是这首《醉乡春》。词中梦觉、雨过、花发、春来,感觉竟也有一些温暖和晴朗,词眼却在最后一句“醉乡广大人间小”,容若说这一句道尽了千古失意之人的醉态,人间本是天大地大,却没有立足之地,醉乡本是太虚幻境,却只有幻境之中才可容身,这种反差与逼仄有多少人能够承受得起呢? 人是谪人,地是异乡,敌人还在虎视眈眈,朋友早已心生罅隙,何况岁数也大了,身体也差了,就算心还能坚持,眼睛怕也看不到转机了。初遭贬谪的时候还念念佛、抄抄经排解郁闷,现在连念佛都不敢念了,除了醉乡,还有哪里可去呢?

性格并不能决定命运,却能够影响到生活质量。苏轼这时候处境更惨,被贬到海南岛上,秦观好歹还没有渡海。但在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不必青灯古卷,也不必醇醪佳酿,天大地大,我心更大,总有一分豁达。

但秦观不是苏轼,“醉乡广大人间小”,理想找不到出路,现实又无处容身,“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已经算是好的,真混到甘作丫鬟而没人肯要的地步,这时候除了醉乡,还有哪里可以歇脚呢?

醉乡广大之后,受益的只有那座桥,一经名人题咏便身价百倍,因“瘴雨过,海棠晴”一句而得名海棠桥,直到现在仍是当地名胜。秦观还在那位祝先生的帮助下,在海棠桥边开馆教学,人们常说秦观为了向文化落后的广西地区传播知识作了多大多大的贡献,这在客观上倒也勉强成立,但从秦观当时的处境来看,已经穷到快揭不开锅、要靠干粗活儿挣饭吃了,所以开馆教学,恐怕更多的只是为生计考虑。到了明代正德年间,地方官在海棠桥边修建书院,于是,在圣天子的光辉指引下,横州人民为了永远纪念秦观精神、深刻发扬秦观遗志,便把这座书院命名为淮海书院。现在淮海书院又被翻修,但不再是书院了,而是博物馆,二层小楼,飞檐斗拱,也是当地名胜之一。秦观当时如果能在这栋楼里教书,一家人维持温饱应该总不成问题吧?

赏析

“唤起”是一种鸟,有称为“春唤”或“报春鸟”。少游酒醒之后被报春鸟叫醒,这时看到海棠花开的春色,心情自然大好。

瘴雨过,海棠晴,春色又添多少。是本诗的名句。瘴雨指的是当时横州古八景之一的“海棠暮雨”。当年郁江边长满海棠花,暮春盛夏,溪水潺潺,每当夕阳西下,云雾骤集,细雨绵绵,不一时云开雾散,雨停日出,好一派诗情画意。瘴雨在这又比喻秦少游仕途上的坎坷与不幸。但当少游看到海棠花开后,完全沉醉与横州美丽的风景,一切烦恼都炮到了九霄云外。这样婉丽和豁达的词文,表达了少游由忧郁到喜兴的心情,再没有落在异乡为异客的苦感了。次句一经传唱,便广为流传。祝书生家旁的稻香桥更因此更名为海棠桥,这就是横州镇海棠桥的来历(海棠桥已经成为横县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少游从此和横州融为一体,宋代横州郡守刘受祖在游记《海棠桥记》中写道:“今之言宁浦(横州)者,必曰海棠桥,言海棠必曰秦淮海。是州以海棠桥重,桥以秦淮海重矣。桥名海棠,未可更也。”

社瓮是酿酒的瓮子,因为心情好,这酒在词人眼中也酿成微笑,可爱至极。少游喝酒,没有酒杯,只有椰瓢,而且已经半破,众人一起舀酒畅饮,是何等的欢乐。结局方面,充满人生哲理,少游晚年,倍感认识间、官场上充满坎坷,荆棘载途,而唯有醉乡海棠花开,春意融融,相形之下,人间未免太小了,于是一声叹息:“醉乡广大人间小”。

后来横州有人称赞这首词:

一脉香溪水自东,桥边无复海棠红。

秦郎跨鹤千年去,留得豪吟拌晚风。

海棠暮雨碧沉沉,触动骚人一片心。

当日少游曾戾止,祝生最契订知音。

槎江古迹海棠桥,秦观风流历四朝。

祝氏芳邻今在否,幸余明月挂香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