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奏折 |
释义 | 奏折是重要官文书之一,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年间,以后普遍采用,年间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 释义词目:奏折 拼音:zòu zhé 基本解释 [memorial to the throne(as written on paper folded in accordion form)] 写奏章的折子 详细解释 清 代官吏向皇帝奏事的文书,因用折本缮写,故名“奏摺”。也称“摺子”。奏折页数、行数、每行字数,皆有固定格式。《花月痕》第三七回:“经略笑道:‘喜事重重!’便向摺匣中取出一本奏摺,递给 荷生 。” 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二幕:“因为您前回上了好几个奏折议论朝政, 天王 老大的不高兴。” 分类奏折按其内容可分为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及贺折4类,其公文程式各有不同。它在康熙时及雍正初年,原无一定规则与程式,也未列入国家的正式官文书之内。京内外官员,不论官职大小,只要得到皇帝的宠信和特许,即使是微末之员,甚至寺庙的住持和尚,也可以上折奏事和谢恩。 历史中国清代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 又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因以折本缮写得名。奏折之称最早见于顺治十三年(1656),但一直未发现实物。史学界普遍认为始于康熙朝。因康熙帝常令其亲信官员及部分督抚大员密奏见闻,以便互相监视和探听民情,遂有密折文书的出现 。 清初沿用明朝旧制,公事用题本 ,私事用奏本,而题奏本章都不能直达皇帝,须先送内阁阅览票拟后再进呈皇帝裁夺,既费时又易泄密,不利于皇权的加强,奏折则一扫此弊,具奏人可派遣专人或通过驿站直接送入内宫,由皇帝亲自拆阅并用朱笔批示,然后再交来人或通过驿站发回原奏人遵行 , 中间不必经过任何机构或个人转手 。 既速且密,有利于皇帝个人的专制独裁。康熙四十年(1701)以后,奏折的使用就比较广泛。至五十年前后,内而王公大臣,外而督抚提镇均可使用奏折 。 雍正帝继位以后 , 规定内外诸臣,对凡属宜守机密或应速递上闻的国家庶政,都可以用奏折先行奏闻,然后再用题本正式奏请批示遵行。于是,奏折作为机密文书遂被普遍使用,成为定制。 到雍正后期,尤其是在乾隆时期,因奏折成了国家的正式官文书,就逐渐形成一套严格的制度。只有高级官员始有资格用奏折奏事。在公文程式、运转关系以及缮写的字体等方面,也都有繁琐的规定,违者就会受到处分。奏折送达皇宫,由皇帝用朱笔批示后 ,即称为朱批奏折 。雍正朝以后,奏折经朱批后,在发还具奏人遵行之前,照例要由军机处抄录一份,以供有关衙门传抄执行和存案备查,称为录副奏折。也有少数奏折(如言官风闻奏事之折)皇帝不加批示,即以原折交军机处存档,不再录副传抄。还有个别事关机密之件,或因具奏人的请求,或皇帝认为不宜公开,即留在宫中,不发交军机处抄录,称作留中。雍正帝继位不久,还下令凡康熙帝的朱批奏折及他本人批过之折, 在发还具奏人遵行后,必须于年终汇总缴还皇宫保存 ,个人不得私自留存和抄录,并且从此成为定制。直至清亡废止。 使用范围及内容奏折的内容包括言事,即一切中央、地方的政、经、军、文日常和突发事务、事件都须上报;对策,即中央、地方官员对日常和突发事务、事件的看法、主张、办法;引见,即请安等。 奏折形式一般为素纸,封、底有折,故曰奏折。 雍正时有奏折用黄绫,浪费可惜,遂以“物力维艰”,改用素纸可也。请安折、贺表用黄绫封面,红、黄纸,“以示汝等郑重也”。 文物与收藏价值奏折档案是最直接的原始文献史料。由于奏折多为密情,因此,奏折存档后一般人难以看到。 奏折收藏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官方收藏,一是民间收藏。清代奏折分存内阁大库和存方略馆库的军机档。军机档霉烂损失,古物南运,流走台湾,现存大部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属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午门东侧文华殿南有两个档案大库,世人所谓内阁大库档。清朝政府于康熙九年开始存放于紫禁城里内阁大库的档案,包括皇帝诏令、臣僚奏折、朱批谕旨、实录、圣训、会典、起居注以及殿试考卷等,内也夹杂宋元刻本残书等,总数已不可考。 现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各类档案 900万件,其余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台北故宫博物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也分别存有数量不等的奏折。 民间奏折收藏主要来源于1922年北洋曹琨贿选以废纸名义出卖存放于故宫午门外朝房内的明永乐至万历年间的档案。同年不久,再次出售明崇祯以后包括清顺治到宣统年间的档案约8000麻袋。这批档案一部分流散到民间,所余大部分经金梁、宝熙出面,为罗振玉购得。现民间流通的奏折,大都出于此“8000麻袋”。 总之,清朝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最高上行文书――奏折制度,历经200多年,为后人留下了一批丰富的档案遗产,具有极高的文献研究价值、文物保存价值和市场收藏价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