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
释义 |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作品名称: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创作年代:南宋 文学体裁:词 作者:辛弃疾 原文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译文菊花啊,休要说年年盛开花亦好,你也要随着秋日光阴终老。少女乌发青丝不知岁月无情,恍若把酒小酌,花随人好皆欢笑。 累累硕果结蟠桃,长满我家所住的三山岛。何时才能骑坐鸾凤回归故里,人世间沧海浮沉多少事,都随缘起缘灭皆终了。 作者辛弃疾,生于1140年5月28日,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爱国词人。他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二十一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他不顾官职低微,进《九议》、《美芹十论》等奏疏,具体分析南北政治军事形势,提出加强实力、适时进兵、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大计,均未被采纳。后任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湖北转运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等,任职期间,都采取积极措施召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豪强以利国便民。后被诬落职,先后在信州上饶、铅山两地闲居近二十年。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终因忧愤而卒。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传 记齐之历城人。耿京聚兵山东,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绍兴三十二年(1162),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改差江阴签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出知滁州,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加秘阁修撰。调京师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以大理少卿召,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奏乞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加右文殿修撰,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以言者落职。 绍熙二年(1191),起福建提点刑狱。召见,迁大理少卿,加集英殿修撰,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又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事未行,台臣王蔺劾其“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旦夕望端坐闵王殿”,遂丐祠归。庆元元年(1195)落职。久之,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四年,宁宗召见,加显谟阁待制,寻差知镇江府。坐缪举,降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 弃疾豪爽,尚节气,识拔英俊。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故以稼名轩。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节录《宋史》卷四百一《辛弃疾传》) 今所传《稼轩长短句》十二卷,有王氏四印斋所刻词本,吴氏石莲庵刻《山左人词》本,陶氏涉园影《宋金元明本词》续刻本。又稼轩词四卷,有毛氏汲古阁《宋六十家词》本。万载辛启泰刻《稼轩集钞存》,诗文辑自《永乐大典》,并附年谱,词则全依毛本,所谓辛氏祠堂本也。又汲古阁影宋钞《稼轩词甲乙丙丁集》,有商务印书馆影印本,甚精。近人邓广铭著《稼轩词编年笺注》,附《辛稼轩先生年谱》,采辑之富,为历来治辛词者所未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