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组网技术与配置 |
释义 | 本书内容包括组网基本技术、组网设备、对等网配置、客户机/服务器网络配置、拨号网络配置、Intranet配置、Linux环境下的组网技术与配置、交换机配置、路由器配置、网络管理与安全配置等。介绍Windowss环境下、Linux环境下域名服务器、WWW服务器、FTP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的配置方法,涉及Web站点、虚拟目录的创建,以及如何限制用户对站点的访问,如何进行访问控制设置等。 版权信息书 名: 组网技术与配置 作 者:王相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 ISBN: 9787302143482 开本: 16 定价: 35.00 元 内容简介本书讨论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和方法,结合应用实例,讲述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技术和方法,分析了组网安全的要求及网络管理应用中的问题。 本书内容注重实用、清晰易懂,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实用技术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适合学习组网配置的技术人员,以及从事网络管理和维护的人员阅读。 目录第1章 计算机组网技术基础. 1. 1 传输介质及连接器的使用 1. 2 组网基本技术 1. 3 组网软件基础 1. 4 Intranet组网层次和技术 1. 5 小结 1. 6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计算机网络组网设备 2. 1 网络适配器 2. 2 调制解调器 2. 3 集线器和中继器 2. 4 网桥 2. 5 路由器 2. 6 交换机 2. 7 协议转换器 2. 8 资源设备 2. 9 小结 2. 10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对等网络组网 3. 1 对等网络概述 3. 2 组建对等网络 3. 3 对等网络的使用 3. 4 小结 3. 5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的配置 4. 1 Windows网络的特点 4. 2 Windows 2000 Server网络配置 4. 3 客户机的配置 4. 4 Windows 2000 Server网络环境的配置 4. 5 小结 4. 6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拨号网络的配置 5. 1 远程访问的技术 5. 2 拨号网络的配置 5. 3 拨号网络的Internet连接共享设置 5. 4 小结 5. 5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Intranet组网技术 6. 1 Intranet概述 6. 2 Windows网络中的IIS 6. 3 域名服务系统DNS 6. 4 Web服务器配置 6. 5 FTP服务器配置.. 6. 6 E-mail服务器配置 6. 7 网络数据库的应用 6. 8 接入Internet 6. 9 Internet连接共享 6. 10 小结 6. 11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Linux环境组网技术 7. 1 入门 7. 2 Linux网络环境配置 7. 3 Samba服务器 7. 4 DHCP服务器 7. 5 DNS服务器 7. 6 Apache服务器 7. 7 FTP服务器 7. 8 邮件服务器 7. 9 数据库服务器 7. 10 小结 7. 11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路由器的配置 8. 1 路由器配置基础,63 8. 2 路由器配置 8. 3 Cisco IOS命令行接口CLI简介 8. 4 路由器常用配置 8. 5 路由器配置实验 8. 6 小结 8. 7 思考题与习题 第9章 交换机的配置 9. 1 Cisco交换机系列 9. 2 Cisco交换机的配置 9. 3 虚拟局域网VLAN 9. 4 VLAN的配置 9. 5 VLAN之间的路由配置 9. 6 小结 9. 7 思考题与习题 第10章 Intranet安全与管理 10. 1 Intranet安全 10. 2 网络地址转换用于Intranet安全 10. 3 IIS为Intranet提供的安全性 10. 4 Intranet管理 10. 5 小结 10. 6 思考题与习题 附录 组网技术与配置实验设计... …… 网络专有名词组网技术:组网技术就是网络组建技术,分为以太网组网技术和ATM局域网组网技术。以太网组网非常灵活和简便,可使用多种物理介质,以不同拓扑结构组网,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已成为网络技术的主流。以太网按其传输速率又分成10Mb/s、100Mb/s、1000Mb/s。细缆以太网10 BASE-2 10 BASE-2以太网是采用IEEE802.3标准,它是一种典型的总线型结构。采用细缆为传输介质,通过T型接头与网卡上的BNC接口相连的总线型网络。 配置:设备的具体配置是由设备类型、业务容量、网络结构、网络的保护方式以 组网技术及未来网络的发展所决定的,设备组网配置的确定必须根据传输网络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设计选择。 