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走进分析哲学
释义

《走进分析哲学》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中世纪学者和海德格尔的相关论述指出,语言分析自古有之,但是,单纯的语言分析,并不会成为分析哲学。作者以逻辑学家的眼光,对“语言转向”的由来、动机和形成做了清晰而深入的论述,令人信服地指出:分析哲学导源于现代逻辑,加强现代逻辑在哲学教学和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走进分析哲学》立意甚高且多卓见,内容充实言皆有据,而文字平实明白畅达,许多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诚属不易。

书名:走进分析哲学

作者:王路

原版名称:走进分析哲学

ISBN:9787300113975

类别:哲学

定价:29.00 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装帧:平装

开本:16 开

内容简介

《走进分析哲学》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中世纪学者和海德格尔的相关论述指出,语言分析自古有之,但是,单纯的语言分析,并不会成为分析哲学。因此,《走进分析哲学》不仅展现了分析哲学的思想和面貌。而且把它放在哲学史的主线上,揭示了它的独特性质和意义。

作者简介

王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北京书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曾在德国明斯特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比利时卢汶大学、日本东京都国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学习和访问研究。

主要著作有:《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弗雷格思想研究》、《逻辑的观念》、《理性与智慧》、《“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逻辑基础》、《逻辑与哲学》、《寂寞求真》等;主要译著有:《真与谓述》、《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逻辑大全》、《分析哲学的起源》、《第一原理》、《经院辩证法》、《算术基础》、《真之追求》、《亚里士多德》等。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导论

1 研究现状

1.1 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

1.2 语言学哲学和语言哲学

1.3 泛语言哲学

1.4 语言哲学史

2语言转向

2.1 “语言转向”的由来

2.2 语言转向的动因

2.3 语言转向的形成

3语言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3.1 主要人物

3.2 思想背景

第2章分析哲学的领袖及其思想

1 弗雷格和他关于意义和意谓的思想

1.1 意义和意谓的区分

1.2 思想与真

1.3 对象和概念

2 罗素和他的摹状词理论

2.1 不定的摹状词

2.2 限定的摹状词

2.3 摹状词理论的主要特点

2.4 斯特劳森的批评

3 维特根斯坦和他的《逻辑哲学论》

3.1 几个层次

3.2 基本思路

3.3 主要特征

4卡尔纳普和他的拒斥形而上学的思想

4.1 词的意义

4.2 句法问题

4.3 思想特点

第3章语言哲学的主要特征

1 以句子为出发点

1.1 逻辑原子论

1.2 语境原则

1.3 意义理论

1.4 意义和所指

2从句法到本体和认识

2.1 语义上溯

2.2 对数的分析

2.3 分析的方法和依据

第4章挑战常识

1 存在

1.1 康德的反驳

1.2 存在不是一个谓词

1.3 存在与个体

1.4 自由逻辑

1.5 摩尔的分析

2 分析和综合

2.1 奎因的质疑

2.2 传统的区分

2.3 成功之处

3 真

3.1 塔尔斯基的论述

3.2 真还是真理

3.3 T约定

第5章日常语言学派

1 摩尔

1.1 捍卫常识

1.2 分析摹状词

1.3 对比罗素

2赖尔

2.1 分析“存在”

2.2 分析摹状词

2.3 分析的方法

3 奥斯汀

3.1 新技术

3.2 言语行为理论

3.3 理论特点

4 斯特劳森

4.1 主谓区别

4.2 解释主谓区别

4.3 思想特点

5 后期维特根斯坦

5.1 系统与不系统

5.2 批评与联系

5.3 疑难与迷惑

6 日常语言学派的主要特征

6.1 主要特征

6.2 反思追随者

第6章语言分析

1 亚里士多德的语言分析

1.1 范畴分类

1.2 区分谬误

2 中世纪的语言分析

2.1 助范畴词

2.2 指代

3 海德格尔的语言分析

3.1 具体说明——“是”

3.2 抽象说明——“是者是”

3.3 抽象说明——“此是”

3.4 分析的特征

4 语言分析的主要特征

第7章逻辑和哲学

1 逻辑的性质

1.1 推理

1.2 思维

1.3 句法和语义

1.4 语言

1.5 必然地得出

2 哲学的性质

2.1 爱智慧

2.2 哲学与科学

2.3 形而上与形而下

2.4可以拒绝形而上学吗?

