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祖逖北伐 |
释义 |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雅 。东晋名将,民族英雄。河北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定兴县志》载,他是今河北省定兴县祖村店人,汉族。中国东晋初有志于恢复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将。父亲祖武,任过上谷(今河北怀来县)太守。祖逖的生活由几个兄长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泼、开朗。他为人豁落,讲义气,好打不平,深得邻里好评。他常常以他兄长的名义,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给受灾的贫苦农民,可实际上他的哥哥们并没有这个意思。著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后因朝廷内乱,北伐失败。 原文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祖逖简介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北州旧姓,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著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收录于八年级教材课本中)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及后因朝廷内乱,在他死后北伐功败垂成。祖逖亦是一位极受人民爱戴的将领,他死后,所辖的豫州人人都好像父母离世那样悲伤 注释(1)祖逖(tì):(266—321)东晋名将。字士雅,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 (2)与刘琨俱为主簿:和刘琨一起做司州主簿。刘琨(271—318),东晋将领,诗人。字越石,中山魏县(今河北无极)人。司州,地名,今河南洛阳。主簿,主管文书簿籍的官。俱:一起。 (3)寝:睡。 (4)中夜:半夜。 (5)蹴(cù)琨(kūn)觉:踢醒刘琨。蹴,踢,蹬。觉,读jiào,睡醒。 (6)恶(è):不好。恶声,传说半夜鸡叫是不吉之兆。 (7)因起舞:于是起床舞剑。因,于是。舞,指舞剑。 (8)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左丞相司马睿派他做军谘祭酒。睿,即司马睿(276—323),东晋元帝,当时为琅琊王,任做丞相。以为,即“以之为”,派他做。军谘(zī)祭酒,军事顾问一类的官。 (9)京口:地名,今江苏镇江。 (10)纠合骁(xiāo)健:集合勇猛健壮的人。纠合,集合。骁(xiāo)健,指勇猛健壮的人。 (11)晋室:晋王朝。 (12)怨叛:怨恨反叛。 (13)宗室:皇帝的宗族。 (14)鱼肉:比喻残杀、残害。 (15)戎(róng)狄:我国古代称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16)中土:指中原地区。 (17)遗民既遭残贼:沦陷区的人民已遭到残害。遗民,指沦陷区的人民。残贼,残害,伤害。 (18)自奋:自己奋起(反抗)。 (19)大王诚能命将出师:您如果能任命将领,派出军队。大王,指司马睿。诚,假如。命将出师,任命将领,派出军队。 (20)统之以复中原:统率他们来收复中原。复,收复。中原,当时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21)郡国:指全国各地。 (22)望风响应:听见消息就起来响应。望风,这里是听到消息的意思。 (23)素:向来。 (24)豫州刺史:豫州长官。豫州,地名,在今河南东部及安徽西部一带。刺史,州的长官。 (25)廪(lǐn):官府发的粮米,这里指军粮。 (26)铠仗:铠甲武器。铠(kǎi)仗,刀戟等兵器的总称。 (27)将其部曲:统率他的部下。部曲,当时世家大族的私人军队。 (28)中流:江心。 (29)击楫:敲打船桨。 (30)济:渡。 (31)屯(tún)淮(huái)阴:驻扎在淮阴。屯,军队驻扎。淮阴,地名,今江苏淮阴。 (32)起冶铸兵:起炉炼铁,铸造兵器。 (33)进:进发。 翻译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半夜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于是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谘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奋发杀敌,大王假如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文章资料东晋初年由祖逖领导的北伐。祖逖,字士雅,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人。士族出身,任西晋司州主簿。值大乱前夕,怀抱报国之志,对每况愈下的政局十分关切。半夜里听见鸡鸣,即起身至户外,拔剑起舞,留下了“闻鸡起舞”的佳话。西晋末年洛阳沦没后,祖逖率领亲族乡党数百家避乱南下,“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时司马睿与南北门阀士族正热衷于建立东晋新朝廷,进行权力再分配,根本无意于北伐。祖逖不甘故国倾覆,恒存振复之心,主动请缨,要求领兵北伐。司马睿任命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除了千人粮饷和 3 千匹布外,未给一兵一卒和兵器铠甲。建兴元年(313),祖逖带领旧部数百人毅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渡江后,他屯于淮阴,一面铸造兵器,一面招募士兵,组建了一支 2 千人的武装,然后挥师北上。北伐的形势十分严峻。黄河以南盘踞着不少豪强武装,阻遏祖逖北进,逖艰苦奋战,才打败自封为豫州刺史的张平等,冲破他们的封锁,占领谯城(今安徽亳州)。而自封为陈留太守的陈川叛归石勒,祖逖攻陈川,石勒则派石虎率大军 5 万南下,逖设奇兵打败石虎,接着又大败虎留守蓬陂坞的桃豹,攻取雍丘(今河南杞县)。 点评祖逖精于用兵,又善利用矛盾分化敌人,化敌为友。当时豪强武装赵固、上官巳、李矩、郭默等相互攻战,他派人说明利害,进行调解,使他们都服从自己的指挥。他“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以上均引自《晋书·祖逖传》),因此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经过 4 年多的苦战,祖逖率领的北代军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失地,使石勒不敢挥兵南向。太兴四年(321),正当祖逖抓紧积谷练兵,准备进军河北时,东晋朝廷派戴渊都督北方六州诸军事指挥逖军,并扼制逖军后路。同时东晋统治者内部斗争非常激烈。这些情形,使满腔热忱的祖逖忧愤成疾,病死军中。祖逖北伐不计成败利钝,生死以之,以攻为守,保障了东晋偏安。他以其节烈丰富了民族精神,是东晋北伐的最高典型,与后来以北伐增益个人威望和门户权势者大相径庭,是我们应该敬佩的英雄。 主题归纳:课文通过祖逖的所言所行展示了他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表现了祖逖(ti)素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格及为收复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精神。 本文所含成语及其解释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努力。 自相鱼肉:当作鱼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望风相应:听到了消息,就积极响应。 中流击楫: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晋书《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晋书》编者共二十一人。其中监修三人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为李淳风;拟订修史体例为敬播;其他十六人为令狐德棻、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