组网技术分类以太网组网技术以太网组网非常灵活和简便,可使用多种物理介质,以不同拓 组网技术 扑结构组网,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已成为网络技术的主流。以太网按其传输速率又分成10Mb/s、100Mb/s、1000Mb/s。细缆以太网10 BASE-2 10 BASE-2以太网是采用IEEE802.3标准,它是一种典型的总线型结构。采用细缆为传输介质,通过T型接头与网卡上的BNC接口相连的总线型网络。 ATM局域网组网技术以ATM交换机为中心连接计算机所构成的局域网络叫ATM局域网。ATM交换 组网技术 机和ATM网卡支持的速率一般为155Mb/s~24Gb/s,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标准ATM的组网速率是622 Mb/s。ATM是将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优点相结合的网络技术,可以工作在任何一种不同的速度、不同的介质和使用不同的传送技术,适用于广域网、局域网场合,可在局域网/广域网中提供一种单一的网络技术,实现完美的网络集成。ATM组网技术的不足之处是协议过于复杂和设备昂贵带来的相对较高的建网成本。 网络结构的确定基本网络结构有环形网和链形网。由于环形网具有良好的自愈能力,因此只要路由分布允许,应尽可能组建环形网。 铁路、公路沿线网,由于路由分布的关系主要采用链形网。这种组网方式比较简单,使用的光纤数少,但对业务通常不能实现保护。不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把链形网改造成环形网来实现对业务的保护。链形网中只要各站之间的距离不太长(一般三个站之间的最大距离≤80km),而线路光缆又足够(四条光纤)时,我们也建议将其建成环形网,可以采用图2-1的方式,将链形网建成环形网。 链形网变成环形网,网络的生存能力大大加强,其代价是多用了一对光纤。 结合链形网需要光纤数量少和环形网能够对重要业务进行保护的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链形网与环形网混合组网。对于重要的业务采用环形组网方式,确保业务传输的可靠性;对不重要的业务采用链形组网方式,保证组网的经济性。 配置概述OptiX 155/622H(Metro1000)设备的配置简单、灵活,设备共有7个板位,其中有4个是接口单元(IU),设备的系统功能单元组成结构如图2-3所示。 IU1 IU2IU3IU4POISCB(系统控制板)FAN 设备最大交叉容量为16×16 VC-4,最大接入容量为14×STM-1,设备的实际接入容量是由交叉矩阵的规模和实际设备配置中选择的各接入单元(IU)的容量共同决定的。因此只有通过合理的配置,我们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设备的资源,同时达到组网的最优化,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先熟悉OptiX 155/622H(Metro1000)的单板配置特性及其基本的配置原则。 单板配置特性在进行OptiX 155/622H(Metro1000)设备配置时,我们当然首先应确认的是设备所选的接口板及其所插放板位的容量是否满足实际组网容量的需求。 在OptiX 155/622H(Metro1000)设备各接口板需占用的接入容量和允许配置的板位如表2-1所示。 表2-1 OptiX 155/622H(Metro1000)单板资源配置 板 名 接口类型、数量 占用接入容量 可接IU板位 OI2S线路接口板 1×STM-1 1×STM-1 IU1 IU2 IU3 OI2D线路接口板 2×STM-1 2×STM-1 IU1 IU2 IU3 OI4线路接口板 1×STM-4 4×STM-1 IU1 IU2 IU3 SB2L线路接口板 1×STM-1 1×STM-1 IU1 IU2 IU3 SB2R线路接口板 1×STM-1 1×STM-1 IU1 IU2 IU3 SB2D线路接口板 2×STM-1 2×STM-1 IU1 IU2 IU3 SP1S支路单元 4×2048kbit/s 1×STM-1 IU2 IU3 SP1D支路单元 8×2048kbit/s 1×STM-1 IU2 IU3 考虑到组网的安全性,可扩展性等设计的最优化,我们还应了解以下单板配置特性: 光接口板的传输距离特性 在OptiX 155/622H(Metro1000)设备中,即便是同一种光板,对于不同的传输距离,也都有其对应的型号。因此在组网中,应根据实际需要传输的距离选择其对应型号的单板,以防止接收光功率低于接收灵敏度或光功率过载的现象发生。 基本配置原则OptiX 155/622H(Metro1000)设备的配置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环形网具有良好的自愈能力。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组建环形网。 尽量不要用同一多光口板(如OI2D、 SB2D)上的不同光口组成环上ADM,这样会在单板发生故障时,造成该 ADM 的两个路由方向同时失效,而使本网元成为环上的一个"孤岛"。这时即便环上具有自愈特性,本网元也会因为业务路由都中断而造成通过该 ADM 上下的业务发生全阻。 因此,我们在利用多光口板组成 ADM 时,应把该 ADM 的两个方向分别配在不同的两块光板上。例如不要使用一个 OI2D 板的两个光口组成一个 ADM 系统两个方向的光口,而应使用两块 OI2D 来组成两个 ADM,每个 ADM 的不同方向的光口应分别在不同的 OI2D 板上。 OptiX 155/622H(Metro1000)配置的网元形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