3 思辨与分析

3.1 区别

3.2 融合与分离

3.3 发展与进步

4 关于中国哲学和逻辑研究的思考

4.1哲学的传统与特征

4.2 逻辑的传统与特征

4.3 现状与反思

4.4 研究与理解

附录 分析哲学与哲学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术语索引

……

序言

1994年,我写完了《弗雷格思想研究》。本来,接着写一本分析哲学方面的书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在研究弗雷格思想的过程中,我看了大量有关分析哲学的著作,而且这些方面的想法几乎一点也没有写进完成的著作。但是我当时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写分析哲学,而是转向研究黑格尔和海德格尔,因为我对本体论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现在想起来,促使我写这本书的潜在动因主要有两个。1995年,金岳霖学术基金会搞了一次学术评奖活动,题目是“现代西方哲学”,我正好负责这次评奖的组织工作。在参评的论著中,有一部分属于分析哲学的内容,而且有的还获了奖。我为国内学界同仁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同时我也发现,我国研究分析哲学的人还不多,而且在发表的论著中,介绍性的居多,深入细致研究的比较少,此外,也存在一些常识性的错误。经过仔细分析,我认识到,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在现代逻辑的基本知识方面学习和训练得不够,因此在对西方分析哲学的理解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这大概是我写这本书的第一个潜在的动因。第二个潜在的动因是自1994年以来,我不断地到一些高校、研究生院和研究所做一些专题讲演和学术报告。一开始,我讲的内容主要是在逻辑和语言方面,后来我的重点转到了逻辑和哲学方面。我在讲学中发现,国内哲学界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这就是对现代逻辑缺乏了解,而且还有一个更严重的倾向,这就是许多人不但对这个问题缺乏认识,而且对现代逻辑抱着不以为然甚至反感的态度。我常常听到这样的提问:“学习现代逻辑有什么用?”“既然现代逻辑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为什么还要学它?”“中国哲学自古就没有西方形式逻辑这一套东西,我们今天还有必要学习吗?”等等。

文摘

以上我们看到,现代逻辑促成了语言转向。既然分析哲学是语言转向的一种结果,因此分析哲学与现代逻辑就有着十分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我认为,分析哲学中渗透了现代逻辑的思想。实际上,分析哲学研究中所应用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方法是现代逻辑,分析哲学吸收了现代逻辑的许多重要成果,分析哲学的研究随着现代逻辑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深入。因此,如果说语言哲学是分析哲学发展的产物,那么在应用现代逻辑这一方法方面,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一定是一样的。如果说语言哲学是分析哲学的核心部分或主要内容,那么它也一定会体现出分析哲学应用现代逻辑方法的精神。因此,本书主要谈论的是分析哲学,或者在分析哲学的意义上谈论语言哲学。对于背离这种精神的语言哲学,我都称之为泛语言哲学。所以,在我看来,语言哲学强调对于语言的重视,主张应用现代逻辑的方法对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而达到本体论和认识论等方面的结果,从而解决哲学的根本问题。无论这样的主张是不是完全有道理,无论这样做能不能解决哲学的根本问题,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与传统哲学完全不同的研究问题和考虑问题的方式,拓宽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形成了以意义理论为核心这样一种专门的研究范围,取得了以前的哲学所没有取得的研究成果,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哲学研究的向前发展。

本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详细介绍分析哲学或语言哲学的内容,而是要分析语言哲学的主要方法,特别是探讨现代逻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在第2章、第3章和第4章,我将结合语言哲学的一些具体内容来分析论述语言哲学所体现的现代逻辑的思想。这里我想对语言哲学的一些主要代表人物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以此说明现代逻辑对于语言哲学的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1:26:49